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07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包括互相配合的定模具和动模具,即注塑完成后,动力源驱动斜推杆移动,斜推杆斜向推动斜顶柱的底端向上移动,斜顶柱逐渐倾斜且向上移动,模具芯逐渐倾斜挤压一侧的L形滑块,直至斜顶柱可倾斜向上顶出注塑件,注塑件受到重力滑下,即完成顶出;当定模具与动模具合起来时,锁紧柱位于锁孔内,锁紧柱将L形滑块锁住;上述技术方案中,斜顶柱一边向上移动一边转动换向,注塑件被顶出定模具的表面后即会倾斜下滑脱离模具芯,保证可以顶出带有凹槽的注塑件,同时顶出注塑件的效率更高;锁紧柱使L形滑块不会向两侧滑动,保证模腔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使注塑件的质量更好。使注塑件的质量更好。使注塑件的质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分开时顶出方向固定的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但是随着成型物体的结构越来越多样化,一些产品无法被顶出方向固定的顶出结构顶出卸下,例如,带有凹槽、且凹槽的边缘有阻挡的注塑件,无法轻易的一次顶出的同时卸下;若将顶出机构的顶出方向设置成非固定的,定模具的模腔底端必须支持顶出机构转动,则无法保证模腔的稳定性和密封性,鉴于此,我们提出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出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提供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包括互相配合的定模具和动模具,还包括:
[0006]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斜顶柱以及位于斜顶柱上方的模具芯,所述斜顶柱可倾斜向上移动并推动模具芯,所述斜顶柱的两端均设有L形滑块,两个L形滑块始终与所述模具芯的两端侧壁贴合。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模具的底端设有若干个限位柱和两个锁紧柱,所述动模具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模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模具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二模腔和所述模具芯之间配合形成完整的注塑件模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模具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若干个所述限位孔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若干个所述限位柱配合,两个所述L形滑块的中部均开设有锁孔,两个所述锁孔与两个所述锁紧柱配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模具的下端内部开设有下腔,所述下腔内设有所述顶出机构,所述下腔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柱,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斜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座中部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斜顶柱的侧壁上设有销轴,所述销轴可在所述第一导槽内滑动且其自身可转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顶柱的中部设有第二导槽。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顶柱的底端设有斜推杆,所述斜顶柱与所述斜推杆铰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L形滑块与所述定模具的内侧壁之间
均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在原始状态下均为压缩状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的斜顶柱、斜座和L形滑块等,即注塑完成后,动力源驱动斜推杆移动,斜推杆斜向推动斜顶柱的底端向上移动,销轴在第一导槽内转动地向上滑动,由于固定柱的存在,斜顶柱在上移的过程中会围绕固定柱转动进而能够实现斜顶柱的倾斜,从而带动模具芯同步倾斜,模具芯逐渐倾斜挤压一侧的L形滑块,一侧的调节槽逐渐变小,另一侧的调节槽逐渐变大,一侧的弹簧继续被压缩,另一侧的弹簧逐渐向原始状态恢复,直至斜顶柱可倾斜向上顶出注塑件,注塑件受到重力滑下,即完成顶出;当定模具与动模具合起来时,锁紧柱位于锁孔内,锁紧柱将L形滑块锁住;上述技术方案中,斜顶柱一边向上移动一边转动换向,注塑件被顶出定模具的表面后即会倾斜下滑脱离模具芯,保证可以顶出带有凹槽的注塑件,同时顶出注塑件的效率更高;锁紧柱使L形滑块不会向两侧滑动,保证模腔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使注塑件的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之一;
[0018]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之二;
[0019]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之三;
[0020]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0021]图中各个标记的意义为:
[0022]1、定模具;11、第一模腔;12、下腔;13、限位孔;14、滑座;
[0023]2、动模具;21、第二模腔;22、注射口;
[0024]3、顶出机构;31、模具芯;32、斜顶柱;321、第二导槽;33、斜座;331、第一导槽;34、销轴;35、斜推杆;36、L形滑块;361、锁孔;37、弹簧;
[0025]4、限位柱;
[0026]5、锁紧柱;
[0027]6、固定柱;
[0028]7、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参照图1

5,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详述上述技术方案:
[0031]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包括互相配合的定模具1和动模具2,动模具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柱4和两个锁紧柱5,定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3,若干个限位孔13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若干个限位柱4配合,若干个限位孔13用于防止定模具1和动模具2之间错位,避免形成不合格的注塑件。
[0032]两个L形滑块36的中部均开设有锁孔361,两个锁孔361与两个锁紧柱5配合,锁紧柱5用于防止大量的熔融物进入模腔后挤压两侧的L形滑块36而使两侧的L形滑块36移位。
[0033]动模具2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模腔21,定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模腔11,第一模腔11、第二模腔21和模具芯31之间配合形成完整的注塑件模腔,定模具1的中心处开设有注射口22,熔融物可通过注射口22进入完整的注塑件模腔内,参照图1,图1中注塑件中部带有凹槽,垂直向上的顶出后无法自动卸下,仍需人工或机器将注塑件横向推下,针对此类带有凹槽的注塑件设有与凹槽配合的模具芯31,本实施例中模具芯31为T型,当模具芯31未受到外力时,模具芯31的上端的突出结构的底面与定模具1的顶面平齐。
[0034]还包括:顶出机构3,顶出机构3包括斜顶柱32以及位于斜顶柱32上方的模具芯31,斜顶柱32的顶端与模具芯31的底端固定连接,定模具1的下端内部开设有下腔12,顶出机构3位于下腔12内,顶出机构3包括斜座33,斜座33的底端固定于定模具1的底端内侧壁上,斜座33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导槽331,斜顶柱3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销轴34,销轴34可在第一导槽331内滑动且其自身可转动,下腔1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斜顶柱32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导槽321,由于固定柱6的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包括互相配合的定模具(1)和动模具(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出机构(3),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斜顶柱(32)以及位于斜顶柱(32)上方的模具芯(31),所述斜顶柱(32)可倾斜向上移动并推动模具芯(31),所述斜顶柱(32)的两端均设有L形滑块(36),两个L形滑块(36)始终与所述模具芯(31)的两端侧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具(2)的底端设有若干个限位柱(4)和两个锁紧柱(5),所述动模具(2)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模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模腔(11),所述第一模腔(11)、所述第二模腔(21)和所述模具芯(31)之间配合形成完整的注塑件模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换向顶出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3),若干个所述限位孔(13)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若干个所述限位柱(4)配合,两个所述L形滑块(36)的中部均开设有锁孔(3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韵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烁慷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