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运果专利>正文

基于自由造型并全折叠功能的伞骨架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95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自由造型并全折叠功能的伞骨架设计方案,使用一种新的连接方式改变了原来的伞骨架只一个中心点的格局,新骨架具有逐层增加的若干个中心点,其功能也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伞骨架, 一种以全新方式连接构造的伞骨架。
技术介绍
现行的伞骨架,无一例外的都是从主伞杆连接伞骨,整个伞骨架只有一个中心点,因而基本上所有的伞的造型都是圆盖形,或这种形状的近似,要想设计新的伞面造型显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能围绕一个中心进行伞骨连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则是完全突破了这种限制。当然要实现本专利技术申请中的技术功能,还需要涉及先前申请的两项专利申请, 一项是200610151913. 9,需要使用其中的新型连接件;另一项是申请人同一时期提交的专利申请"一种基于异形伞伞骨的新型'X'形伸縮节设计",这是对"X"形伸縮节的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伞骨都从主伞杆连接,由此就能形成若干个中心点,伞面中心部分的伞骨连接全部呈正方形,当然也可以斜向连接而是非正方形,不过这样构造起来比较复杂,且中间部分也不是太需要这种方向的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心技术为从主伞杆连接横向和纵向垂直的四根主伞骨,当然伞骨是由"X"形伸縮节和伞骨末端的"y"形伸縮节组成的。然后每根主伞骨上又垂直连接支伞骨,支伞骨与支伞骨也相互连接。这样伞骨架的主体结构就形成了。附图说明图1为选择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伞骨架的总体组成图2为新伞骨架的核心结构的具体组成图3为两种新型连接件图4为当因伞面造型而使伞骨末端过短时的解决方式图5为特殊造型需要的斜向连接方式图6为这种伞骨架所要用到的零件的组合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在可以选的造型中,选择了 ZL200630124971.3的造型设计,要实现这样的伞面,其具体方式为在主伞杆(1),上下滑套(2),滑套上相当于伞巢的铰接孔(3) , "X"形伸縮节(4),伞骨末端的"y"形伸縮节(10),新型连接件(5,6)的基础上这种新型的基于自由造型并全折叠功能的伞骨架的构成方式为主伞杆只i^接分别属于橫向和纵向的四根主伞骨(7),—个方向即横向(或纵向)的主伞骨的"X"伸縮节间的连接处用新型连接件(5)连接另一个方向即纵向(或横向)的支伞骨(8),相交叉的支伞骨也以新型连接件(5)连接(9),这样主伞杆上依次的两主伞骨(7)与主伞骨(7)之间,由于有与其各自相连的支伞骨(8),并且两个支伞骨(8)之间也相连接,各伞骨再按各自的方向以相同的连接方式延伸,就形成了形状相同的正方形网络化伞骨连接结构(图1)。对于"X"形伸縮节,整个伞骨架是以标准的正方形单位组合而成的,要实现完全充分的折叠功能,由于主伞杆及伞滑套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样就把整个骨架的各正方形间的间距拉大了 ,而新型连接件又只能是其两端的长度可以调整,其中间铰接的两"X"形伸縮节端部间的长度不能调整,为了形成标准的正方形结构,当与主杆相连主伞骨的"X"形伸縮节与其伞骨方向的垂直方向同一排的支伞骨"X"形伸縮节的长度不一样时,主伞骨的"X"形伸缩节的端部长度可以调整(10)。对于处于伞骨末端的"y"形伸缩节(11),当这种可以自由调节长度的伸缩节但因伞面需要其长度不足其半长伞骨杆(12)时,可以将上下半长伞骨杆各自多余长度但不长度能大于半长伞骨杆(12)的一半的伞杆反向即主伞杆的方向铰接(13)(图4)。对于处于伞骨末端的"y"形伸縮节(11)和新型连接件(6)由于伞面特殊造型的需要,可以以新型连接件(6)斜向铰接"y"形伸縮节(图5)。对于这个新型的伞骨架结构所需要用到的新型连接件(5, 6),由于在已经公开的相关专利申请即200610151913.9中这种连接件的组成部分的连接方式并没有给出比较清楚的说明,在此明确一下,其具体的连接方式既可以以螺丝方式连接(14),也可以以粘接剂粘接的方式连接(15)。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基于自由造型并全折叠功能的伞骨架设计,包括主伞杆(1),上下滑套(2),滑套上相当于伞巢的铰接孔(3),“X”形伸缩节(4),伞骨末端的“y”形伸缩节(10),新型连接件(5,6),其特征在于,主伞杆只连接分别属于横向和纵向的四根主伞骨(7),一个方向即横向(或纵向)的主伞骨的“X”伸缩节间的连接处用新型连接件(5)连接另一个方向即纵向(或横向)的支伞骨(8),相交叉的支伞骨也以新型连接件(5)连接(9),这样主伞杆上依次的两主伞骨(7)与主伞骨(7)之间,由于有与其各自相连的支伞骨(8),并且两个支伞骨(8)之间也相连接,各伞骨再按各自的方向以相同的连接方式延伸,就形成了形状相同的正方形网络化伞骨连接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形伸縮节,其特征在于,当与主杆相连主伞骨的 "X"形伸縮节与其伞骨方向的垂直方向同一排的支伞骨"X"形伸縮节的长度不一样时,主伞骨的"X"形伸縮节的端部长度可以调整(1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于伞骨末端的"y"形伸缩节(11),其特征在于,可 以将上下半长伞骨杆各自多余长度但不长度能大于半长伞骨杆(12)的一半的伞杆反向即主伞杆的方向铰接(13)。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于伞骨末端的"y"形伸縮节(ll)和新型连接件(6), 其特征在于,由于伞面特殊造型的需要,可以以新型连接件(6)斜向铰接"y" 形伸縮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申请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自由造型并全折叠功能的伞骨架设计方案,使用一种新的连接方式改变了原来的伞骨架只一个中心点的格局,新骨架具有逐层增加的若干个中心点,其功能也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文档编号A45B19/10GK101554261SQ20091000169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运果 申请人:刘运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基于自由造型并全折叠功能的伞骨架设计,包括主伞杆(1),上下滑套(2),滑套上相当于伞巢的铰接孔(3),“X”形伸缩节(4),伞骨末端的“y”形伸缩节(10),新型连接件(5,6),其特征在于,主伞杆只连接分别属于横向和纵向的四根主伞骨(7),一个方向即横向(或纵向)的主伞骨的“X”伸缩节间的连接处用新型连接件(5)连接另一个方向即纵向(或横向)的支伞骨(8),相交叉的支伞骨也以新型连接件(5)连接(9),这样主伞杆上依次的两主伞骨(7)与主伞骨(7)之间,由于有与其各自相连的支伞骨(8),并且两个支伞骨(8)之间也相连接,各伞骨再按各自的方向以相同的连接方式延伸,就形成了形状相同的正方形网络化伞骨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果
申请(专利权)人:刘运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