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抗剪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87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抗剪桩。涉及建筑桩技术领域。由空心管桩、连桩转接头、实心方桩、管桩抱箍和方桩抱箍组成,连桩转接头衔接于空心管桩和实心方桩之间,管桩抱箍和方桩抱箍分别进行连桩转接头与空心管桩和实心方桩的固定,从而保障安装固定的紧密性,同时连桩转接头的两端配合设置有方桩端板、管桩端板、方桩端套箍和管桩端套箍,能够更好的实现衔接配合,从而保障整体组合的强度以及紧密度,衔接性能更加全面完善。接性能更加全面完善。接性能更加全面完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抗剪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桩
,具体为一种组合抗剪桩。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多为钢筋混凝土桩,单节长十余米,可根据需要将单节桩连接成所需桩长,灌注混凝土桩是用桩机设备在施工现场就地成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桩深度和直径可根据受力的需要,由设计确定;
[0003]为了增加桩体的抗剪力,将桩体上端设置为多边形,由于桩体本身为圆柱形,所以如何进行多边形和圆柱形桩体的衔接是现在需要的考虑的首要问题;
[0004]同时在保障连接性能的同时,连接部分的强度和稳定性也需要得到保障,因此为了满足上述需求,需要一种组合抗剪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组合抗剪桩,解决多边形桩体和圆柱形桩体连接稳定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组合抗剪桩,包括:内部形成有圆柱形空腔的空心管桩,架设于所述空心管桩上方、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或缩小的连桩转接头,设置于所述连桩转接头上方、内部为实心的实心方桩,所述连桩转接头一端设置为圆形、另一端设置为方型,所述连桩转接头的两端分别与空心管桩和实心方桩的尺寸相适配。连桩转接头,架设于所述空心管桩上方、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或缩小;沿连桩转接头长度方向的截面上,连桩转接头的外缘线为双曲弧线段或抛物弧线段。
[0008]通过设置有连桩转接头,连桩转接头衔接于空心管桩和实心方桩之间进行连接动作,能够增加桩体的抗剪程度,增加承重稳定性,结构简单,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实用性更高。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桩转接头包括:由水泥注模成型的本体,沿所述本体呈螺旋型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布的螺旋箍筋,沿所述螺旋箍筋的边缘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的预应力主筋,所述螺旋箍筋的螺旋间距相同,所述螺旋箍筋的圈径由一端向另一侧逐渐增加或缩小,所述螺旋箍筋的直径与该处连桩转接头本体的直径成正比;所述预应力主筋安装的斜度与所述螺旋箍筋的放大或缩小角度相适配。
[0010]通过在本体内部设置螺旋箍筋和预应力主筋,能够增加衔接的强度,避免承重力过大时出现形变,同时螺旋箍筋的直径逐渐变化,能够与两端需要连接的桩体尺寸进行适配,承载力的分布更加均匀,同时搭配预应力主筋进行承载加强,承载性能更加全面完善。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桩转接头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靠近实心方桩的一端的方桩端板,固定于所述本体靠近空心管桩的一端的管桩端板,形成于所述方桩端板和所述本体外侧的方桩端套箍,形成于所述管桩端板和所述本体外侧的管桩端套箍,所述方桩端套箍和所述管桩端套箍的内径分别与本体的两端外径相适配,所述方桩端
套箍和所述管桩端套箍外侧形成向内的半圆形凹槽。
[0012]方桩端板和管桩端板分别与实心方桩和空心管桩固定,再通过套箍进行固定,从而满足连接需求,方桩端套箍和管桩端套箍外侧形成向内的半圆形凹槽能够提供套箍安装区域,管桩抱箍和方桩抱箍保障桩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性能,紧密性更高。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方桩端板包括:设置为矩形、与所述本体通过方桩端套箍衔接的端板本体,开设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中心位置处的中心通孔,设置有若干个、沿所述中心通孔周向等距分布的主筋定位通腔一。
[0014]通过设置有中心通孔和主筋定位腔一,能够使得水泥的灌装性能得到保障,灌装的流通性能得到了保障,空心管桩也能进行水泥的灌装动作,结构性能更加全面。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管桩端板包括:呈圆形、一端与空心管桩贴合的圆环架,开设于所述圆环架上、与所述空心管桩的空腔尺寸相适配的定位腔,设置有若干个、沿所述定位腔周向等距分布的主筋定位通腔二,所述主筋定位通腔二和主筋定位通腔一的数量相适配。
[0016]定位腔与空心管桩的呈尺寸相适配,从而保障后期的水泥灌装流通性能,整体的结构简单,实用性更高。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桩转接头和所述空心管桩和所述实心方桩分别通过管桩抱箍和方桩抱箍固定。
[0018]管桩抱箍和方桩抱箍保障桩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性能,紧密性更高,连接固定性能更加全面完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连桩转接头衔接于空心管桩和实心方桩之间进行连接动作,能够增加桩体的抗剪程度,增加承重稳定性,内部设置螺旋箍筋和预应力主筋,能够增加衔接的强度,避免承重力过大时出现形变,同时螺旋箍筋的直径逐渐变化,能够与两端需要连接的桩体尺寸进行适配,承载力的分布更加均匀,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抗剪桩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抗剪桩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连桩转接头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技术连桩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连桩转接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连桩转接头的剖视图。
[0027]图中:空心管桩1、连桩转接头2、本体21、螺旋箍筋22、预应力主筋23、方桩端套箍24、管桩端套箍25、方桩端板26、端板本体61、主筋定位通腔一62、中心通孔63、管桩端板27、圆环架71、定位腔72、主筋定位通腔二73、实心方桩3、管桩抱箍4、方桩抱箍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
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9]申请人认为,为了增加桩体的抗剪力,将桩体上端设置为多边形,由于桩体本身为圆柱形,所以如何进行多边形和圆柱形桩体的衔接是现在需要的考虑的首要问题,同时在保障连接性能的同时,连接部分的强度和稳定性也需要得到保障。
[0030]为此,申请人设计一种组合抗剪桩,由空心管桩1、连桩转接头2、实心方桩3、管桩抱箍4和方桩抱箍5组成,连桩转接头2衔接于空心管桩1和实心方桩3之间,管桩抱箍4和方桩抱箍5分别进行连桩转接头2与空心管桩1和实心方桩3的固定,从而保障安装固定的紧密性,同时连桩转接头2的两端配合设置有方桩端板26、管桩端板27、方桩端套箍24和管桩端套箍25,能够更好的实现衔接配合,从而保障整体组合的强度以及紧密度,衔接性能更加全面完善。
[003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组合抗剪桩,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空心管桩1、连桩转接头2、实心方桩3、管桩抱箍4和方桩抱箍5,其中,空心管桩1的上方安装有连桩转接头2,连桩转接头2的上方安装有实心方桩3,连桩转接头2的空心管桩1连接处的外侧安装有管桩抱箍4,连桩转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抗剪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管桩,内部形成有圆柱形空腔;连桩转接头,架设于所述空心管桩上方、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或缩小;沿连桩转接头长度方向的截面上,连桩转接头的外缘线为双曲弧线段或抛物弧线段;实心方桩,设置于所述连桩转接头上方、内部为实心;所述连桩转接头一端设置为圆形、另一端设置为方型,所述连桩转接头的两端分别与空心管桩和实心方桩的尺寸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抗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桩转接头包括:本体,由水泥注模成型;螺旋箍筋,沿所述本体呈螺旋型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布;预应力主筋,沿所述螺旋箍筋的边缘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螺旋箍筋的螺旋间距相同,所述螺旋箍筋的圈径由一端向另一侧逐渐增加或缩小;所述螺旋箍筋的直径与该处连桩转接头本体的直径成正比;所述预应力主筋安装的斜度与所述螺旋箍筋的放大或缩小角度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抗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桩转接头还包括:方桩端板,固定于所述本体靠近实心方桩的一端;管桩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景凯杨娱乐汪修森霍永业张文龙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