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76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应用于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实验结果表明,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放疗是头颈部肿瘤以及脑转移肿瘤的常见治疗手段。随着放疗领域三维适形调强、立体定位等精准放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同时联合其他肿瘤治疗手段,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治愈率已逐步提高。但由于脑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对头颈部恶性肿瘤、脑原发肿瘤和转移瘤进行放疗时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目前随着放疗技术的提高,典型的放射性脑坏死、脱髓鞘改变已较少发生;同时由于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海马依赖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的认知功能障碍是放射性脑损伤的主要表现。目前对治疗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研究较少,临床能够选择的治疗药物非常有限。因此发现新的对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具有发非常重要的意义。
[0003]神经组织在射线刺激后会产生大量的ROS和氧化应激,引起钙稳态破坏,造成内质网应激的发生。持续的内质网应激会导致神经细胞启动凋亡程序,造成神经元不可逆的丢失。因此抑制内质网应激可以有效的抑制神经元的损伤,有利于缓解放射性认知障碍。4

PBA和TUDCA是公认的内网应激抑制剂,目前尚无将上述两种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应用于放射性认知障碍治疗中的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解决以下技术问题:尚无将上述两种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应用于放射性认知障碍治疗中。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
[0007]与现有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应用于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实验结果表明,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

PBA和TUDCA能完全缓解辐照引起的焦虑行为;同时内质网应激抑制能够减少放射脑损伤中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丢失以及能够抑制X射线引起的神经细胞老化。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实施例1中应用水迷宫行为学检测各组小鼠的实验数据图。
[0010]图2为实施例2中应用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检测各组小鼠的实验数据图。
[0011]图3为实施例3中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的实验数据图。
[0012]图4为实施例4中各组小鼠的实验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14]本专利技术为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
[0015]实验过程:将C57小鼠预先3天腹腔注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

PBA(100mg/kg)和TUDCA(100mg/kg),全脑经20Gy电子线单次照射后继续腹腔注射上述药物,其中对照组小鼠为CON,辐照组小鼠为RAD。
[0016]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
[0017]本实验应用水迷宫行为学分别检测小鼠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判断小鼠的记忆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0018]在照射后1周、2周、4周和6周应用水迷宫行为学分别检测小鼠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判断小鼠的记忆能力。
[0019]结果显示:在辐照后第1周和第2周小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无显著差异;在辐照后第4周小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延长31.26
±
6.83svs15.79
±
2.24s(图1A、B,p<0.05),预给予4

PBA和TUDCA的辐照小鼠与辐照组小鼠相比,其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辐照后6周小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小鼠进一步延长37.53
±
6.39svs15.53
±
3.93s,而预给予4

PBA组小鼠达台潜伏期为15.92
±
3.17s,预给予TUDCA组小鼠达台潜伏期为16.63
±
4.34s,与辐照组小鼠相比潜伏期均显著降低(图1A、B,p<0.05)。
[0020]此外我们分析了水迷宫实验中小鼠运动速度的数据,结果显示每次实验中各组小鼠运动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如图1C,排除了不同实验处理对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保证水迷宫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0021]实施例2,参阅图2所示:
[0022]文献报道脑部接受电离辐照后也会引起情绪的变化,本实验应用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检测小鼠焦虑行为,评价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对电离辐射诱导的焦虑行为的影响,具体步骤如下:
[0023]在辐照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6周分别进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实验。通过分析小鼠在开放臂中停留时间评价焦虑行为,开放臂中停留时间越长表示小鼠所处焦虑状态越轻。
[0024]结果显示与辐照后迟发性认知损伤不同,在辐照后1周小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较对照组小鼠显著降低26.98
±
7.59svs62.07
±
6.77s,而预给予4

PBA组小鼠开放臂停留时间为98.95
±
29.86s,预给予TUDCA组小鼠开放臂停留时间为88.11
±
14.14s,能够完全缓解辐照后小鼠的焦虑状态。辐照后第2、4、6周结果与第1周类似,辐照组小鼠开放臂停留时间约为对照组的20%,4

PBA和TUDCA能完全缓解辐照引起的焦虑行为(图2A、B,p<0.05)。
[0025]上述结果表明:1)辐照后焦虑样行为不同于认知损害,在辐照后急性期就已出现;2)内质网应激抑制剂能够完全缓解辐照诱发的焦虑行为。
[0026]实施例3,参照图3所示:
[0027]研究发现认知损害与神经再生密切相关。我们使用BrdU标记神经干细胞,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鼠海马颗粒细胞下层(SGZ)BrdU阳性细胞。
[0028]结果显示在X射线处理8周后,小鼠SGZ区BrdU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约40%,如图3B所示,而给予4

PBA和TUDCA组小鼠海马BrdU阳性细胞分别为对照组的88%和83%,如图3B所示。结果表明内质网应激抑制剂能够减少放射脑损伤中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丢失。
[0029]实施例4,参照图4所示:
[0030]在动物水平,我们对X射线照射8周的小鼠海马组织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应用于放射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C57小鼠预先3天腹腔注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

PBA和TUDCA,全脑经20Gy电子线单次照射后继续腹腔注射上述放射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水迷宫行为学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存锦赵奉伦徐得莱潘杰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