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光斜纹桃皮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59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光斜纹桃皮布,涉及桃皮绒布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化纤布光线反射强度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表层和里层,表层远离里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一,里层靠近表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二,表层的编织密度小于里层的编织密度,表层和里层均设置为变化斜纹绉组织,表层通过吸光耐磨纱线编织而成,里层通过吸湿排汗纱线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超细涤纶黑丝,该纤维能够吸收一部分光线,从而提高面料的消光效果。从而提高面料的消光效果。从而提高面料的消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光斜纹桃皮布


[0001]本技术涉及桃皮绒布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消光斜纹桃皮布。

技术介绍

[0002]桃皮绒的表面的绒毛短小,人们在与桃皮绒进行接触时细腻柔软、且吸湿透气性良好,因此广泛应用在家纺衣物等方面。
[0003]桃皮绒通常采用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编织而成,而化纤面料编织完成后其局部或者全部会形成极光现象,刺眼的光泽会刺激眼睛,造成身体的不适,尤其是当桃皮绒做成儿童衣服穿着时,儿童年龄较小,容易被具有光亮的物品吸引,但是儿童长时间的盯着衣物发出的光泽会出现眼前模糊等症状,因而设置一种降低面料的反射率的面料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光斜纹桃皮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消光效果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消光斜纹桃皮布,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表层和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远离里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一,所述里层靠近表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二,所述表层的编织密度小于里层的编织密度,所述表层和里层均设置为变化斜纹绉组织,所述表层通过吸光耐磨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通过吸湿排汗纱线编织而成。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化斜纹绉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浮,所述变化斜纹绉组织的上纬组织点为沉,所述变化斜纹绉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沉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浮。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光耐磨纱线通过若干超细涤纶纤维和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超细涤纶纤维设置为70D/144F超细涤纶黑丝,所述锦纶纤维的规格为150D/48F。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超细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的排列比为10:1。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排汗纱线包括纱芯以及包缠在其外周壁的吸湿股线,所述纱芯通过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吸湿股线通过亚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的编织密度为57根//厘米,所述里层的编织密度为113根/厘米。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表层上的若干凹陷槽一实现对照射在表层上光线的初步反射,减弱面料的反光性,部分光线穿过表层照射在里层上,里层上的凹陷槽二实现对照射在里层上光线的进一步反射,从而进一步削弱光线的强度,达到降低面料反射光线强度的目的,且吸光耐磨纱线中的超细涤纶纤维设置为黑色,能够吸收部分光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变化斜纹绉组织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吸光耐磨纱线的切片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吸湿排汗纱线的切片图。
[0019]图中:1、表层;2、里层;3、凹陷槽一;4、凹陷槽二;5、吸光耐磨纱线;6、吸湿排汗纱线;7、超细涤纶纤维;8、锦纶纤维;9、丙纶纤维;10、亚麻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1]该消光斜纹桃皮布,如图1、3和4所示,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表层1和里层2,表层1远离里层2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一3,里层2靠近表层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二4,表层1的编织密度小于里层2的编织密度,表层1和里层2均设置为变化斜纹绉组织,表层1通过吸光耐磨纱线5编织而成,里层2通过吸湿排汗纱线6编织而成。
[0022]如图1所示,凹陷槽一3的设置使得表层1凹凸不平,当光线照射在表层1上时,利用凹陷槽一3实现对光线的漫反射,从而降低光线照射在表层1上后反射在人眼中的光线强度,且表层1的编织密度小,使得表层1上形成有若干供光线穿过的通孔,光线沿通孔照射在里层2上,通过凹陷槽二4对照射在里层2上的光线进一步漫反射,光线经过里层2反射后一部分被表层1吸收,另一部分光线自通孔内穿出,光线经过表层1和里层2的两次漫反射得到削弱,使得人眼在看到面料时更加舒适。
[0023]如图1、3所示,吸光耐磨纱线5通过若干超细涤纶纤维7和若干锦纶纤维8加捻而成,超细涤纶纤维7设置为70D/144F超细涤纶黑丝,锦纶纤维8的规格为150D/48F,超细涤纶纤维7与锦纶纤维8的排列比为10:1,超细涤纶纤维7编织出的外层更加柔软细腻,且超细涤纶黑丝的颜色为黑色,从而能更好对光线吸收,达到削弱光线的目的,锦纶纤维8的结构强度高、耐磨性好,延长面料的使用时间,超细涤纶纤维7在编织加捻时数量较多,增加表层1在编织时的柔软、细腻度。
[0024]如图1

3所示,变化斜纹绉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浮,变化斜纹绉组织的上纬组织点为沉,吸光耐磨纱线5在穿筘时按照变化斜纹绉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沉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浮的方式通过喷水织机进行编织得到面料凹凸不平的表层1,使得人们在对表层1的编织过程快捷高效,表层1编织好后通过磨绒整理进行处理,使得表层1上形成有若干短绒形成桃皮绒,最后对表层1进行碱减量
处理,达到表层1消光的目的。
[0025]如图1和4所示,吸湿排汗纱线6包括纱芯以及包缠在其外周壁的吸湿股线,纱芯通过丙纶纤维9加捻而成,吸湿股线通过亚麻纤维10加捻而成,将若干丙纶纤维9送入至加捻机内进行加捻得到纱芯,丙纶纤维9能够更快的将汗液传递至空气中,加快吸湿排汗纱线6对体表汗液的传递效率,亚麻纤维10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吸湿股线,吸湿股线通过气流纺机螺旋缠绕在纱芯的外周壁上得到吸湿排汗纱线6,亚麻纤维10的吸湿透气性好,将体表的汗液吸收传递至纱芯上,表层1的编织密度为57根//厘米,里层2的编织密度为113根/厘米,表层1的编织密度小,使得部分光线穿过表层1照射在里层2上,里层2的编织密度大,纱线对光线的隔绝避免光线直射在体表上导致体表晒伤。
[0026]如图1、2和4所示,变化斜纹绉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浮,变化斜纹绉组织的上纬组织点为沉,吸湿排汗纱线6按照变化斜纹绉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沉、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光斜纹桃皮布,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表层(1)和里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远离里层(2)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一(3),所述里层(2)靠近表层(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二(4),所述表层(1)的编织密度小于里层(2)的编织密度,所述表层(1)和里层(2)均设置为变化斜纹绉组织,所述表层(1)通过吸光耐磨纱线(5)编织而成,所述里层(2)通过吸湿排汗纱线(6)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斜纹桃皮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耐磨纱线(5)通过若干超细涤纶纤维(7)和若干锦纶纤维(8)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光斜纹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红何国方李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龙江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