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卷对卷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58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6
一种数码卷对卷印刷机。解决了现有卷对卷印刷机印刷后加热烘干困难的问题。它包括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的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设有印刷机构和烘箱,所述的放卷机构、印刷机构、烘箱和收卷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烘箱包括架体、第一热烘机构和第二热烘机构,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和第二热烘机构设于架体的上下两侧并用于对经过烘箱的物料进行热烘干加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卷对卷的方式上料收料,可以实现连续快速印刷加工,通过烘箱上第一热烘机构、第二热烘机构的设置,可以对物料进行可靠热烘加工,保证产品印刷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用寿命长等优点。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码卷对卷印刷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具体涉及一种数码卷对卷印刷机。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The printer)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数码印刷机又称万能平板打印机或平板打印机,突破了数码印刷技术瓶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张起印、无须制版、全彩图像一次完成,是传统印刷机的换代产品。现有的数码通常采用单张印刷和卷对卷印刷,现有的单张印刷机效率低,加工慢,而卷对卷印刷机在印刷后加热烘干困难、麻烦,使得收料时印刷图案会互相干扰,从而影响印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卷对卷印刷机印刷后加热烘干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码卷对卷印刷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码卷对卷印刷机,包括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的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设有印刷机构和烘箱,所述的放卷机构、印刷机构、烘箱和收卷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烘箱包括架体、第一热烘机构和第二热烘机构,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和第二热烘机构设于架体的上下两侧并用于对经过烘箱的物料进行热烘干加工。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架体上设有多根第一辊轴和多根第二辊轴,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与第一辊轴相互配合形成第一热烘通道,所述的第二热烘机构与第二辊轴相互配合形成第二热烘通道。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设有隔板。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烘通道进口处的第一辊轴到隔板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第一热烘通道进口处的第一辊轴到隔板之间的间距。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包括第一集热板,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的第一集热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的第一进风口与第一通风孔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二通风孔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集热板上设有凹槽和凸块,所述的第一通风孔设于凹槽上,所述的第二通风孔设于凸块上,所述的凹槽和凸块间隔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集热板内设有保温灯管,所述的保温灯管外套设有保护罩,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上设有与第二通风孔相连通的第三通风孔,所述的第三通风孔设于第二通风孔的两端且均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和第二热烘机构均铰接与于
架体上,所述的架体上设有用于打开第一热烘机构便于检修的第一驱动件和用于打开第二热烘机构便于检修的第二驱动件。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架体上设有支撑杆,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上设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容置支撑杆的安装套。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放卷机构与印刷机构之间设有第一纠偏机构和第一牵引机构,所述的烘箱与收卷机构之间设有第二牵引机构和第二纠偏机构,所述的放卷机构、第一纠偏机构、第一牵引机构、印刷机构、烘箱、第二牵引机构、第二纠偏机构和收卷机构依次相连。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卷对卷的方式上料收料,可以实现连续快速印刷加工,通过烘箱上第一热烘机构、第二热烘机构的设置,可以对物料进行可靠热烘加工,保证产品印刷质量。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附图1中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为附图3中第一热烘机构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为附图4中第一热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6为附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7为附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放卷机构;20、收卷机构;30、印刷机构;40、烘箱;41、架体;42、第一热烘机构;43、第二热烘机构;44、第一辊轴;45、第二辊轴;46、第一热烘通道;47、第二热烘通道;48、隔板;49、第一集热板;50、第一进风口;51、第一出风口;52、第一通风孔;53、第二通风孔;54、凹槽;55、凸块;56、保温灯管;57、保护罩;58、第三通风孔;59、第一驱动件;60、第二驱动件;61、支撑杆;62、安装座;63、安装套;71、第一纠偏机构;72、第一牵引机构;73、第二牵引机构;74、第二纠偏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4]由图1结合图2

7所示,一种数码卷对卷印刷机,包括放卷机构10和收卷机构20,所述的放卷机构10和收卷机构20之间设有印刷机构30和烘箱40,所述的放卷机构10、印刷机构30、烘箱40和收卷机构20相连接,所述的烘箱40包括架体41、第一热烘机构42和第二热烘机构43,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42和第二热烘机构43设于架体41的上下两侧并用于对经过烘箱40的物料进行热烘干加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卷对卷的方式上料收料,可以实现连续快速印刷加工,通过烘箱上第一热烘机构、第二热烘机构的设置,可以对物料进行可靠热烘加工,保证产品印刷质量。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具体地说,烘箱内设置了两个热烘机构,对待加工物料进行长时间烘干,避免印刷制品因为烘干时间不足而影响产品质量。
[0025]所述的架体41上设有多根第一辊轴44和多根第二辊轴45,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42
与第一辊轴44相互配合形成第一热烘通道46,所述的第二热烘机构43与第二辊轴45相互配合形成第二热烘通道47。具体地说,所述的第一辊轴44与第二辊轴45之间设有隔板48。多根第一辊轴和多根第二辊轴的设置便于物料走料,第一热烘通道和第二热烘通道的设置便于可靠烘干,合理利用架体内的空间,隔板的设置能避免第一热烘机构和第二热烘机构的相互影响,同时第一热烘通道和第二热烘通道又设于同一空间内,减少了能耗。
[0026]所述第一热烘通道46进口处的第一辊轴44到隔板48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第一热烘通道46进口处的第一辊轴44到隔板48之间的间距。这样的结构便于可靠进风,开口大处风量也大,利于空气流通,从而减少能耗。
[0027]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42包括第一集热板49,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42上设有第一进风口50和第一出风口51,所述的第一集热板49上设有第一通风孔52和第二通风孔53,所述的第一进风口5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卷对卷印刷机,包括放卷机构(10)和收卷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卷机构(10)和收卷机构(20)之间设有印刷机构(30)和烘箱(40),所述的放卷机构(10)、印刷机构(30)、烘箱(40)和收卷机构(20)相连接,所述的烘箱(40)包括架体(41)、第一热烘机构(42)和第二热烘机构(43),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42)和第二热烘机构(43)设于架体(41)的上下两侧并用于对经过烘箱(40)的物料进行热烘干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卷对卷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41)上设有多根第一辊轴(44)和多根第二辊轴(45),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42)与第一辊轴(44)相互配合形成第一热烘通道(46),所述的第二热烘机构(43)与第二辊轴(45)相互配合形成第二热烘通道(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卷对卷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辊轴(44)与第二辊轴(45)之间设有隔板(4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卷对卷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烘通道(46)进口处的第一辊轴(44)到隔板(48)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第一热烘通道(46)进口处的第一辊轴(44)到隔板(48)之间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卷对卷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42)包括第一集热板(49),所述的第一热烘机构(42)上设有第一进风口(50)和第一出风口(51),所述的第一集热板(49)上设有第一通风孔(52)和第二通风孔(53),所述的第一进风口(50)与第一通风孔(52)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出风口(51)与第二通风孔(53)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码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许道开许益辉李宗革许一亮叶和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铭驰数码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