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33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公开涉及一种减震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可以适当地调节阻尼力特性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根据本公开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包括:汽缸,形成为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结构,具有通过活塞阀划分为压缩室和回弹室的内部空间,并且具有在外部空间中的储液室;压缩电磁阀,安装在汽缸上;回弹电磁阀,安装在汽缸上;以及止回阀,设置在回弹电磁阀中,并且打开和关闭连接储液室和回弹室的通道。储液室和回弹室的通道。储液室和回弹室的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力控制减震器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减震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可以适当地调节阻尼力特性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的普及,消费者对车辆的认识水平和需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车辆的用途、便利性和经济性,而且诸如动力、舒适性、乘坐舒适性和转向稳定性的功能性能都被认为是购买车辆的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0003]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轮不断接收来自路面的振动或冲击。当通过车轮传递的振动或冲击完整地传递到车身和方向盘时,乘坐舒适性和驾驶稳定性大大降低。因此,车辆必须配备悬架。减震器、弹簧、悬架臂等是构成悬架的主要部件。
[0004]减震器由汽缸、活塞杆、活塞阀等组成。活塞阀联接到活塞杆并设置在汽缸中,并且产生阻尼力。
[0005]减震器具有以下特性:当将阻尼力设置为较低水平时,减震器可以通过吸收由道路表面的不平坦引起的振动来提高乘坐舒适性,而当将阻尼力设置为较高水平时,可以抑制车身姿态的变化,从而提高驾驶稳定性。因此,根据车辆的使用目的,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选择性地使用设置不同的阻尼力特性的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包括:汽缸,形成为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结构,具有通过活塞阀划分为压缩室和回弹室的内部空间,并且具有在外部空间中的储液室;压缩电磁阀,安装在所述汽缸上;回弹电磁阀,安装在所述汽缸上;以及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回弹电磁阀中,并打开和关闭连接所述储液室和所述回弹室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进一步包括立柱构件,所述立柱构件安装在所述汽缸外部,并且固定和支撑电磁阀并与所述电磁阀之间存在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连接所述电磁阀的连通孔形成在所述立柱构件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回弹电磁阀具有回弹口,所述回弹口连接到所述回弹室,并且流体通过所述回弹口向内部和向外部流动,并且连接所述储液室和所述回弹室的通道形成在所述回弹口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通道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止回阀包括:截止构件,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道;以及弹性构件,弹性地支撑所述截止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止回阀允许流体从所述储液室流向所述回弹室,并防止流体沿相反的方向流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止回阀在压缩冲程中打开,并且在回弹冲程中关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回弹电磁阀包括:回弹阀壳体,形成阀的外观,并且所述回弹室中的流体在所述回弹冲程中在所述回弹阀壳体中流动和循环;以及回弹口,设置在所述回弹阀壳体的入口处,并且所述止回阀安装在所述回弹阀壳体和所述回弹口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回弹口包括:回弹主体,所述回弹主体中具有孔并在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回弹室;回弹凸缘,从所述回弹主体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并具有连接到所述储液室的回弹孔;以及环形突出部,从所述回弹凸缘朝向所述回弹阀壳体突出,所述环形突出部中具有通道,并形成安装所述止回阀的空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通道连接到所述储液室、所述回弹孔、所述突出部的内部空间、所述回弹主体的内部以及所述回弹室。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所述止回阀的所述截止构件被构造为打开和关闭止回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泳宰
申请(专利权)人:汉拿万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