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29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工艺,通过控制外层面料的经纱与纬纱的成分及含量限定,得到具有易洗快干、不易起皱、良好的挺括性的外层面料基布;通过外层面料基布、丝胶蛋白的处理,引入丝胶蛋白来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用具有低表面能的三烷氧基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复合二氧化钛制备防污整理液;且复合二氧化钛为二硫化钼与氢化二氧化钛复合得到,引入不仅提高面料的疏水防污性,也协同提升面料的耐磨性、抗菌性;用柠檬酸化壳聚糖对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进行改性,用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将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复合,大幅延长面料的抗菌持久性。料的抗菌持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牛仔面料因其实用耐穿、色泽鲜艳,并有良好的保形性,受到大量消费者的喜爱。但传统牛仔面料的质地较硬、弹性较差,贴身穿着的舒适性存在一定缺陷,传统牛仔面料难以满足现有消费者的需求。
[0003]现有消费者对牛仔面料的功能性提出更多要求,比如具有较好的抗静电、防水、防紫外线、抗菌、耐磨等特点;因为纺织品在生产和使用中易因摩擦和感应产生静电,且常规纤维材料所产生的电荷不易逸散,会导致纤维缠绕,织物折叠不齐等现象,影响生产进度;在面料使用过程中,静电电荷的积聚会引起灰尘附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棉纤维与尼龙66纱线混纺织作为经线,将棉纤维、T400复合纤维、氨纶纤维与高分子量聚乙烯混纺织作为纬线,编织平整、染色、定型,得到外层面料基布;
[0008]S2:将外层面料基布在羟基化改性液中浸渍处理,得到表面羟基化改性基布;
[0009]S3:用顺丁烯二酸酐对表面羟基化改性基布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乙烯基化基布;
[0010]S4:将表面乙烯基化基布浸渍在抗静电整理液中,添加光固化剂,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光照,取出后干燥,得到抗静电基布;
[0011]S5:将抗静电基布浸渍在防污整理液中,取出后干燥,得到外层面料;
[0012]S6:内层面料为针织摇粒绒,将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通过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复合,得到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
[0013]进一步的,以质量百分数计,外层面料基布的组成为:65

70%棉纤维、10

15%尼龙66纱线、10

20%高分子量聚乙烯、2

5%T400复合纤维、1

5%氨纶纤维。
[0014]进一步的,内层面料为针织摇粒绒。
[0015]进一步的,羟基化改性液的组成为:步骤S2中,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其中NaOH的质量浓度为10

20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浓度为3

6g/L;步骤S2中的浸渍处理的工作条件为:温度85

90℃,时间1h。
[0016]进一步的,步骤S3中,表面羟基化改性基布与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3:1,体系pH为7.2

8.2,浴比1:10,反应时间9

10h。
[0017]进一步的,步骤S4中,光照的工作条件为:365nm下辐照处理10

15min。
[0018]进一步的,抗静电整理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9]桑蚕生丝、碳酸钠、去离子水混合,在95

100℃下保温3

4h,冷却,在去离子水中透析48h,加入顺丁烯二酸酐搅拌,将pH调为7

8,在0

5℃保温5

6h,得到抗静电整理液。
[0020]进一步的,防污整理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21]1)将二氧化钛、硼氢化钠混合研磨20

30min,在氩气气氛下,以10℃/min从25℃加热至300℃,然后保温30

40min,冷却,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干燥,得到氢化二氧化钛;
[0022]2)将氢化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去离子水混合,超声搅拌20

30min,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95

100℃保持9

10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复合二氧化钛;
[0023]3)将三烷氧基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四氢呋喃混合,加入盐酸搅拌1h;加入复合二氧化钛,搅拌22

24h,得到悬浮液体,即防污整理液。
[0024]进一步的,三烷氧基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复合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1。
[0025]进一步的,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26](1)将物质的量比为2:1的柠檬酸与壳聚糖混合,搅拌20

30min,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柠檬酸化壳聚糖;
[0027](2)将柠檬酸化壳聚糖、去离子水混合,超声分散1

2h,将pH值调为8.8

9.2,加入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混合,在15

25℃下搅拌1

2h,得到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备的面料经纱使用棉纤维与尼龙66纱线混纺织,纬纱使用棉纤维、T400复合纤维、氨纶纤维与高分子量聚乙烯混纺织,通过工艺及成分优化,制备的面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抗撕裂性、抗静电性、抗菌性,大幅改善面料的功能性与舒适度。
[0030]制备的外层面料的经纱使用棉纤维与尼龙66纱线混纺织提高面料的耐磨性,外层面料的纬纱使用棉纤维、T400复合纤维、氨纶纤维与高分子量聚乙烯混纺织提高面料的抗撕裂性能;制备的内层面料采用导电丝摇粒绒,协同改善面料的抗静电保暖功能;用具有抗菌功能的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对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进行复合,改善面料的抗菌性。
[0031]通过控制外层面料的经纱与纬纱的成分及含量限定,得到具有易洗快干、不易起皱、良好的挺括性的外层面料基布,改善面料的舒适性,但外层面料基布中纤维的大分子多为对称结构且亚苯基刚性强,缺乏亲水性基团,会在使用中易产生静电;
[0032]现有纺织行业多采用对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后,通过戊二醛进行交联,赋予织物一定的抗静电性,但是戊二醛等醛类整理剂存在不环保的问题。
[003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外层面料基布、丝胶蛋白的处理,引入丝胶蛋白来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引入的丝胶蛋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安全性,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先对外层面料基布进行碱减量处理,在表面引入羟基反应位点,然后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得到乙烯基化外层面料基布;且在丝胶中引入乙烯基提升其反应活性,在光催化作用下,丝胶蛋白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在织物表面,提高织物表面的亲水性,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0034]本专利技术中在外层面料上构建疏水防污层,从而提高面料的防水防污性;用具有低表面能的三烷氧基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复合二氧化钛制备防污整理液;且复合二氧化钛为二硫化钼与氢化二氧化钛复合得到,引入不仅提高面料的疏水防污性,
也协同提升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棉纤维与尼龙66纱线混纺织作为经线,将棉纤维、T400复合纤维、氨纶纤维与高分子量聚乙烯混纺织作为纬线,编织平整、染色、定型,得到外层面料基布;S2:将外层面料基布在羟基化改性液中浸渍处理,得到表面羟基化改性基布;S3:用顺丁烯二酸酐对表面羟基化改性基布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乙烯基化基布;S4:将表面乙烯基化基布浸渍在抗静电整理液中,添加光固化剂,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光照,取出后干燥,得到抗静电基布;S5:将抗静电基布浸渍在防污整理液中,取出后干燥,得到外层面料;S6:内层面料为针织摇粒绒,将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通过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复合,得到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外层面料基布的组成为:65

70%棉纤维、10

15%尼龙66纱线、10

20%高分子量聚乙烯、2

5%T400复合纤维、1

5%氨纶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羟基化改性液的组成为: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其中NaOH的质量浓度为10

20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浓度为3

6g/L;步骤S2中的浸渍处理的工作条件为:温度85

90℃,时间1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表面羟基化改性基布与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3:1,体系pH为7.2

8.2,浴比1:10,反应时间9

10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光照的工作条件为:365nm下辐照处理10

15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撕裂、抗静电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抗静电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聪廖灿雄
申请(专利权)人:铁血君客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