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引导下小鼠尾静脉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628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频引导下小鼠尾静脉穿刺装置,涉及注射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置具和支撑板,置具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其中,置具内设置有旋转块,旋转块可沿着置具长度方向滑动来对不同大小的老鼠进行固定;同时,支撑板上安装了固定块,固定块上安装有可以前后、左右及上下调节的导管,在套接在导管上的折形板的两斜面段上固定安装摄像头;此外,在固定槽内还安装有固定小鼠尾巴的固定机构,用于辅助实验人员进行小鼠尾静脉穿刺;进一步的,在折形板上环形安装红外线发射器。该注射装置不仅能够对小鼠及小鼠尾部进行固定,还能辅助实验人员快速并准确地找到小鼠尾部静脉,降低了实验人员穿刺的次数,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效率。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频引导下小鼠尾静脉穿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视频引导下小鼠尾静脉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药理实验阶段分为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人体),动物实验是药物开发应用于人体之前的必经阶段。动物药理实验可以有效地评估药品的有效率、安全性等指标,帮助确定药物应用的安全剂量范围,避免剂量过大造成损伤;有利于避免或者减少药物在人体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动物实验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实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由于小白鼠和人类的基因数列相似度高且获取方便,多数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实验的临床前研究都是采用小白鼠完成。很多人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在小鼠身上进行试验,发现其相似之处并开展研究,小鼠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用途最多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实验小鼠给药的方式包括尾静脉注射、灌肠给药、腹腔注射、皮下注射、侧脑室注射、鼻腔给药等,其中为静脉注射是实验小鼠最常见的给药、靶向基因干预方式之一。
[0004]由于小鼠属于活体动物,并且小鼠体型较小,行动敏捷,行动不可控,导致小白鼠的尾静脉注射过程非常费时费力,有时还有可能咬伤实验人员。因此,为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实验安全地进行,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来辅助实验人员对小鼠进行固定。
[0005]现有的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仅仅是对小鼠进行固定,其作用主要是安抚小鼠并避免小鼠咬伤实验人员。在小鼠尾静脉注射时,进针需要斜面口向上,针尖刺入静脉中后,会看到针尖在血管中游走;但是一些经验较少的实验人员容易将针尖刺入尾部的非静脉位置,以至于需要反复穿刺,降低了实验效率和注射干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引导下小鼠尾静脉穿刺装置,该注射装置不仅能够对小鼠及其尾部进行固定,还能辅助实验人员快速准确找到小鼠尾部静脉,并在视频直视和红外光成像引导下完成尾静脉穿刺。能够降低实验人员穿刺的次数,提高了穿刺效率和实验成功率。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视频引导下小鼠尾静脉穿刺装置,包括一端部开口的置具;所述置具为放置小鼠的圆柱形空筒,所述置具的一端设有挡盖,所述置具内部设有与其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内设有开口朝向挡盖的头部限位槽;所述置具的侧壁上设有一条贯穿的滑槽二和多条贯穿的限位槽,所述旋转块的侧壁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旋转块的端部穿过滑槽二并位于置具外部;所述置具内侧壁设有限位环,所述挡盖的端部与限位环触接,所述置具和挡盖的侧壁上同时设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挡盖的端盖处设有通孔;所述置具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
顶部与置具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0008]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有两端和顶部均为开口的固定槽,沿所述固定槽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还设有两个顶部开口的条形凹槽,两个所述条形凹槽分别位于固定槽的两侧,两个所述条形凹槽内设有平动机构一;所述平动机构的顶部设有U形杆,所述U形杆的顶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固定槽的正上方;所述缺口内设有导向装置;
[0009]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平动机构二、平动块、导管、折形板和多个红外线发射器;所述平动块套接于平动机构二上,所述导管倾斜贯穿设置于平动块上,所述导管外侧壁与平动块螺纹连接;所述折形板固定套接于导管的外侧壁上,多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以导管为圆心等弧长安装于折形板的侧壁上;
[0010]所述平动机构二包括步进电机、轴承二和螺纹杆二;所述步进电机和轴承二分别与缺口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的两端分别与步进电机输出端以及轴承二固定连接;所述平动块套接于螺纹杆二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管倾斜贯穿设置于平动块上,同时平动块套接在螺纹杆二上,这样可以通过对平动块进行微调来使导管口对准小鼠的尾静脉部位;在折形板上安装多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的出光线路与导管之间呈锐角,同时导管的侧壁与平动块之间螺纹连接,这样通过旋转导管使得导管与平动块之间产生相对移动,就能调节多个红外线发射器照射汇聚点,使汇聚点位于小鼠尾巴上,实验人员只需将针头插入导管内进行穿刺,即可准确地将针尖刺入小鼠尾静脉内,达到了尾静脉精确注射的效果;通过在置具内安装一个沿置具长度方向滑动的旋转块,同时旋转块侧壁上的推杆可沿着滑槽和限位槽移动,这样不仅可以针对小鼠的大小进行调节实现对小鼠固定,并且还能对小鼠进行翻转,从而调节小鼠尾静脉的位置,方便实验人员找到小鼠尾静脉。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还设有顶部开口的滑槽一;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橡胶块、弹簧、两个连接杆和拨杆;所述弹簧的端部与固定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橡胶块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与弹簧连接的侧壁上还同时与两个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弹簧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橡胶块的端部位于滑槽一内且与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橡胶块的侧壁与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这样当小鼠尾巴放入固定槽内后,橡胶块在弹簧的作用下紧紧压住尾巴,同时橡胶块可以增大摩擦,达到增强对小鼠尾巴固定的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动机构一包括伺服电机、螺纹杆一、滑块和轴承一;所述伺服电机和轴承一分别与凹槽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的两端分别与伺服电机输出端以及轴承一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套接于螺纹杆一上,所述U形杆的底部同时与两个平动机构一的滑块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形杆的底部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同时滑块调节在螺纹杆一上,这样可以通过转动伺服电机来调节导管的前后位置,从而方便实验者选取最佳的尾部位置进行注射。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灯条。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槽的两侧均安装灯条,灯条可以对小鼠尾巴的两
侧同时进行照射,能够使实验人员清晰地看到小鼠尾静脉,从而便于注射操作。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块内设有多个贯穿旋转块的通气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块上开设多个通气孔,避免在注射过程中小鼠窒息而亡。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盖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握把。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盖的侧壁上设置握把,便于实验人员拔出挡盖。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形板由一个平面段和两个斜面段组成,所述折形板的两斜面段镜像对称安装于平面段的两端,且所述折形板的斜面段与平面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折形板的两个斜面段上均设有摄像头。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折形板的斜面段上嵌设放大镜,这样实验人员可以透过放大镜清晰看到红外线的汇聚点与尾静脉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实验人员尾静脉的注射效率。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引导下小鼠尾静脉穿刺装置,包括一端部开口的置具(1);其特征是:所述置具(1)为放置小鼠的圆柱形空筒,所述置具(1)的一端设有挡盖(14),所述置具(1)内部设有与其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旋转块(35);所述旋转块(35)内设有开口朝向挡盖(14)的头部限位槽(2);所述置具(1)的侧壁上设有一条贯穿的滑槽二(38)和多条贯穿的限位槽(37),所述旋转块(35)的侧壁设有推杆(36),所述推杆(36)远离旋转块(35)的端部穿过滑槽二(38)并位于置具(1)外部;所述置具(1)内侧壁设有限位环(16),所述挡盖(14)的端部与限位环(16)触接,所述置具(1)和挡盖(14)的侧壁上同时设有多个固定螺栓(15);所述挡盖(14)的端盖处设有通孔(12);所述置具(1)的底部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与置具(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设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顶部设有两端和顶部均为开口的固定槽(9),沿所述固定槽(9)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块(7)的顶部还设有两个顶部开口的条形凹槽(29),两个所述条形凹槽(29)分别位于固定槽(9)的两侧,两个所述条形凹槽(29)内设有平动机构一;所述平动机构的顶部设有U形杆(8),所述U形杆(8)的顶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固定槽(9)的正上方;所述缺口内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平动机构二、平动块(25)、导管(11)、折形板(31)和多个红外线发射器(32);所述平动块(25)套接于平动机构二上,所述导管(11)倾斜贯穿设置于平动块(25)上,所述导管(11)外侧壁与平动块(25)螺纹连接;所述折形板(31)固定套接于导管(11)的外侧壁上,多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2)以导管(11)为圆心等弧长安装于折形板(31)的侧壁上;所述平动机构二包括步进电机(17)、轴承二(26)和螺纹杆二(18);所述步进电机(17)和轴承二(26)分别与缺口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18)的两端分别与步进电机(17)输出端以及轴承二(26)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李杰韦文香邢文娟张海峰杨潍肖贞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