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604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包括轨道和检测机器人小车,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底座和卡座,所述底座和卡座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内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一侧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分为两部分,两部分所述分流管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分流管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多个喷气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检测机器人小车行进的过程中,启动气泵间歇性的工作,气泵将气流通过分流管输送至喷气嘴喷出,最终在检测机器人小车行进的同时实现对轨道外壁的清理,避免杂质附着在轨道上影响检测机器人小车的运行。附着在轨道上影响检测机器人小车的运行。附着在轨道上影响检测机器人小车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检测
,具体是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内行驶时一般需要驾驶员控制车速、保持车距,打开近光灯等,但同时由于隧道内摄录监控角度不佳,驾驶员视觉疲劳等,也会造成隧道内违法违规驾驶的情况多发,同时由于隧道内空间有限,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处理难度较大。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11233093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交通隧道移动巡检机器人,包括移动模块,用于按照设定的巡视参数控制机器人移动;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在移动过程中对监测隧道内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图像抓拍,对所抓拍的图像进行识别,确定是否存在安全状况;后台接入模块,用于当存在安全状况时,将所述安全状况通知后台服务器端。该申请交通隧道移动巡检机器人以机器人的移动性为基础,结合图像智能分析、AI语音、远程音视频系统等,实时便捷的对监测隧道内交通安全状况进行监控。
[0004]但是现有技术以及对比文件中所采用的方案,仍存在如下问题:检测机器人小车行进的轨道上容易附着灰尘,爬虫等,若不进行清理则这些细小杂质聚少成多最终堵塞小车与轨道之间的微小缝隙,进而影响到机器人小车的稳定行进过程,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包括轨道和检测机器人小车,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底座和卡座,所述底座和卡座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内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一侧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分为两部分,两部分所述分流管分别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一侧外壁和卡座的一侧外壁,两部分所述分流管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分流管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多个喷气嘴,多个所述喷气嘴的出气端朝向轨道;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根固定杆,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半圆形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两侧外壁开设有弧形槽,两根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滑动插接于弧形槽的内壁,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内壁设置有转动控制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额两侧外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基块二,所述卡座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卡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基块一,多个所述基块一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螺栓,多个所述基块二的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壁,所述螺栓的
顶部开设有六角插孔。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检测机器人小车内壁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顶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顶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一,所述底座的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基块三,四个所述基块三的外壁均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四根所述转轴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轨道的外壁接触,其中两根所述转轴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二,其余两根所述转轴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三,所述皮带轮一与两个所述皮带轮二的外壁套设有同一根皮带一,所述皮带轮一与两个所述皮带轮三的外壁套设有同一根皮带二。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卡座的相靠近一侧面设置有开槽,所述移动轮设置于开槽的内壁。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防护导筒,多个所述防护导筒均套设于皮带一和皮带二的外壁,所述防护导筒的内壁设置有刷毛。
[0012]优选的,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
[0013]优选的,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测速雷达、北斗定位模块、控制器、无线信号输送模块和处理器,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顶部安装有扬声器和警示灯,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两端设置有防撞雷达,所述测速雷达、北斗定位模块、控制器、无线信号输送模块、处理器、扬声器、防撞雷达、摄像头、警示灯、气泵、电机一和电机二之间均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信号输送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控制中心。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其一:本专利技术在检测机器人小车行进的过程中,启动气泵间歇性的工作,气泵将气流通过分流管输送至喷气嘴喷出,最终在检测机器人小车行进的同时实现对轨道外壁的清理,避免杂质附着在轨道上影响检测机器人小车的运行;其二:本专利技术控制电机一转动,进而带动皮带轮一转动,此时皮带一和皮带二抽动带动皮带轮二和皮带轮三转动,进而带动四个不同位置的移动轮转动,实现检测机器人小车的移动,四个移动轮一侧设置有两个,且位于两侧的移动轮转动方向相反,一方面能够从轨道的侧面实现夹持,保持检测机器人小车能够稳定的行进;其三: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测速雷达可以对隧道内行进的车辆速度进行监控,并通过无线信号输送模块实时上传,设置的扬声器可以进行路况的实时播报,例如前方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进行语音提醒,警示隧道内的其他驾驶员减速谨慎行驶;其四:本专利技术在单根轨道上可以安装多个检测机器人小车,通过检测机器人小车的行进实现对隧道交通的检测,若隧道长度过大则多个检测机器人小车同时运行,实现对隧道内的可靠检测,且检测机器人小车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雷达,这能够避免多个在轨道上的检测机器人小车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从轨道上拆下后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检测机器人小车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底座和卡座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机器人小车;2、底座;3、卡座;4、电机一;5、皮带轮一;6、扬声器;7、基块一;8、基块二;9、螺栓;10、六角插孔;11、分流管;12、喷气嘴;13、软管;14、移动轮;15、皮带轮二;16、皮带一;17、皮带二;18、防护导筒;19、转轴;20、皮带轮三;21、开槽;22、警示灯;23、气泵;24、防撞雷达;25、固定杆;26、摄像头;27、齿条;28、北斗定位模块;29、测速雷达;30、控制器;31、无线信号输送模块;32、处理器;33、固定板;34、电机二;35、齿轮;36、轨道;37、防护罩;38、基块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36)和检测机器人小车(1),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1)与轨道(36)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1)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底座(2)和卡座(3),所述底座(2)和卡座(3)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1)的内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泵(23),所述气泵(23)的一侧连接有分流管(11),所述分流管(1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所述分流管(11)分别固定安装于底座(2)的一侧外壁和卡座(3)的一侧外壁,两部分所述分流管(11)之间连接有软管(13),所述分流管(1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多个喷气嘴(12),多个所述喷气嘴(12)的出气端朝向轨道(36);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根固定杆(25),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1)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26),所述摄像头(2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半圆形的齿条(27),所述齿条(27)的两侧外壁开设有弧形槽,两根所述固定杆(25)的一端均滑动插接于弧形槽的内壁,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1)内壁设置有转动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额两侧外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基块二(8),所述卡座(3)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卡座(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基块一(7),多个所述基块一(7)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螺栓(9),多个所述基块二(8)的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9)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壁,所述螺栓(9)的顶部开设有六角插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检测机器人小车(1)内壁底部的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二(34),所述电机二(34)的输出轴顶端固定安装有齿轮(35),所述齿轮(35)与齿条(27)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隧道检测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器人小车(1)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所述电机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飞桂仲成钟新然陈博胥健曾焕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