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5602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

SSZ

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M

SSZ

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分子筛是一类重要的吸附/催化材料,其具有规则的窗口、均匀的孔道、较大的比表面和适宜的酸性等物化特性,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表现出突出优势,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含活性金属的M

SSZ

13分子筛在各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例如,Cu

SSZ

13分子筛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已经在柴油车尾气NO
x
高效处理中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成功取代了传统钒基SCR催化剂;Cu

SSZ

13分子筛在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甲醇制低碳烯烃等领域的应用正在开发中;Fe

SSZ

13分子筛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NO
x
转化率,同时可以抑制N2O的生成,在工业源NO
x
脱除和N2O排放控制上应用前景较好;Zn

SSZ

13分子筛被证实具有优异的CO2吸附能力,且易于吸附和脱附,在CO2捕集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0003]目前,含活性金属的M

SSZ

13分子筛主要是在碱金属体系中制备,专利CN110078090A公开了一种Cu

SSZ

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工艺过程如下:(1)水热合成:在NaOH、KOH等碱金属体系中合成Na

SSZ

13、K

SSZ

13等分子筛;(2)铵交换:经过铵交换得到NH4‑
SSZ

13分子筛,焙烧后得到H

SSZ

13分子筛;(3)金属离子交换:H

SSZ

13分子筛与二价Cu盐进行离子交换得到Cu

SSZ

13分子筛。文献(Catalysis Today,2020,355:482

492)报道了Na
+
和K
+
会导致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变差,进而影响其SCR催化活性。因此,在M

SSZ

13分子筛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铵交换来控制Na
+
或K
+
含量,且很难做到Na
+
或K
+
的完全去除。因此,开发一种在非碱金属体系中制备M

SSZ

13分子筛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专利CN115196651A公开了一种利用氨或者乙二胺、二乙胺等小分子有机胺替代碱金属直接合成Cu

SSZ

13分子筛,既可以节省铵交换工艺步骤,同时避免引入Na
+
或K
+
。但是,氨或者小分子有机胺的饱和蒸气压较高,例如,氨在常规水热合成温度区间130℃条件下的饱和蒸气压超过10MPa,而常规碱金属本身并不产生蒸气压。因此,利用氨或者小分子有机胺替代碱金属的反应体系对水热合成釜的耐压等级要求极高,从而增加了设备投资。文献(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35(2):234

242.)报道了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等季胺碱替代碱金属直接合成H

SSZ

13分子筛,由于四甲基氢氧化铵在130℃左右易分解成三甲胺和甲醇,由于三甲胺和甲醇属于易挥发性有机溶剂,其在水热合成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也比较高,同样存在反应体系压力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

SSZ

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现有制备方法存在需引入Na
+
或K
+
等碱金属离子、反应体系压力高和制备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

SSZ

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离子液体、水、结构导向剂、铝源、硅源和晶种混合后,进行晶化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依次进行干燥和焙烧后得到H

SSZ

13分子筛;S2:采用活性金属M前驱体溶液对H

SSZ

13分子筛进行改性,得到M

SSZ

13分子筛;
[0008]其中,组成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为烷基咪唑阳离子,阴离子为氢氧根阴离子或咪唑阴离子;所述离子液体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乙基、丁基、己基或辛基;R2为甲基;X

为OH


[0009]进一步地,S1中,所述结构导向剂为N,N,N

三甲基
‑1‑
金刚烷基氢氧化铵;所述铝源为拟薄水铝石或铝溶胶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进一步地,S1中,所述硅源为硅溶胶或白炭黑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晶种为NH4‑
SSZ

13分子筛晶种或H

SSZ

13晶种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1]进一步地,S1中,当铝源以Al2O3计,硅源以SiO2计时,所述离子液体、结构导向剂、铝源、硅源和水的摩尔比为(0.15~0.50):(0.05~0.35):(0.03~0.15):1.00:(15~50);所述晶种与SiO2的质量比为0.01~0.10。
[0012]进一步地,S1中,所述晶化反应的温度为135~185℃,时间为40~120h。
[0013]进一步地,S2中,所述活性金属M前驱体溶液与H

SSZ

13分子筛的用量比为(0.2~15.0)mL:1g;所述改性的方法为离子交换法或浸渍法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4]进一步地,S2中,所述活性金属M前驱体溶液是由活性金属M的可溶性盐和去离子水混合组成;所述活性金属M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0.05~1.25M;所述活性金属M为Cu、Fe、Mn、Ce、Zn、Co、Ni、Pd、Pt或Rh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活性金属M的可溶性盐为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亚硫酸盐和盐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

SSZ

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离子液体、水、结构导向剂、铝源、硅源和晶种混合后,进行晶化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依次进行干燥和焙烧后得到H

SSZ

13分子筛;S2:采用活性金属M前驱体溶液对H

SSZ

13分子筛进行改性,得到M

SSZ

13分子筛;其中,组成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为烷基咪唑阳离子,阴离子为氢氧根阴离子或咪唑阴离子;所述离子液体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乙基、丁基、己基或辛基;R2为甲基;X

为OH

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

SSZ

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结构导向剂为N,N,N

三甲基
‑1‑
金刚烷基氢氧化铵;所述铝源为拟薄水铝石或铝溶胶中的一种或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

SSZ

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硅源为硅溶胶或白炭黑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晶种为NH4‑
SSZ

13分子筛晶种或H

SSZ

13分子筛晶种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

SSZ

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当铝源以Al2O3计,硅源以SiO2计时,所述离子液体、结构导向剂、铝源、硅源和水的摩尔比为(0.15~0.50):(0.05~0.35):(0.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士东李克伦党敏辉王利张文权苏长罗李宏伟杜秉霖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