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599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炉休风前两个冶炼周期提高焦比10~15kg/t;2)根据休风时间长短确定休风料基础焦比;3)根据休风时间的长短加入空焦;4)在休风后6~8小时将冷却壁冷却水流速调整至1.0m/s,炉底水冷管水流速调整至0.6~0.7m/s;5)复风后快速加风,使送风比达到0.5,即风量/炉容达到0.5;6)采取1)至5)步骤后,炉缸中渣铁温度由1300~1350℃提高至1400~1450℃,达到渣铁能够自由流动温度以上,使铜冷却壁高炉在长期休风复风后渣铁热量快速提升,恢复炉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降低焦炭消耗,基本解决长期困扰铜冷却壁高炉送风恢复困难的问题。却壁高炉送风恢复困难的问题。却壁高炉送风恢复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炼铁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大型高炉在设计建造时通常在炉腹、炉腰至炉身下部使用铜冷却壁,铜冷却壁具有高导热性能,良好的抗热震性和抗热流冲击性能等优势,使得高炉生产过程中铜冷却壁热面易形成保护渣皮。但一旦渣皮大面积脱落,也会导致炉温低下,乃至炉凉事故。
[0003]高炉通常在运行3至4个月后需要进行一次检修,休风16至48小时。由于休风停产期间炉内没有焦炭燃烧以及热风带入的热量,炉内温度逐步降低,特别是装有铜冷却壁的高炉,铜的高导热性导致炉内的热量快速散发,炉缸温度进一步降低。长期休风复风时,因炉缸温度低,渣铁热量差,流动性差,在炉况恢复过程中极易造成气流分布异常,引发崩料、悬料、管道形成等恶性炉况失常,影响复风的进程,增加燃料的消耗。
[0004]因此为实现绿色低碳冶金目标,必须尽可能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后复风初期的渣铁热量,以缩短炉况恢复的进程,进而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碳排放。
[0005]本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提出针对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时根据不同的休风时长调整休风料焦比,空焦位置,休风期间冷却水量,复风初期加风节奏,最终大幅度提高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缩短炉况恢复时间,减少燃料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
[0007]针对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时根据不同的休风时长调整休风料焦比,空焦位置,休风期间冷却水量,复风初期加风节奏,最终大幅度提高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缩短炉况恢复时间,减少燃料消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炉休风前两个冶炼周期提高焦比10~15kg/t;2)根据休风时间长短确定休风料基础焦比,运用公式(1)
[0009]K
休风料
=K
正常料
+h
休风时长
×
1.5(1)
[0010]其中:
[0011]K
休风料
——休风料焦比,kg/t;
[0012]K
正常料
——正常料焦比,kg/t;
[0013]h
休风时长
——休风时长,h;通过统计休风期间热量损失以及送风后不能喷煤导致热量亏欠的数据,每休风1h应提高全炉休风料基础焦比1.5kg/t;休风前一个冶炼周期内装入焦比为K
休风料
的休风料直至休风;3)根据休风时间的长短加入空焦,加入空焦数量n
空焦
通过公
式(2)计算;
[0014]n
空焦
=h
休风时间
/16+0.5(2)
[0015]其中:
[0016]n
空焦
——休风料中空焦数量,四舍五入取整数,个;
[0017]h
休风时间
——计划休风开始至复风的小时数;
[0018]60h以内的长期休风,休风料中空焦加入;
[0019]在装入最后一批正常料休风,第一组空焦位置位于高炉炉腹上部;4)休风后高炉内仍有炉料的直接还原反应,同时熔融的渣铁会持续向炉缸内滴落,所以在休风后6~8小时将冷却壁冷却水流速调整至1.0m/s,炉底水冷管水流速调整至0.6~0.7m/s;5)复风后快速加风,使送风比达到0.5,即风量/炉容达到0.5;6)采取1)至5)步骤后,炉缸中渣铁温度由1300~1350℃提高至1400~1450℃,达到渣铁能够自由流动温度以上,使铜冷却壁高炉在长期休风复风后渣铁热量快速提升,恢复炉况。
[0020]步骤3)中长期休风空焦加入方式为休风时长8h,空焦个数1个,排列方式(1C+x

)+y

;休风时长12h,空焦个数1个,排列方式(1C+x

)+(1C+x

)+y

;休风时长24h,空焦个数2个,排列方式(1C+x

)+(1C+x

)+y

;休风时长36h,空焦个数3个,排列方式(2C+x

)+(1C+x

)+y

;休风时长48h,空焦个数4个,排列方式(2C+x

)+(1C+x

)+(1C+x

)+y

;休风时长60h,空焦个数4个,排列方式(2C+x

)+(1C+x

)+(1C+x

)+y


[0021]x为空焦之后装入正常料的批数,通过公式(3)计算;
[0022]x=(V
工作容积
×
0.85/(1

η
压缩
)

V
空焦
×
n
空焦
)/V
料批体积
/8
ꢀꢀꢀ
(3)
[0023]其中:
[0024]x——空焦之后装入正常料的批数,个;
[0025]V
工作容积
——高炉工作容积,m3;
[0026]η
压缩
——炉料平均压缩率,10%~12%,1000m3高炉取下限,4000m3级别高炉取上限;
[0027]V
空焦
——单个空焦的体积,m3;
[0028]n
空焦
——空焦个数,个;
[0029]V
料批体积
——每批料的体积,m3;
[0030]y为装入最后一个空焦与x个正常料之后至休风时还需要装入的料批数,通过公式(4)计算;
[0031][0032]其中:
[0033]Σx——每组空焦之后装入正常料x的和值,个;
[0034]V
工作容积
——高炉有效容积,m3;
[0035]η
压缩
——炉料平均压缩率,10%~12%,1000m3高炉取下限,4000m3级别高炉取上限;
[0036]V
空焦
——单个空焦的体积,m3;
[0037]n
空焦
——空焦个数,个;
[0038]V
料批体积
——每批料的体积,m3。
[0039]步骤4)具体调整节奏如下:正常生产时,炉缸冷却壁水流速2.7m/s,炉底水冷管水流速2.0m/s;休风后1小时,炉缸冷却壁水流速2.10m/s,炉底水冷管水流速2.0m/s;休风后2小时,炉缸冷却壁水流速1.8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高炉休风前两个冶炼周期提高焦比10~15kg/t;2)根据休风时间长短确定休风料基础焦比,运用公式(1)K
休风料
=K
正常料
+h
休风时长
×
1.5(1)其中:K
休风料
——休风料焦比,kg/t;K
正常料
——正常料焦比,kg/t;h
休风时长
——休风时长,h;通过统计休风期间热量损失以及送风后不能喷煤导致热量亏欠的数据,每休风1h应提高全炉休风料基础焦比1.5kg/t;休风前一个冶炼周期内装入焦比为K
休风料
的休风料直至休风;3)根据休风时间的长短加入空焦,加入空焦数量n
空焦
通过公式(2)计算;n
空焦
=h
休风时间
/16+0.5(2)其中:n
空焦
——休风料中空焦数量,四舍五入取整数,个;h
休风时间
——计划休风开始至复风的小时数;60h以内的长期休风,休风料中空焦加入;在装入最后一批正常料休风,第一组空焦位置位于高炉炉腹上部;4)休风后高炉内仍有炉料的直接还原反应,同时熔融的渣铁会持续向炉缸内滴落,所以在休风后6~8小时将冷却壁冷却水流速调整至1.0m/s,炉底水冷管水流速调整至0.6~0.7m/s;5)复风后快速加风,使送风比达到0.5,即风量/炉容达到0.5;6)采取1)至5)步骤后,炉缸中渣铁温度由1300~1350℃提高至1400~1450℃,达到渣铁能够自由流动温度以上,使铜冷却壁高炉在长期休风复风后渣铁热量快速提升,恢复炉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冷却壁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初期渣铁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长期休风空焦加入方式为休风时长8h,空焦个数1个,排列方式(1C+x

)+y

;休风时长12h,空焦个数1个,排列方式(1C+x

)+(1C+x

)+y

;休风时长24h,空焦个数2个,排列方式(1C+x

)+(1C+x

)+y

;休风时长36h,空焦个数3个,排列方式(2C+x

)+(1C+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斌路振毅唐顺兵师青张军张尧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