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92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削减溶剂专用泵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在从墨容器到打印头为止的墨供给路径中具备墨室,在从溶剂容器到打印头为止的溶剂供给路径中具备溶剂室。该墨室和溶剂室是使用弹性材料(隔膜)隔开液腔而形成的,墨室与溶剂室的体积(容积)根据墨的压力而变化。另外,为了防止溶剂从溶剂室向溶剂容器逆流,设置有止回阀(也可以是电磁阀)。另外,构成为在不供给墨时,利用弹簧的排斥力来确保溶剂室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记录装置,例如涉及通过粒子状地喷射墨,并在 带电的墨粒的行进路径上形成电场,使墨粒偏转而向对象物记录的喷 墨记录装置的改良。
技术介绍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具有用于从墨容器向喷嘴供给墨的供给泵; 从喷嘴将墨吐出、进行粒子化,并根据需要回收到墨容器的回收泵; 以及溶剂专用泵,溶剂专用泵的主要用途在于,用于避免墨容器内的 高浓度化的溶剂补给和墨喷出结束时的喷嘴清洗。这样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例如如日本特开2007 - 190725号公报 所示具备多个泵,并使用一个电动机同时驱动多个泵。总是与溶剂专 用泵一起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专利文献l所示,在以往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溶剂专用泵主要 用于向墨容器内补充溶剂而防止墨的高浓度化,并用于使用溶剂清洗 喷嘴。但是,溶剂专用泵为了防止墨容器内的高浓度化仅在30分钟进 行一次动作,并且为了清洗喷嘴仅动作几分钟左右。因此,虽然溶剂 泵无需总是动作,但总是从溶剂专用泵向电动机施加负载,从而电动 机消耗不必要的电力。另外,溶剂专用泵总是动作,但实际上不使用, 从而寿命过早结束的可能性也高,溶剂泵的修理、更换成本变高。另 一方面,还考虑到与溶剂专用泵的专用独立地设置其它电动机,但造 成装置的大型化,且成本也变高。即,如果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不增加电动^L的数量,而可以减少通 过一个电动机动作的泵的数量,则在设计上、以及动作上是非常有利 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尽可能 削减泵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从墨容器到 打印头为止的墨供给路径中具备墨室,在从溶剂容器到打印头为止的 溶剂供给路径中具备溶剂室。该墨室和溶剂室是使用弹性材料(隔膜) 隔开液腔而形成的,墨室与溶剂室的体积(容积)根据墨的压力而变 化。另外,为了防止溶剂从溶剂室向溶剂容器逆流,而设置有止回岡 (也可以是电磁阀)。另外,构成为在不供给墨时,通过弹簧的排斥 力确保溶剂室的空间。即,本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向对象物进行打印记录,具备打印 头,具有粒子状地喷射墨的喷嘴、使上述墨带电成墨粒子的带电电极、 对带电的墨粒子施加偏转的偏转电极、以及捕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粒 子的槽;主体部,具有储藏墨的墨容器、向打印头供给墨的供给泵、 储藏溶剂的溶剂容器、从溶剂容器向墨容器供给溶剂并向墨容器回收 由槽捕收的墨粒子的回收泵、操作控制部、以及液腔;以及使供给泵 和回收泵动作的电动机。此处,液腔具有用于临时储藏向打印头供 给的墨的墨室;以及用于临时储藏溶剂的溶剂室。另外,构成如下路 径从主体部向打印头供给墨的供给路径;从主体部向打印头供给溶 剂的溶剂路径;以及使由槽捕收的墨粒子返回到墨容器的回收路径。 而且,墨室设置在供给路径中的供给泵与喷嘴之间,溶剂室设置在溶 剂路径中的溶剂容器与喷嘴之间。液腔利用^l据向打印头供给的墨的 压力而相对变化的部件来隔开墨室与溶剂室的体积。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通过以下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 式以及附图将更佳明确。根据本专利技术,无需设置溶剂专用泵的专用电动机,不会大型化且 成本不会提高。另外,无需用于从溶剂容器送到喷嘴的溶剂泵,可以降低向电动机输出的功耗,装置不会大型化,而可以降低成本。从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的特征、目的及优 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以及打印头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路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墨喷出中的液腔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溶剂喷出前的液腔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尽管我们已根据我们的专利技术示出并说明了 一些实施例,但是应理 解,所公开的实施例允许改变和^"改,而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因此, 我们的意图并不是要受限于在此示出及说明的细节,而是意图涵盖落 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和修改。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实施例 仅为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 一个例子,而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 另外,在各图中针对共同的结构附加同一参考序号。 (装置的外观以及使用状态)图l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外观结构的图。 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具有装置显示部3的主体部1和打印头2,用 电缆4连接主体部1与打印头2。关于主体部1以及打印头2的内部 结构,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装置显示部3上,例如显示出应向对象 物打印的文字、墨的状态、装置运转状态等。图2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实际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喷墨记录装置100例如设置于生产食品和饮料等的工厂内的生产线 上。主体部l设置于使用者可以作业的位置,打印头2设置于可以接近在带式输送机15等生产线上被传送的打印对象物13的位置。在带式输送机15等生产线上,为了与传送速度无关地以相同幅 度进行打印,设置有向喷墨记录装置输出与传送速度对应的信号的编 码器16、检测打印对象物13而向喷墨记录装置输出指示打印的信号 的打印传感器17,其分别与主体部1内的控制部49(参考图6)连接。控制部49根据来自编码器16、打印传感器17的信号,对从喷 嘴吐出的墨粒子10的带电量、带电定时进行控制,在打印对象物13 通过打印头2附近的期间将带电、偏转后的墨粒子10附着到打印对 象物13而进行打印。如图3所示,主体部1具有墨容器25、粘度计36、第一电磁阀 20、供给泵26、液腔42、调节器52而作为向喷嘴28供给墨24的路 径,它们被依次连接。另外,主体部1具有子容器37和第五电磁阀 38而作为用于向墨容器25输送新的墨24的路径。子容器37和第五 电磁阀38连接在第一电磁阀20与供给泵26之间。另外,作为向喷嘴28供给溶剂33的路径,具有溶剂容器34和 第二电磁阀21,它们被依次连接。这些两个路径通过电缆4与打印头 2的三通切换电磁阀27连接。并且,三通切换电磁阀27发挥向喷嘴 28输送墨24和溶剂33中的一方的作用。在装置运转中,三通切换电》兹阀27为励/磁状态(在非励磁时墨 供给路径侧打开的阀的情况下为非励磁状态),打开墨24的供给路 径侧,向喷嘴28供给墨24,通过喷嘴28成为墨粒子10。墨粒子10 通过后级的带电电极29被选择性地带电,所带电的墨粒子IO进而在 后级的偏转电极30所形成的电场中受到偏转力而飞跃槽31而到达打 印对象物13上。另一方面,未通过带电电极29带电的墨粒子10在偏转电极30 所形成的电场中直线前进而在槽31中被捕收后,通过回收泵32返回 到墨容器25。而且,在连接供给泵26与液腔42的路径上连接有与回 收泵32连接的路径,在连接供给泵26与液腔42的路径和配置有回 收泵32的路径的连接点、与回收泵32之间,配置有减压阀54。在喷墨装置100的停止处理中(喷嘴清洗中),三通切换电磁阀状态),打开^剂33的供给^径侧,向喷:觜28供给溶剂;33。另外: 在三通切换电磁阀27与喷嘴28之间,连接有用于在喷嘴清洗时吸引 喷嘴28内部残液的路径、和使墨24循环的路径等。该路径通过电缆 4与回收泵32连接,在该路径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3和第三电磁阀 22。为了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向对象物进行打印记录,其特征在于,具备: 打印头,具有粒子状地喷射墨的喷嘴、使上述墨带电成墨粒子的带电电极、对带电的墨粒子施加偏转的偏转电极以及捕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粒子的槽; 主体部,具有储藏上述墨的墨容器、向 上述打印头供给上述墨的供给泵、储藏溶剂的溶剂容器、从上述溶剂容器向上述墨容器供给上述溶剂并向上述墨容器回收由上述槽捕收的墨粒子的回收泵、操作控制部以及液腔;以及 使上述供给泵和上述回收泵动作的电动机, 其中,上述液腔具有:临时储 藏向上述打印头供给的墨的墨室;以及临时储藏上述溶剂的溶剂室,构成如下路径:从上述主体部向上述打印头供给上述墨的供给路径;从上述主体部向上述打印头供给上述溶剂的溶剂路径;以及使由上述槽捕收的上述墨粒子返回到上述墨容器的回收路径,上述墨室设置在上述供给路径中的上述供给泵与上述喷嘴之间,上述溶剂室设置在上述溶剂路径中的上述溶剂容器与上述喷嘴之间,上述液腔利用根据向上述打印头供给的墨的压力而相对变化的部件来隔开上述墨室与上述溶剂室的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部宽长岭俊秀宫尾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