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75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涉及脉冲阀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容纳并固定零件位置的腔体,腔体由外壳和固定板围合而成,腔体内部装设有A线圈,A线圈的内侧装设有B线圈,A线圈和B线圈共轴线,A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和B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均被开关电路所控制,B线圈的内侧装设有动铁芯,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当A线圈有电流,B线圈无电流时,动铁芯靠近固定板的一端穿过通孔,从腔体的内部向腔体的外侧伸长,当B线圈无电流,A线圈有电流时,动铁芯靠近固定板的一端经过通孔,从腔体的外侧向腔体的内部收缩,使得控制动铁芯伸出与收缩的线圈不易发生电路击穿现象,使得该电磁阀的性能更加稳定,寿命更长。寿命更长。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


[0001]本技术涉及脉冲阀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产品的普及,在卫浴领域中,智能感应冲水马桶和感应龙头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而在这些产品中,用来开启和关闭水流的阀门尤为关键,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产品本身的质量。
[0003]目前常用的脉冲阀是单线圈的,使用H桥驱动,改变单个线圈的极性,进而实现阀门的开启与关闭。也有脉冲阀内部是双线圈的,但是这种所谓的双线圈是各自单独工作的,相当于原本的单线圈脉冲阀的简单重复和改造,阀里的单个线圈也是H桥驱动,也会进行极性转换。
[0004]而现有的这种脉冲阀由于采用的是需要转换极性的线圈,在极性转换时容易击穿电路,降低阀的寿命和稳定性,且H桥驱动,电路复杂,可靠性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使用时不需要反复改变线圈极性,整体结构稳定且可靠性较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包括用于容纳并固定零件位置的腔体,所述腔体由外壳和固定板围合而成,所述腔体内部装设有A线圈,所述A线圈的内侧装设有B线圈,所述A线圈和所述B线圈共轴线,所述A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和所述B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均被开关电路所控制,所述线圈上电流的转动方向与所述B线圈上电流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B线圈的内侧装设有动铁芯,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r/>[0008]当所述A线圈有电流,所述B线圈无电流时,所述动铁芯靠近固定板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从所述腔体的内部向所述腔体的外侧伸长;
[0009]当所述B线圈有电流,所述A线圈无电流时,所述动铁芯靠近固定板的一端经过所述通孔,从所述腔体的外侧向所述腔体的内部收缩。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动铁芯被A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作用时,会伸出腔体,用来堵住水流通道,使水不再流出,实现水的关闭,当动铁芯被B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作用时,会收缩进腔体,用来从水流通道处离开,使水重新流出来,实现水的打开。这样利用A线圈和动铁芯的配合关闭水路,利用B线圈和动铁芯的配合打开水路,开和关分别控制,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反复转换线圈的极限,整体结构稳定,不易发生电路击穿现象。
[0011]进一步地,所述A线圈和所述B线圈均包括导线和管状骨架,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管状骨架的外侧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A线圈和所述B线圈的同一端耦接供电电压VCC,所述A线圈的导线绕制方向与所述B线圈的导线绕制方向相反。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A线圈和所述B线圈的同一端耦接供电电压VCC,电流是从供电电压VCC处流出,分别流向A线圈和B线圈的同一侧,再同时通过A线圈和B线圈,最后流向电线接地端,通过A线圈和B线圈时,由于A线圈的导线绕制方向与B线圈的导线绕制方向是相反的,所以A线圈和B线圈中的其中一个线圈的电流是顺时针转动,另一个线圈的电流是逆时针转动的,所以,由A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对动铁芯的作用方向与由B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对动铁芯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实现了一个线圈控制动铁芯的伸长,另一个线圈控制动铁芯的收缩。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6)包括第一NMOS管Q0和第二NMOS管Q1,所述第一NMOS管Q0的G极串联第一电阻R0后耦接电压输出端A,所述第一NMOS管Q0的S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Q0的G极串联第二电阻R1后耦接所述第一NMOS管Q0的S极,所述第一NMOS管Q0的D极串联A线圈后耦接供电电压VCC,所述第一NMOS管Q0的D极串联第一二极管D0后耦接供电电压VCC,所述第二NMOS管Q1的G极串联第三电阻R2后耦接电压输出端B,所述第二NMOS管Q1的S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Q1的G极串联第四电阻R3后耦接所述第二NMOS管Q1的S极,所述第二NMOS管Q1的D极串联B线圈后耦接供电电压VCC,所述第二NMOS管Q1的D极串联第二二极管D1后耦接供电电压VCC,所述第一二极管D0的负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1的负极均朝向供电电压VCC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压输出端A输出电压,使得电压输出端A与第一NMOS管Q0的接地处形成特定电压差时,第一NMOS管Q0的D极和S极被导通,从而使得A线圈处有电流通过,当电压输出端A不输出电压,使得电压输出端A与第一NMOS管Q0的接地处不形成特定电压差时,第一NMOS管Q0的D极和S极被阻断,使得A线圈处无电流通过。当电压输出端B输出电压,使得电压输出端B与第二NMOS管Q1的接地处形成特定电压差时,第二NMOS管Q1的D极与S极被导通,使得B线圈处有电流通过,当电压输出端B不输出电压,使得电压输出端B与第二NMOS管Q1的接地处不形成特定电压差时,第二NMOS管Q1的D极和S极被阻断,使得B线圈无电流通过。
[0016]这样一来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控制电压输出端A和电压输出端B是否输出电压,即可控制A线圈有电流、B线圈无电流,或A线圈无电流、B线圈有电流,A线圈和B线圈电流的有无只通过一个电路便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电路简单,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
[0017]进一步地,所述B线圈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卡接有磁铁棒,所述磁铁棒位于所述B线圈的内侧,当所述动铁芯向腔体内部收缩时,所述动铁芯最终会抵接于所述磁铁棒朝向动铁芯的一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棒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动铁芯收缩状态的稳定,当A线圈无电流、B线圈有电流,动铁芯收缩后,最终会抵接并吸附在磁铁棒处,只要不是控制电路重新使A线圈有电流、B线圈无电流,动铁芯会一直吸附在磁铁棒处且不发生移动,保持动铁芯收缩状态的稳定。
[0019]进一步地,所述动铁芯朝向磁铁棒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磁铁棒,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A线圈有电流、B线圈无电流,动铁芯伸出时,不仅会受到A线圈的电磁力作用,还会受到弹簧的推力,弹簧能够辅助动铁芯与磁铁棒分离。
[0021]进一步地,所述动铁芯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固接有弹性密封块。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铁芯靠近固定板的一端主要是用来封闭水流通道和打开水流通道的,在动铁芯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固接的弹性密封块,有助于动铁芯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封闭水流通道时,其密封效果更好,避免漏水。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 通过A线圈、B线圈、动铁芯以及开关电路的配合,使得一个线圈控制动铁芯的伸出,用于堵住水流通道,另一线圈控制动铁芯的收缩,用于打开水流通道,整个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线圈极性进行转换,电路简单,性能稳定;
[0025](2) 通过腔体、磁铁棒、弹簧结构的设置,使得动铁芯的移动范围和移动轨迹得到限制,其它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包括用于容纳并固定零件位置的腔体(1),所述腔体(1)由外壳(2)和固定板(3)围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部装设有A线圈(4),所述A线圈(4)的内侧装设有B线圈(5),所述A线圈(4)和所述B线圈(5)共轴线,所述A线圈(4)上通过的电流和所述B线圈(5)上通过的电流均被开关电路(6)所控制,所述A线圈(4)上电流的转动方向与所述B线圈(5)上电流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B线圈(5)的内侧装设有动铁芯(7),所述固定板(3)上开设有通孔(8);当所述A线圈(4)有电流,所述B线圈(5)无电流时,所述动铁芯(7)靠近固定板(3)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8),从所述腔体(1)的内部向所述腔体(1)的外侧伸长;当所述B线圈(5)有电流,所述A线圈(4)无电流时,所述动铁芯(7)靠近固定板(3)的一端经过所述通孔(8),从所述腔体(1)的外侧向所述腔体(1)的内部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A线圈(4)和所述B线圈(5)均包括导线和管状骨架,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管状骨架的外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A线圈(4)和所述B线圈(5)的同一端耦接供电电压VCC,所述A线圈(4)的导线绕制方向与所述B线圈(5)的导线绕制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线圈双稳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6)包括第一NMOS管Q0和第二NMOS管Q1,所述第一NMOS管Q0的G极串联第一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林四南何中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良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