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68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涉及锚杆技术领域,解决了锚杆在岩石锚孔中的初锚力不足以及在泥石锚孔中锚固效果不佳的问题。其包括锚杆体的一端连接有膨胀端头,膨胀端头包括内壳以及活动套设在内壳上的外壳,外壳和内壳均设置有数个撑开部,内壳活动套设在锚杆体上,锚杆体的端部环形设置有倒刺凸起,内壳的撑开部内侧设置有倒刺槽组,倒刺槽组为倒梯形设置。锚杆体伸入内壳中将内壳的撑开部膨胀撑开,带动外壳的撑开部膨胀撑开,实现第一次的膨胀操作;拉动锚杆体,使锚杆体上的倒刺凸起配合倒刺槽组拉动内壳向外侧移动,已膨胀的内壳撑开部对外壳的撑开部继续撑开,实现第二次膨胀,增大了锚杆与锚孔的摩擦力,增加锚固效果。增加锚固效果。增加锚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


[0001]本技术涉及锚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基坑、采矿、边坡及其他需要预应力锚固支护的工程中,需要用到各种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杆对其具有潜在威胁的围岩进行多点式锚固或对治理围岩的网片、混凝土等覆盖层起支撑和连接作用。
[0003]预应力锚杆是为加固围岩而锚固在岩体中的杆件,锚固力与围岩自身约束力共同作用,作为一种内部加强方式,改善了原有围岩的力学性能,使其成为稳固自身和内部山体变形的受力结构,锚杆穿入围岩稳固段,将岩块串联起来起到加固的作用,使原来不稳定的围岩趋于稳定;
[0004]现有的锚杆为了增加其锚固的效果,会在锚杆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可以膨胀的结构,在锚杆下放到锚孔中后,其膨胀结构开始膨胀并与锚孔内壁紧密接触,增加锚杆与锚孔内壁的摩擦力。现有的锚杆在进行一次膨胀后就不再变动,在坚硬的岩石锚孔内时只能获得较小的初锚力;在泥石结构的锚孔中时,因为泥石的锚孔较为疏松,在锚杆膨胀后,泥石的松动导致锚杆膨胀结构不能很好的紧密接触到锚孔内壁,导致锚杆的摩擦力大大降低,因此现有锚杆的锚固力不能满足边坡治理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锚杆在岩石的锚孔中的初锚力不足以及在泥石的锚孔中锚固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通过锚杆体伸入内壳中将内壳的撑开部膨胀撑开,从而带动外壳的撑开部膨胀撑开,实现第一次的膨胀操作;再拉动锚杆体,使锚杆体上的倒刺凸起配合倒刺槽组拉动内壳向外侧移动,此时已经膨胀撑开的内壳撑开部对外壳的撑开部继续撑开,实现第二次膨胀,增大了锚杆与锚孔的摩擦力,增加了锚固效果。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体,所述锚杆体的一端连接有膨胀端头,所述膨胀端头包括内壳以及活动套设在内壳上的外壳,所述外壳和内壳均设置有数个撑开部,所述内壳活动套设在锚杆体上,所述锚杆体的端部环形设置有倒刺凸起,所述内壳的撑开部内侧设置有与倒刺凸起配合限制锚杆体在内壳内向内壳顶端移动的倒刺槽组,所述倒刺槽组为倒梯形设置,所述内壳的外侧设置有限制内壳向外壳底部运动的第一凸起。
[0008]优选的,所述内壳的撑开部外壁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斜面。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撑开部内壁设置有与内壳的撑开部外壁相适配的斜面。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为螺纹。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内壳的撑开部的上端连接处两侧开设有通槽。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撑开部上端连接处还设置有环形槽。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撑开部的外壁开设有防滑环形槽。
[0014]优选的,所述锚杆体远离膨胀端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锚杆体上活动套设有位于连接头下方的挡板。
[0015]优选的,所述锚杆体与连接头螺纹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内壳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底座上下端面的通槽,所述通槽中设置有与内壳连接的螺钉,所述螺钉的头部卡接在底座的下端面。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8]通过锚杆体伸入内壳中将内壳的撑开部膨胀撑开,从而带动外壳的撑开部膨胀撑开,实现第一次的膨胀操作;再拉动锚杆体,使锚杆体上的倒刺凸起配合倒刺槽组拉动内壳向外侧移动,此时已经膨胀撑开的内壳撑开部对外壳的撑开部继续撑开,实现第二次膨胀,增大了锚杆与锚孔的摩擦力,增加了锚固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膨胀端头撑开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膨胀端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标:1

连接头;2

挡板;3

锚杆体;31

倒刺凸起;4

膨胀端头;41

外壳;42

环形槽;43

通槽;44

防滑环形槽;45

内壳;46

倒刺槽组;47

第一凸起;48

第二凸起;5

底座;6

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下面结合图1

图4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体3,所述锚杆体3的一端连接有膨胀端头4,所述膨胀端头4包括内壳45以及活动套设在内壳45上的外壳41,所述外壳41和内壳45均设
置有数个撑开部,所述内壳45活动套设在锚杆体3上,所述锚杆体3的端部环形设置有倒刺凸起31,所述内壳45的撑开部内侧设置有与倒刺凸起31配合限制锚杆体3在内壳45内向内壳45顶端移动的倒刺槽组46,所述倒刺槽组46为倒梯形设置,所述内壳45的外侧设置有限制内壳45向外壳41底部运动的第一凸起47。
[0030]在岩石或者泥石的锚孔中,通过外壳41的两次撑开膨胀过程,外壳41与锚孔内壁进一步紧密接触,从而提高了锚固力,增加锚固效果。
[0031]倒梯形设置的倒刺槽组46,在锚杆体3从上往下运动过程,使内壳45的撑开部被锚杆体3撑开。而设置的第一凸起47用于锚杆体3向下运动过程防止内壳45也随着锚杆体3一起向下运动,保证锚杆体3可以在外壳41支撑下伸入内壳45的倒刺槽组46中。
[0032]锚杆体3采用精轧螺纹钢制成,其抗拉力是传统锚杆2

3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体(3),所述锚杆体(3)的一端连接有膨胀端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端头(4)包括内壳(45)以及活动套设在内壳(45)上的外壳(41),所述外壳(41)和内壳(45)均设置有数个撑开部,所述内壳(45)活动套设在锚杆体(3)上,所述锚杆体(3)的端部环形设置有倒刺凸起(31),所述内壳(45)的撑开部内侧设置有与倒刺凸起(31)配合限制锚杆体(3)在内壳(45)内向内壳(45)顶端移动的倒刺槽组(46),所述倒刺槽组(46)为倒梯形设置,所述内壳(45)的外侧设置有限制内壳(45)向外壳(41)底部运动的第一凸起(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45)的撑开部外壁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1)的撑开部内壁设置有与内壳(45)的撑开部外壁相适配的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式膨胀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1)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凸起(47)配合的第二凸起(48),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勇唐科行杨贵勇陈子龙徐宇裴钻袁进科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