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支撑连接件支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内支撑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支撑连接件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中,常用内支撑支护结构,常用的形式有单层或多层平面支撑体系和竖向支撑体系。按材料分可分为钢管内支撑、型钢内支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等钢管内支撑材料的消耗量小,可施加预应力,有效控制基坑变形。钢管内支撑的架设和拆除速度较快,能够缩短工期,因此钢管内支撑支撑的应用较为普遍。
[0003]常用的内支撑支护结构由对撑、角撑和鱼腹梁组合而成,内支撑一般为对撑的钢结构梁,钢结构梁由数根钢管组成,钢结构梁两端一般通过矩形连接件连接于桩基上端的冠梁上,使钢结构梁支撑基坑的两侧。
[0004]对于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内支撑支撑基坑时,将内支撑与冠梁相互连接,冠梁将内支撑产生的横向支撑力传导至桩基上,使桩基抵接于基坑内壁上,使得内支撑对基坑的支撑力较小,基坑两侧容易发生坍塌的情况,从而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支撑连接件支护结构,包括内支撑(1)、位于所述内支撑(1)两侧的排桩(2),所述排桩(2)上端设有冠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1)由若干钢管桩(11)排列组成,所述冠梁(3)靠近所述钢管桩(11)的一侧设有固定块(311),所述固定块(311)远离所述冠梁(3)的一端固定有弹簧(312),所述钢管桩(11)的一端设有传力件(12),所述弹簧(312)远离所述固定块(3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力件(12)上,所述弹簧(312)弹力作用于所述传力件(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支撑连接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12)包括固定于所述钢管桩(11)一端的传力杆(121),所述传力杆(121)远离钢管桩(11)的一侧与所述弹簧(312)相连接,所述传力杆(121)用于压缩所述弹簧(312)并将所述钢管桩(11)产生的横向的力均匀传导至排桩(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支撑连接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121)弯曲形成圆弧状,所述钢管桩(11)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传力杆(121)的周向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奎,何达,金涛,徐海涛,杨贵勇,马鹏,唐科行,龙红宇,汪琳,杨霞芬,单源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