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于软岩大变形地质的多段高膨胀率吸能锚杆
[000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锚杆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软岩大变形地质的多段高膨胀率吸能锚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对隧道的建设所遇到的工程地质情况日渐复杂。而且对诸如高地应力岩爆、巷道围岩大变形和流变等,对隧道安全高效的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巷道稳定性控制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的重点。
[0003]随着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隧道开挖所面临的地质条件也更加复杂。在地应力较高或围岩强度较低时,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变形时间长的问题。
[0004]针对软岩工程地质的特点,常规的巷道支护原理以及支护技术,难以满足完软岩大变形工程地质的支护要求,研究出适合软岩大变形的支护技术,对保障复杂地质隧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比较于传统锚杆而言,吸能锚杆可以更好的在承受较大变形的情况下,提供较大的支护阻力,防止锚杆自身产生破断失效。此外,吸能锚杆在变形过程中可以使岩体中的变形能得到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软岩大变形地质的多段高膨胀率吸能锚杆,包括锚杆杆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4)和用于套筒(4)限位的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设置在所述套筒(4)的下方,所述锚杆杆体(1)的上端活动套设在所述套筒(4)的内部,且锚杆杆体(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板(5)的外侧;所述锚杆杆体(1)上还活动套设有用于撑开套筒(4)的锥块(7);所述锚杆杆体(1)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活动布设有多个用于切割所述套筒(4)的钢珠(6),多个所述钢珠(6)均位于所述锥块(7)与所述限位板(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软岩大变形地质的多段高膨胀率吸能锚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战平,孙景超,刘海波,郑彬,刘强,张玉伟,田小旭,郑方,刘乃飞,王军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