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66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雨伞,充气雨伞包括伞柄、伞杆、收纳盒子、伞体气囊和气体输送装置,伞杆连接于伞柄;收纳盒子连接于伞杆远离伞柄的一端,收纳盒子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收纳盒子用于收容伞体气囊;当气体输送装置向伞体气囊内充气时,伞体气囊充气使得收纳盒子呈现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盒子的侧壁对所述伞体气囊提供承托及固定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雨伞,其结构摆脱了传统雨伞放射状的伞形骨架,有利于基于需求设计所以伞体气的形状,为使用者可以随时经济地更换款式提供了基础,在延伸了传统雨伞的功能的基础上,颠覆了传统雨伞的形态。雨伞的形态。雨伞的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雨伞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伞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雨伞。

技术介绍

[0002]雨伞是人们生活中用来遮阳或遮雨的生活用品,自春秋战国时期鲁班的妻子云氏专利技术第一把可收可撑的雨伞,两千五百年来没有人能改变雨伞的基本设计。中西方过去一百年的改进,无非是在原有放射式骨架多加一些关节或弹簧,令雨伞可以折得更小,开得更快。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雨伞最好能随身携带。在追求小巧、轻盈,却又大面积的过程中,骨架越来越纤细,却越来越容易损坏。把布料固定在放射式骨架的端头,也存在解决不完的问题,要是雨伞的覆盖面积跟材料的重量不成比例

要是材料能轻如空气

要是没有骨架可折断

要是没有固定布料的小帽子可以脱落

要是没有线可断

这将会是两千五百年来第一次颠覆性的雨伞“再专利技术”。从第一天起,雨伞就是圆穹顶形的,也就是放射状的伞形骨架,雨水从伞的四周均匀地倾泻。但是从持伞人的角度来分析,四周并不均等:人往前行,视线也向前,雨伞覆盖面积所收集的雨水,有四分之一从雨伞前面倾泻。这水帘的水量比雨量要多几倍。所以,小腿、裤脚湿得更快,视野也更模糊。要是持伞人背着大背囊,往后面倾泻的大量雨水,极可能会落在背囊上。雨水只从左右两边倾泻似乎更理想。急需设计一种新的雨伞形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气雨伞,包括:
[0004]伞柄;
[0005]伞杆,所述伞杆连接于所述伞柄;
[0006]收纳盒子,所述收纳盒子连接于所述伞杆远离所述伞柄的一端,所述收纳盒子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
[0007]伞体气囊,所述收纳盒子用于收容所述伞体气囊,所述伞体气囊远离所述伞柄的一侧为充气雨伞的覆盖面;
[0008]气体输送装置,当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向所述伞体气囊内充气时,所述伞体气囊充气使得所述收纳盒子呈现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盒子的侧壁对所述伞体气囊提供承托及固定的作用。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向所述伞体气囊抽气时,所述伞体气囊被压缩使得所述收纳盒子呈现收纳状态,所述伞体气囊收容于所述收纳盒子内。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体气囊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伞体气囊的底部呈尖底的多角星的形状,所述多角星的边角数量最少为三个,所述收纳盒子的侧壁对所述多角星提供承托及固定的作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盒子包括多个卡爪状结构的侧壁,当所述收纳盒子呈现展开状态时,多个所述卡爪状结构的侧壁之间相互远离张开,多个所述卡爪状结构的
侧壁与所述多角星的内凹口贴合,以承托和固定所述伞体气囊。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卡爪状结构的侧壁将所述多角星的内凹口抓持并固定,使得所述伞体气囊的中轴线与所述伞杆的中轴线保持共线。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雨伞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充气,以使得所述伞体气囊充气;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抽气,以使得所述伞体气囊被压缩;或者,所述充气雨伞还包括第一组阀门和第二组阀门,所述第一组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充气,使得所述伞体气囊充气,且所述第一组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抽气,使得所述伞体气囊被压缩,所述第二组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充气,使得所述伞体气囊充气,且所述第二组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抽气,使得所述伞体气囊被压缩。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体气囊用于遮阳挡雨的表面为覆盖面,所述覆盖面设置有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控制雨水倾泻的方向;所述充气雨伞还包括裙边,所述裙边连接于所述覆盖面的周侧,所述裙边下垂,所述伞体气囊里的空气流通到所述裙边,使得所述裙边布置的图案充气形成立体装饰。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体气囊的气囊截面的形状与定风翼截面的形状相似,用于使所述伞体气囊被配置为利用环境的气流动力学原理,当有风时,气囊截面的形状与定风翼截面的形状相似的所述伞体气囊能利用环境的气流动力朝向底面方向下压,以提高所述充气雨伞的抗风性能;
[0016]所述气囊截面是所述伞体气囊的覆盖面的与所述伞体气囊的前行方向平行的截面;
[0017]所述定风翼截面是定风翼的与定风翼前行方向平行的截面。
[0018][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雨伞还设有压缩气气囊和顶针,所述伞柄与所述伞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缩气气囊接入位于所述伞柄及所述伞杆内部的充气通道,所述顶针与所述压缩气气囊连接,以用于通过旋转、杠杆、冲击中的任一种方法使所述顶针冲破所述压缩气气囊的封口,释放所述压缩气气囊内的压缩气,让所述伞体气囊得以充气并膨胀,使得所述收纳盒子呈现展开状态。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盒子靠近所述覆盖面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LED灯;当所述收纳盒子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LED灯用于将所述伞体气囊亮化,以用于在雨天提高持伞者的能见度,提供交通安全保护;当所述收纳盒子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充气雨伞可用作手电筒。
[00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气雨伞包括伞柄、伞杆、收纳盒子、伞体气囊和气体输送装置,伞杆连接于伞柄;收纳盒子连接于伞杆远离伞柄的一端,收纳盒子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收纳盒子用于收容伞体气囊;当气体输送装置向伞体气囊内充气时,伞体气囊充气使得收纳盒子呈现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盒子的侧壁对所述伞体气囊提供承托及固定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雨伞,其结构摆脱了传统雨伞放射状的伞形骨架,有利于基于需求设计所以伞体气的形状,为使用者可以随时经济地更换款式提供了基础,在延伸了传统雨伞的功能的基础上,颠覆了传统雨伞的形态。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充气雨伞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提供的充气雨伞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提供的充气雨伞中伞体气囊底部呈尖底的多角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充气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申请的气囊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申请一个视角下的充气雨伞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视角下的充气雨伞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图1提供的充气雨伞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充气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图9提供的充气雨伞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柄;伞杆,所述伞杆连接于所述伞柄;收纳盒子,所述收纳盒子连接于所述伞杆远离所述伞柄的一端,所述收纳盒子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伞体气囊,所述收纳盒子用于收容所述伞体气囊,所述伞体气囊远离所述伞柄的一侧为充气雨伞的覆盖面;气体输送装置,当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向所述伞体气囊内充气时,所述伞体气囊充气使得所述收纳盒子呈现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盒子的侧壁对所述伞体气囊提供承托及固定的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雨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向所述伞体气囊抽气时,所述伞体气囊被压缩使得所述收纳盒子呈现收纳状态,所述伞体气囊收容于所述收纳盒子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体气囊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伞体气囊的底部呈尖底的多角星的形状,所述多角星的边角数量最少为三个,所述收纳盒子的侧壁对所述多角星提供承托及固定的作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子包括多个卡爪状结构的侧壁,当所述收纳盒子呈现展开状态时,多个所述卡爪状结构的侧壁之间相互远离张开,多个所述卡爪状结构的侧壁与所述多角星的内凹口贴合,以承托和固定所述伞体气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雨伞,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爪状结构的侧壁将所述多角星的内凹口抓持并固定,使得所述伞体气囊的中轴线与所述伞杆的中轴线保持共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雨伞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充气,以使得所述伞体气囊充气;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抽气,以使得所述伞体气囊被压缩;或者,所述充气雨伞还包括第一组阀门和第二组阀门,所述第一组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实现充气,使得所述伞体气囊充气,且所述第一组阀门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宝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无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