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涂-4粘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53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


[0001]本技术涉及涂料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

技术介绍

[0002]粘度,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阻碍其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也表示液体流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即内摩擦的大小,在涂料生产和施工中,最简便的涂料粘度测定仪器是涂

4粘度杯。
[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23

93《涂料粘度测定法》中,在编号3.1中规定了
“……


4粘度计测定的粘度是条件粘度。即为一定量的试样,在一定的温度下冲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的时间
……”
,编号4.6.1.1.2中规定了涂

4粘度计的具体外形为:“上部为圆柱形,下部圆锥形金属容器
……
锥形底部有漏嘴”编号5.3“乙法:涂

4粘度计法”中规定了具体实验方法,其大致包括以下操作要点:1、试样温度为23
±
1℃或25
±
1℃;2、试样入杯时手堵漏嘴,手放开让杯内试样从漏嘴流出的同时,按下计时码表,直至试样流束中断停止计时。
[0004]上述标准要求结合实验方法,可以看出,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1、试样的温度变化,而当试样进入涂

4杯后,不可避免的会与试样热交换,且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涂

4杯温度的影响,难以被精确计入,影响试样温度进而影响实验结果;2、实验中,手放开的瞬间到按下计时器的过程,及而判断试样流束是否中断,是取决于人的视觉反馈至大脑,大脑再处理后指挥手部运动,这个过程因人而异,进一步影响实验的结果。需要一种全自动实现上述步骤的仪器,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提供涂

4杯恒温环境,漏嘴遮挡开放由机器精确控制,流束中断由感应器感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包括:恒温组件、支架、涂

4杯体、控制组件、遮挡组件和感应组件;所述恒温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涂

4杯体嵌入所述恒温组件对应形成的腔体内,与所述腔体内壁接触实现热交换;所述恒温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与电连接,由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腔体的温度变化;所述遮挡组件设于所述恒温组件底部,包括驱动元件和由其驱动的遮挡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遮挡元件可活动的遮挡所述涂

4杯体下方流出口;所述感应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从所述涂

4杯体流出口的液体穿过所述感应组件的感应区域,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由于所述恒温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涂

4杯体嵌入所述恒温组件对应形成的腔体内,与所述腔体内壁接触实现热交换;所述恒温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与电连接,由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腔体的温度变化;所
述遮挡组件设于所述恒温组件底部,包括驱动元件和由其驱动的遮挡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遮挡元件可活动的遮挡所述涂

4杯体下方流出口;所述感应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从所述涂

4杯体流出口的液体穿过所述感应组件的感应区域,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使实验过程试样温度稳定,人工不用参与计时、观察,减少实验误差。
[0008]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可选地,所述恒温组件包括卡槽和围绕所述卡槽外部的设置的恒温元件,所述卡槽内形成所述腔体。
[0010]进一步,所述恒温元件为发热丝。
[0011]进一步,所述恒温元件为水箱,所述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12]可选地,所述涂

4杯体内壁中空,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调整所述恒温组件温度。
[0013]可选地,所述感应组件为红外线反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两者分设于所述支架两侧,形成红外光栅。
[0014]可选地,所述驱动元件为舵机。
[0015]进一步,所述遮挡元件为平板,对应漏口处设有弹性材质制成的堵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0017]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标号说明:
[0019]恒温组件1支架2
[0020]涂

4杯体3控制组件4
[0021]遮挡组件5感应组件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本技术由于恒温组件设于支架上,涂

4杯体嵌入恒温组件对应形成的腔体内,与腔体内壁接触实现热交换;恒温组件与控制组件与电连接,由控制组件控制腔体的温度变化;遮挡组件设于恒温组件底部,包括驱动元件和由其驱动的遮挡元件,驱动元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遮挡元件可活动的遮挡涂

4杯体下方流出口;感应组件设于支架上,从涂

4杯体流出口的液体穿过感应组件的感应区域,感应组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控制组件;使实验过程试样温度稳定,人工不用参与计时、观察,减少实验误差。
[0024]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
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地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6]图1至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包括:恒温组件1、支架2、涂

4杯体3、控制组件4、遮挡组件5和感应组件6;恒温组件1设于支架2上,涂

4杯体3嵌入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组件、支架、涂

4杯体、控制组件、遮挡组件和感应组件;所述恒温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涂

4杯体嵌入所述恒温组件对应形成的腔体内,与所述腔体内壁接触实现热交换;所述恒温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与电连接,由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腔体的温度变化;所述遮挡组件设于所述恒温组件底部,包括驱动元件和由其驱动的遮挡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遮挡元件可活动的遮挡所述涂

4杯体下方流出口;所述感应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从所述涂

4杯体流出口的液体穿过所述感应组件的感应区域,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涂

4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组件包括卡槽和围绕所述卡槽外部的设置的恒温元件,所述卡槽内形成所述腔体。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田赖少波刘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合润包装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