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29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探测器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对探测器本体进行位置调节,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面,使得当探测器本体对放射性表面污染进行探测后,通过显示器与探测器本体电性连接后,探测器本体将数据传达至显示器,便于工作人员查看数据,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当通过移动安装板后使得活动块与活动槽的内壁面活动套设,进而对探测器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当调整至所需要的位置后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进行固定。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探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核技术视为科技制高点,并进行大力开发应用,通常人们将核技术划分为核武器技术、核能技术和民用非动力核技术,自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随后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以及1899年至1900年α、β和γ射线的发现以来,人类对辐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核科学,核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农业、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根据公开号为:CN210222260U的中国专利,包括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后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正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检测仪主体的两端皆设置有安装仓,且安装仓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正上方位于安装仓的顶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底端设置有防摔垫。
[0004]上述方案仍存在如下缺点:此探测装置是为手持探头对待探测的物体进行探测,在探测的过程中,手抖会对测量结果影响,无法对探测物体表面进行不同距离的紧密探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解决了探测装置是为手持探头对待探测的物体进行探测,在探测的过程中,手抖会对测量结果影响,无法对探测物体表面进行不同距离的紧密探测的问题。<br/>[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探测器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对探测器本体进行位置调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显示器,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面,进而可以使得当探测器本体对放射性表面污染进行探测后,通过显示器与探测器本体电性连接后,探测器本体将数据传达至显示器,便于工作人员查看数据。
[0009]较佳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面,所述连接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所述活动槽的内壁面活动套设。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进而当通过移动安装板后使得活动块与活动槽的内壁面活动套设,进而可以对探测器本体的
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当调整至所需要的位置后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
[0011]较佳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面,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圆壁面与所述电动推杆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所述电动推杆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有轴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进而可以当夹持块将探测器本体夹持住后通过电动推杆,使得连接架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探测器本体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提高探测距离的调节精度,提高探测数据。
[0013]较佳的,所述轴承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圆壁面与所述轴承的外环外圆壁面固定套设,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夹持块,夹持块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侧开设的固定槽固定套设有轴承,进而可以使得当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螺栓后通过拖住夹持块,进而可以避免夹持块会随着第二螺栓而转动。
[0015]较佳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内壁面固定安装有阻燃层,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纹孔,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热片,加热片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内壁面,进而可以使得当不使用探测器本体后将其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后,可以通过加热片进行加温,从而可以避免当天气过于寒冷使得探测器本体无法开机正常运作。
[0017]较佳的,所述放置槽的内壁面活动套设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四螺纹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相对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三螺栓螺纹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蓄电池,蓄电池活动套设在放置槽的内壁面,进而可以通过蓄电池可以对显示器、探测器本体、电动推杆和加热片进行提供电源,并且便于工作人员对蓄电池进行更换。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可以通过调节探测器本体的距离使得探测器本体对探测物体表面进行不同距离的紧密探测,调节组件通过电动推杆与安装板进行上下与左右的调节,通过设置显示器,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面,进而可以使得当探测器本体对放射性表面污染进行探测后,通过显示器与探测器本体电性连接后,探测器本体将数据传达至显示器,便于工作人员查看数据,通过设置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进而当通过移动安装板后使得活动块与活动槽的内壁面活动套设,进而可以对探测器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当调整至所需要的位置后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
[0021]通过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进而可以当夹持块将探测器本体夹持住后通过电动推杆,使得连接架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探测器本体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提高探测距离的调节精度,提高探测数据,通过设置夹持块,夹持
块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侧开设的固定槽固定套设有轴承,进而可以使得当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螺栓后通过拖住夹持块,进而可以避免夹持块会随着第二螺栓而转动,通过设置加热片,加热片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内壁面,进而可以使得当不使用探测器本体后将其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后,可以通过加热片进行加温,从而可以避免当天气过于寒冷使得探测器本体无法开机正常运作,通过设置蓄电池,蓄电池活动套设在放置槽的内壁面,进而可以通过蓄电池可以对显示器、探测器本体、电动推杆和加热片进行提供电源,并且便于工作人员对蓄电池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2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2),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探测器本体(3);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方,用于对探测器本体(3)进行位置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栓(6),所述第一螺栓(6)设置在所述连接板(5)的顶面,所述连接板(5)的顶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7),所述第一螺纹孔(7)与所述第一螺栓(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8),所述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与所述活动槽(8)的内壁面活动套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9)的顶面,所述安装板(9)的顶面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固定孔(12)的内圆壁面与所述电动推杆(11)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所述电动推杆(11)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3),所述连接架(13)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龙曹英娟王文静王骁
申请(专利权)人:微影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