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支撑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94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支撑件及电子设备。所述屏下支撑件用于与所述柔性显示屏层叠设置,所述屏下支撑件包括第一折弯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两侧的第一非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采用的材质和所述第一非折弯部采用的材质均包括纤维复合材料,且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纤维种类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的纤维种类相同,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树脂牌号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的树脂牌号相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屏下支撑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屏下支撑件的轻量化,进而使应用屏下支撑件的整机实现良好的减重收益。用屏下支撑件的整机实现良好的减重收益。用屏下支撑件的整机实现良好的减重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支撑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柔性折叠屏技术日趋成熟,能够承载柔性折叠屏的屏下支撑件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对于整机结构来说,屏下支撑件作为承载柔性折叠屏的重要部件,其重量会影响整机结构的重量,故而对于屏下支撑件的减重需求更为迫切。如何能够在保证屏下支撑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屏下支撑件的轻量化,为业界持续探索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支撑件及电子设备,能够在保证屏下支撑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屏下支撑件的轻量化,进而使应用屏下支撑件的整机实现良好的减重收益。
[0004]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日趋成熟,柔性显示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折叠式设备中,而作为支撑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支撑结构件也逐步在折叠式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为适应折叠式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趋势,减薄屏下支撑结构件已成为主流选择,然而减薄屏下支撑结构件会造成对柔性显示屏的支撑能力下降、弯折可靠性降低、受冲击后不可形变等问题,使得屏下支撑结构件的轻量化难以实现。
[0005]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将在下文进一步说明。
[0006]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支撑件,所述屏下支撑件用于与所述柔性显示屏层叠设置,所述屏下支撑件包括第一折弯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两侧的第一非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采用的材质和所述第一非折弯部采用的材质均包括纤维复合材料,且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纤维种类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的纤维种类相同,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树脂牌号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的树脂牌号相同。
[0007]可以理解的是,纤维复合材料相较于常规的金属材料而言,其密度区间小于常规的金属材料,故而纤维复合材料的重量相对于金属材料而言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更易使应用纤维复合材料的对象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而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还高于常规的金属材料,从而能够使应用纤维复合材料的对象在较易实现轻量化的基础上,还兼具有强度大的突出性优势。
[0008]通过令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均采用纤维复合材料,一方面,能够因纤维复合材料自身所具备的强度大的特性,而使屏下支撑件具备优异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屏下支撑件可以对柔性显示屏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也即为,屏下支撑件在承受冲击时,即使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内的少量纤维断裂,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所承受的载荷也会迅速分配并传递至未被破坏的纤维上,不仅能够进一步保证屏下支撑件不至于在短时间内丧失承载性能,还能够因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上都采用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而使屏下支撑件具备良好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改善屏下支撑件的抗冲击性能,可靠性佳。
[0009]另一方面,使作为弯折部分的第一折弯部与作为非弯折部分的第一非折弯部均采用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因纤维复合材料自身所具备的重量轻的特性,而使屏下支撑件具备轻量化的优势,从而使屏下支撑件的重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支撑件整体或部分采用金属材料而言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减轻。也即为,能够在保证屏下支撑件弯折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的重量,使得屏下支撑件整体具备良好的减重收益,并且可以支撑应用屏下支撑件的整机的减重,有利于实现屏下支撑件的轻量化。
[0010]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均包括相同的纤维复合材料。也即为,第一折弯部所采用的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种类和第一非折弯部所采用的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种类相同,第一折弯部所采用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树脂牌号与第一非折弯部所采用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树脂牌号相同。由此,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采用一致的纤维复合材料,能够使得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可以一体成型。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因采用金属与非金属拼接而因拼接位置的缝隙和高低差导致与柔性显示屏贴合后出现的光影问题。另一方面,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能够具有较为一致的强度,有效避免因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采用软硬度不一致的纤维复合材料,而导致屏下支撑件与柔性显示屏不完全贴合,而在弯折区域的第一折弯部出现的明显光影问题,能够使得屏下支撑件较好的附着在柔性显示屏上,与柔性显示屏具有较好的贴合度,以最大限度的对柔性显示屏起到支撑作用。
[0011]基于上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与屏下支撑件共同形成的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简单、运动过程易控制、准确度高,能够使屏下支撑件与柔性显示屏的弯折运动同步,故而能够简化柔性显示屏组件的结构设计和连接关系,提高柔性显示屏组件的可靠性。
[0012]示例性地,第一折弯部的延展性大于第一非折弯部的延展性,或者,第一折弯部的伸长率大于第一非折弯部的伸长率。由此,能够使得第一折弯部相对于第一非折弯部而言,具有良好的弯折特性,能够使得在电子设备的折叠和展平的过程中,屏下支撑件可随柔性显示屏的折弯而进行折弯,可靠性佳。
[0013]需说明的是,第一折弯部与第一非折弯部的划分,代表第一折弯部在两者中为相对易于发生形变的部分,第一非折弯部在两者中为相对不易发生形变的部分,并不代表第一非折弯部不会发生形变。也即为,在柔性显示屏中,第一折弯部和第一非折弯部这两个部分的形变能力不相同。
[0014]而第一折弯部采用的材质和第一非折弯部采用的材质均包括纤维复合材料。其中,纤维复合材料可理解为由纤维预浸树脂后,通过热压方式成型所得的材料。
[0015]示例性地,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可以在10wt%~80wt%的范围内(包括端点值10wt%和80wt%)。纤维原材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三氧化二铝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预浸树脂原材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硅醚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或者,预浸树脂原材还可以为如聚烯烃、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等热塑性树脂。另外,第一折弯部的纤维含量与第一非折弯部纤维含量可以相同。
[001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有多个通孔,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间隔排布且彼此错位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间隔排布,所述第
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自所述第一折弯部向所述第一非折弯部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另一端延伸的方向。
[0017]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一非折弯部均采用纤维复合材料,为使第一折弯部区别于第一非折弯部而具有更大的形变能力,需对第一折弯部做相应的结构设计,以使屏下支撑件具有两个形变能力不相同的部分,从而使弯曲刚度更大的第一折弯部可以为屏下支撑件提供良好的可弯折性,而使弯曲刚度更小的第一非折弯部可以为屏下支撑件的机械强度提供有力支撑。
[0018]由此,通过在第一折弯部设置多个通孔,能够使得第一折弯部相对于第一非折弯部而言更易变形,具备更大的形变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支撑件用于与所述柔性显示屏层叠设置,所述屏下支撑件:包括第一折弯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两侧的第一非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采用的材质和所述第一非折弯部采用的材质均包括纤维复合材料,且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纤维种类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的纤维种类相同,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树脂牌号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的树脂牌号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有多个通孔,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间隔排布且彼此错位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自所述第一折弯部向所述第一非折弯部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另一端延伸的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下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截面为所述第一非折弯部的纵截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中,一个所述通孔在所述纵截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另一个所述通孔在所述纵截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支撑件为一体式结构。5.如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支撑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在0.05mm~30mm的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在0.01mm~2mm的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2

6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洋秦圆苏兆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