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76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是以金线莲种子无菌播种萌发获得的原球茎为材料,利用丝核菌和木屑、椰糠、泥炭土、花生壳等配制共生培养基质及共生栽培基质,诱导原球茎分化并生长成完整的菌根化植株,再进行共生栽培。该方法利用金线莲种子无菌播种可快速获得数量巨大的原球茎的优势,使用天然的原材料配制共生培养基质和共生栽培基质,在短时间内可繁育获得大量金线莲菌根化种苗;获得的优质菌根化种苗可直接移栽到共生栽培基质上进行栽培,成活率和鲜重增长率高;有效解决金线莲优质种苗匮乏和人工种植难度大的实际问题,对于金线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菌根真菌促进兰科植物种苗繁育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菌根是土壤中菌根真菌菌丝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联合体,是自然界在长期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植物与真菌共生的存在形式,它直接参与植物根系乃至整株植物的生理代谢活动。兰科植物是典型的菌根植物,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繁衍到种群延续的整个生活史都与真菌共生关系紧密相连。
[0003]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为兰科开唇兰属珍贵药用和观赏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福建、广东和江西等省区。作为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金线莲素有“神药”、“金草”、“药王”、“乌人参”等美称,可全草入药,对急慢性肝炎、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重大疾病均有疗效。金线莲除用作中药材外,还大量用于鲜食、煲汤和制茶等保健养生方面。由于金线莲具有很好的保健和医疗功效,人们对该植物的需求量也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而日益增大,市场供不应求,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
[0004]近年来,福建、浙江、广西、云南等省区逐步开展了大规模的金线莲人工繁育和栽培来进行鲜草原材料生产。然而,金线莲产业化生产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在种苗繁育周期长和人工种植难度大甚至难以种活,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金线莲是典型地生型兰菌共生植物,其繁殖和生长十分依赖于共生菌根真菌。但目前金线莲生产上都是通过无菌播种组培快繁进行种苗的繁殖和无菌组培苗的栽培。在种苗繁殖中,组培苗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周期较长,每一代都需要120d左右,金线莲组培苗生根培养后,还需进行一段时间的炼苗后才能移栽。在人工栽培中,组培苗移栽后,将有40~60%的种苗因为根系难以自主吸收水分和养分而死亡,若管理稍有不善,极易诱发病害导致全部死亡,即使部分移栽种植成活,成活期限也常常不足6个月。
[0005]利用菌根真菌开展金线莲的菌根化育苗仅有零星报道,如赵有林与崔保登(2014)利用丝核菌诱导金线莲种子共生萌发繁殖获得种苗,陈雨薇等(2016)和方祥等(2009)利用丝核菌诱导金线莲离体茎段生长获得菌根化苗,但利用丝核菌诱导无菌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及共生栽培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金线莲产业中的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包括以金线莲种子无菌播种萌发获得的原球茎为材料,使用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培养基质,诱导原球茎分化成根状茎,并生长成完整的菌根化植株;然后使用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栽培基质进行共生栽培;得到完整的金线莲植株;提高
成活率和鲜重增长率;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共生真菌为丝核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培养基质包括丝核菌及杂木屑、蛇木屑、椰糠、葡萄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钴中一种或多种;
[0009]进一步地,所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栽培基质包括丝核菌及花生壳、椰糠、泥炭土中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无菌播种萌发获得原球茎:将经过消毒处理的金线莲种子播种于萌发和增殖培养基上,培养30~50d萌发得到无菌原球茎;
[0012]步骤2、共生培养诱导形成根状茎:将步骤1得到的无菌原球茎接种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培养基质上,在共生培养条件下培养20~30d,原球茎逐步膨大并伸长,形成得到粗壮的根状茎;
[0013]步骤3、根状茎分化培养成苗:在共生分化培养条件下培养20~40d,根状茎分化成带叶片的芽苗,逐渐长高和诱导出根系,形成完整的金线莲菌根化植株;
[0014]步骤4、菌根化苗移栽:将步骤3得到的金线莲菌根化植株移栽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栽培基质上栽培,成活得到金线莲植株;
[0015]进一步地,所述共生真菌为丝核菌的PDA液体菌种,丝核菌在PDA液体菌种中菌落数为100~1000cfu/mL;
[0016]进一步地,所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培养基质,包含杂木屑50~80%、蛇木屑10~30%、椰糠10~20%,另外添加葡萄糖1.0~2.0%、硫酸铵0.5~1.0%、磷酸二氢钾0.4~1.0%、氯化钴0.03~0.05%,含水量为50~80%;
[0017]进一步地,所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栽培基质中,泥炭土、花生壳和椰糠之间体积比为3~5:1:1,含水量为50~70%;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具体为:提供一种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及菌根化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金线莲菌根化种苗;
[0019]进一步地,所述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及菌根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无菌播种萌发获得原球茎:将人工授粉获得金线莲蒴果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表面消毒处理,然后切开蒴果,将内部的种子撒播在萌发和增殖培养基上,培养30~50d得到大量无菌原球茎;
[0021]步骤(1)中,人工授粉具体为:在上午8~9点,选取开放2~3d的花朵,用牙签取其蕊柱上呈浅黄色、具有黏性的花粉块置于亲本花的柱头蕊腔内,授粉方式为居群内异花或异株授粉,授粉后48~96h内停止浇水,80~100d后采收饱满无开裂的蒴果备用。
[0022]步骤(1)中,蒴果表面消毒具体为:将蒴果在自来水下用软毛刷刷洗掉外表的灰尘和杂物,再用体积分数75%的酒精浸泡60~120s后,无菌水漂洗1~2次,然后用质量分数0.1%的HgCl2溶液消毒10~15min,无菌水漂洗5~6次。
[0023]步骤(1)中,萌发和增殖培养基组成为:1/2MS培养基添加6

苄基腺嘌呤2.0~3.0mg/L、萘乙酸0.3~0.5mg/L、香蕉70~100g/L、活性炭1.0~2.0g/L、蔗糖20~30g/L和琼
脂3.5~5.5g/L,pH值为5.8~6.2;
[0024]步骤(2)、共生培养诱导形成根状茎:先将丝核菌菌液接种到共生培养基质上培养3~7d,然后再将原球茎接种到共生培养基质上,在共生培养条件下培养20~30d,原球茎逐步膨大并伸长,形成粗壮的根状茎;
[0025]所述丝核菌(Rhizoctonia sp.)为絮状真菌,由本专利申请人从金线莲原生境分离筛选获得,保藏号为CGMCC No.9728,使用时先从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活化,然后转接到PDA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制备成液体菌种备用;
[0026]步骤(2)中,共生培养基质组成为;含杂木屑50~80%、蛇木屑10~30%、椰糠10~20%,另外添加葡萄糖1.0~2.0%、硫酸铵0.5~1.0%、磷酸二氢钾0.4~1.0%、氯化钴0.0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金线莲种子无菌播种萌发获得的原球茎为材料,使用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培养基质,诱导原球茎分化成根状茎,并生长成完整的菌根化植株;然后使用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栽培基质进行共生栽培,得到完整的金线莲植株;其中,所述共生真菌为丝核菌;所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培养基质包括丝核菌及杂木屑、蛇木屑、椰糠、葡萄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钴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栽培基质包括丝核菌及花生壳、椰糠、泥炭土中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无菌播种萌发获得原球茎:将经过消毒处理的金线莲种子播种于萌发和增殖培养基上,培养30~50d萌发得到无菌原球茎;步骤2、共生培养诱导形成根状茎:将步骤1得到的无菌原球茎接种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培养基质上,在共生培养条件下培养20~30d,原球茎逐步膨大并伸长,形成得到粗壮的根状茎;步骤3、根状茎分化培养成苗:在共生分化培养条件下培养20~40d,根状茎分化成带叶片的芽苗,逐渐长高和诱导出根系,形成完整的金线莲菌根化植株;步骤4、菌根化苗移栽:将步骤3得到的金线莲菌根化植株移栽到包含共生真菌的共生栽培基质上栽培,成活得到金线莲植株;其中,所述共生真菌为丝核菌的PDA液体菌液,丝核菌在PDA液体菌种中菌落数为100~1000cfu/m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丝核菌促进金线莲原球茎分化与菌根化繁育及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包括:步骤(1)无菌播种萌发获得原球茎:将经过消毒处理的金线莲种子播种于萌发和增殖培养基上,培养30~50d萌发得到无菌原球茎;步骤(2)原球茎与丝核菌共生培养:先将丝核菌菌液接种到共生培养基质上培养3~7d,然后再将原球茎接种到共生培养基质上,在共生培养条件下培养20~30d,原球茎逐步膨大并伸长,形成粗壮的根状茎;所述共生诱导培养基质为;含杂木屑50~70%、蛇木屑20~30%、椰糠10~20%,另外添加葡萄糖1~1.5%、硫酸铵0.6~0.8%、磷酸二氢钾0.5~0.7%、氯化钴0.03~0.05%,含水量为60~70%,基质混合均匀经过高温灭菌后备用;所述共生培养条件为:用黑色遮光布进行遮光培养,遮光率为80~100%,温度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传明赵有林黄宁珍何金祥崔保登冼康华苏江刘宝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