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73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绝缘壳体和子模块,所述绝缘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发射极和集电极,且发射极和集电极的内侧面上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并且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子模块包括外壳和限位框,且子模块和子模块之间形成有空隙,并且子模块安装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外壳的上端开设有缺口,且缺口和限位框分别位于外壳的相对面上。该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改变子模块的安装方向,避免外界压力直接施加在芯片上,而损坏芯片,子模块始终夹持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上下震动和倒置不会对其产生影响,有助于扩大器件的应用场合。应用场合。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相关
,具体为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技术介绍

[0002]柔性输电包括柔性交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柔性输电技术能够灵活和精准地调节电网潮流、电压等,应用柔性输电装置,可以对输电网按照设定的控制目标和策进行,目前,柔性输电已经成为支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构建和能源转型必不可少的技术,通过柔性输电技术,在发电侧将风电、水电、火电等电源进行互联,通过多形式电源互补发电与柔性输电灵活快速的调节能力和对系统稳定性的支撑相结合,可以在大范围内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等问题,降低其对电网产生的冲击,实现大范围的潮流调节和控制,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靠性;在用电负荷侧,通过柔性输电技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可增强电网的可控性、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
[0003]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综合了电力晶体管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特性,应用领域很广泛,压接式IGBT可以双面散热,具有优良的散热效果和高可靠性,并且在器件损坏时表现出短路失效模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交通运输、电力工程、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等领域。
[0004]在现有技术中,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内部模块与电极相互平行,施加压力的方向与芯片相垂直,在施力过大的情况下,很容易损坏芯片,而且这种上下叠加的结构在震动或倒置的环境下,容易松脱,从而产生接触不良等现象,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施力过大的情况下,很容易损坏芯片,而且这种上下叠加的结构在震动或倒置的环境下,容易松脱,从而产生接触不良等现象,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绝缘壳体和子模块,所述绝缘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发射极和集电极,且发射极和集电极的内侧面上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并且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子模块包括外壳和限位框,且子模块和子模块之间形成有空隙,并且子模块安装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外壳的上端开设有缺口,且缺口和限位框分别位于外壳的相对面上,并且限位框靠近第一支撑板,缺口靠近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凸起,且第二支撑板的前后两侧面上对称开设有阶梯部,并且阶梯部上搭接有PCB板,所述PCB板通过连接部连接芯片,且芯片夹装在底部钼片和顶部钼片之间,并且顶部钼片与凸起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集电极的内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槽,定位槽与子模块相对应,定位槽用于固定子模块,且定位槽的宽度尺寸与子模块的厚度尺寸相同,定位槽的长度尺寸与子模块的宽度尺寸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子模块包括外壳、限位框、银片、底部钼片、芯片和顶部钼片,左右相邻的两排子模块之间形成有空隙,且空隙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支撑板或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交替分布,并且第二支撑板的个数比第一支撑板的个数少一。
[0010]进一步的,所述PCB板与发射极相互平行,且PCB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十字型通孔,并且通孔的前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芯片电气相连。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中下部向外凸出形成凸起,凸起与顶部钼片抵靠在一起,且第二支撑板的前后两侧面上部缺失一部分形成阶梯部,并且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上部与缺口共同构成凹槽,凹槽与阶梯部位于同一高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安装有银片、底部钼片、芯片和顶部钼片,外壳为塑料材质构成方形套,且外壳的内壁一端固定有限位框,限位框与银片相接,并且银片的外侧面伸出限位框与第一支撑板相贴,银片的内侧面与底部钼片相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高度高于外壳的顶面高度,且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小于第二支撑板的厚度,并且第一支撑板电气连接集电极和子模块。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钼片和芯片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底部钼片与芯片的厚度不同,且底部钼片与顶部钼片的厚度相同,底部钼片的宽度大于顶部钼片的宽度,并且顶部钼片的顶面与缺口的底面相齐平。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数目是第二支撑板数目的两倍,两个相近的连接部构成一组,同一组的两个连接部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发射极受力向集电极挤压时,第二支撑板竖直向下移动,连接部向左右两侧偏移。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结构设置合理,改变子模块的安装方向,避免外界压力直接施加在芯片上而损坏芯片,降低了对晶体管的使用要求,子模块始终夹持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上下震动和倒置不会对其产生影响,有助于扩大器件的应用场合;1、在集电极上开设定位槽,将子模块竖直安装到定位槽内,使施加压力的方向与芯片相平行,避免施力过大而损坏芯片,提高器件的使用性能;2、在子模块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块支撑板抵靠在子模块左右两侧面上,使子模块内部的芯片结构被左右夹持固定,避免上下震动和倒置的环境对其产生影响,有助于扩大器件的应用场合;3、在外壳上设置缺口,方便PCB板从缺口处的芯片相接,减小栅极回路面积,提高产品的性能;4、子模块由水平安装改为侧面安装,由于侧面的面积更小,因此能在相同面积的场所内增加安装子模块的数目。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相邻子模块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子模块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集电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第二支撑板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PCB板俯视示意图。
[0019]图中:1、发射极;2、集电极;3、绝缘壳体;4、子模块;5、PCB板;6、第二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8、空隙;9、外壳;10、限位框;11、银片;12、底部钼片;13、芯片;14、顶部钼片;15、缺口;16、凸起;17、凹槽;18、阶梯部;19、连接部;20、定位槽。
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绝缘壳体3和子模块4,绝缘壳体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发射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绝缘壳体(3)和子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发射极(1)和集电极(2),且发射极(1)和集电极(2)的内侧面上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和第一支撑板(7),并且第二支撑板(6)与第一支撑板(7)相互平行,所述子模块(4)包括外壳(9)和限位框(10),且子模块(4)和子模块(4)之间形成有空隙(8),并且子模块(4)安装在第二支撑板(6)和第一支撑板(7)之间,所述外壳(9)的上端开设有缺口(15),且缺口(15)和限位框(10)分别位于外壳(9)的相对面上,并且限位框(10)靠近第一支撑板(7),缺口(15)靠近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左右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凸起(16),且第二支撑板(6)的前后两侧面上对称开设有阶梯部(18),并且阶梯部(18)上搭接有PCB板(5),所述PCB板(5)通过连接部(19)连接芯片(13),且芯片(13)夹装在底部钼片(12)和顶部钼片(14)之间,并且顶部钼片(14)与凸起(1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极(2)的内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槽(20),定位槽(20)与子模块(4)相对应,定位槽(20)用于固定子模块(4),且定位槽(20)的宽度尺寸与子模块(4)的厚度尺寸相同,定位槽(20)的长度尺寸与子模块(4)的宽度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4)包括外壳(9)、限位框(10)、银片(11)、底部钼片(12)、芯片(13)和顶部钼片(14),左右相邻的两排子模块(4)之间形成有空隙(8),且空隙(8)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支撑板(6)或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6)和第一支撑板(7)交替分布,并且第二支撑板(6)的个数比第一支撑板(7)的个数少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输电用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5)与发射极(1)相互平行,且PCB板(5)的中心处开设有十字型通孔,并且通孔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育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岂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