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夷学院专利>正文

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49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包括:触发调用模式,配置MCU将平台通信数据进行读取并写入寄存器;配置寄存器,并对寄存器内的程序区进行功能区分,并根据总线协议提取底层转换驱动,进行通信协议转换;配置编译模式,并将转换后的通信模式进行目标代码编译,优化处理后,烧录至寄存器的目标程序区;MCU读取目标程序区内的通信数据,并进行信号控制,实现通信模式的移植;通过总线协议提取底层转换驱动,进行通信协议转换,并进行目标代码编译与优化,烧录通信程序,当进行开发平台通信移植时,只需要通过MCU提取寄存器中烧录的通信程序即可实现通信移植与切换,提高移植的适配性与移植效率。提高移植的适配性与移植效率。提高移植的适配性与移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移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记录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图画。图画虽然绘制起来相对繁杂,但却很容易让人理解。同样,若计算机语言也能使用图画来进行表达,将大大降低编程的门槛。在此条件下,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0003]图形化编程语言是指仅需通过图标拖动等图形化方式即可完成代码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开发语言。这种语言具有结构清晰、开发环境执行效率高、编程出错率低。
[0004]图形构件化编程技术是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进行构件化编程的技术。它能有效降低开发门槛、提高开发效率、增加编程颗粒度。将图形构件化编程技术与NB

IoT终端开发技术紧密结合成为解决NB

IoT终端产品开发困难问题的新思路。在嵌入式开发过程中,使用图形构件化技术进行编程可以充分发挥模块化编程的优势,不仅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难度,而且减少了开发成本。
[0005]现有的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方式无法进行移植,难以适用不同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或无法通过简单的通信协议的转换与调用实现通信模式的移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调试也需要花很多时间,这将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进行移植,从而适配不同的开发平台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包括:
[0008]S1,触发调用模式,配置MCU将平台通信数据进行读取并写入寄存器;
[0009]S2,配置寄存器,并对寄存器内的程序区进行功能区分,并根据总线协议提取底层转换驱动,进行通信协议转换;
[0010]S3,配置编译模式,并将转换后的通信模式进行目标代码编译,优化处理后,烧录至寄存器的目标程序区;
[0011]S4,MCU读取目标程序区内的通信数据,并进行信号控制,实现通信模式的移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触发调用模式,配置MCU将平台通信数据进行读取并写入寄存器”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11,配置寄存器,触发监测使能位进行监测ROM,并进行监测读写;
[0014]S112,等待MCU对寄存器的第一程序区进行操作;
[0015]S113,在操作结束后,读取数据输出寄存器,得到指向所述第一程序区的编码值,
将其写入所述寄存器中对应的选项字节区。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配置MCU将平台通信数据进行读取并写入寄存器”具体包括:
[0017]当MCU处于读取操作时,寄存器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出总线输出到外部;
[0018]当MCU进行写操作时,数据寄存器加载通过数据输入总线输入的外部数据,并根据地址译码器解码的结果通过驱动编程到寄存器的指定地址。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配置寄存器,并对寄存器内的程序区进行功能区分”其中程序区包括:通信数据缓存区,通信模式调用区,程序烧录区,程序擦写区,使能监测区,BIOS区,代码编译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根据总线协议提取底层转换驱动,进行通信协议转换”包括如下步骤:
[0021]S211,MCU上电启动,将从0x00000000地址开始的4个字节复制到主堆栈指针中,从0x00000004地址开始的4个字节复制到程序计数寄存器;
[0022]S212,寄存器驻留底层驱动的二进制机器码,使用调用函数进行API驱动的调用,实现通信协议的转换。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配置编译模式,并将转换后的通信模式进行目标代码编译,优化处理后,烧录至寄存器的目标程序区”包括如下步骤:
[0024]S311,配置编译器,对源程序进行初步处理,生成中间代码,并进行优化;
[0025]S312,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与目标指令集进行映射,生成可直接运行在目标系统上的可执行目标代码;
[0026]S313,目标代码烧录至目标程序区,通过MCU切换目标程序区进行通信移植。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将转换后的通信模式进行目标代码编译,优化处理后,烧录至寄存器的目标程序区”包括如下步骤:
[0028]S321,初始化一个串口,并将该串口做为程序烧录时使用的串口;
[0029]S322,驱动MCU将BIOS区的中断向量表拷贝至RAM区;
[0030]S323,判断是否有烧录程序请求;
[0031]若有,则执行烧录过程,
[0032]若无,则将源程序区的起始地址开始的4个字节拷贝到MSP中,并将随后的4个字节拷贝到寄存器中。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对目标代码进行优化处理的步骤如下:
[0034]S331,通过对源程序中的代码进行逐行扫描,将其中的单词一一解析,并输出单词序列串;
[0035]S332,根据指定编程语言的规则、语法将源代码进一步解析,使单词序列串变成单词序列集合,并根据语法得到各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0036]S333,通过步骤S331与步骤S332生成用于完成源代码目标的中间代码,并确定程序的运行,对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加工,形成目标代码;
[0037]S334,在对源代码加工处理并优化之后,根据不同的开发平台及指令集生成相应的可执行代码。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通过总线协议提取底层转换驱动,进行通信协议转换,并进行目标代码编译与优化,烧录通信程序,当进行开发平台通信移植时,只需要通过MCU提取寄存器中烧录的通信程序即可实现通信移植与切换,提高移植的适配性与移植效率;此外编译器的功能分工明确,不仅有利于对编译器进行分别优化,而且还能使得编译器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流程图;
[004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平台通信数据读取写入寄存器流程图;
[004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编译器进行目标代码编译流程图;
[004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目标代码烧录流程图;
[004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目标代码优化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触发调用模式,配置MCU将平台通信数据进行读取并写入寄存器;S2,配置寄存器,并对寄存器内的程序区进行功能区分,并根据总线协议提取底层转换驱动,进行通信协议转换;S3,配置编译模式,并将转换后的通信模式进行目标代码编译,优化处理后,烧录至寄存器的目标程序区;S4,MCU读取目标程序区内的通信数据,并进行信号控制,实现通信模式的移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触发调用模式,配置MCU将平台通信数据进行读取并写入寄存器”包括如下步骤:S111,配置寄存器,触发监测使能位进行监测ROM,并进行监测读写;S112,等待MCU对寄存器的第一程序区进行操作;S113,在操作结束后,读取数据输出寄存器,得到指向所述第一程序区的编码值,将其写入所述寄存器中对应的选项字节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配置MCU将平台通信数据进行读取并写入寄存器”具体包括:当MCU处于读取操作时,寄存器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出总线输出到外部;当MCU进行写操作时,数据寄存器加载通过数据输入总线输入的外部数据,并根据地址译码器解码的结果通过驱动编程到寄存器的指定地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配置寄存器,并对寄存器内的程序区进行功能区分”其中程序区包括:通信数据缓存区,通信模式调用区,程序烧录区,程序擦写区,使能监测区,BIOS区,代码编译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形化物联网开发平台通信模式可移植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总线协议提取底层转换驱动,进行通信协议转换”包括如下步骤:S211,MCU上电启动,将从0x00000000地址开始的4个字节复制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坤高佳威焦金涛余文森王宜怀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