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18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含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病毒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元凶,危害性极大、影响面甚广。人类目前已知的众多疾病皆因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感染及传播一直以来是威胁世界的重要健康问题,1918年西班牙流感曾造成全球5000万人死亡,在中国古代也曾多次爆发瘟疫—病毒感染爆发,死亡人数均是以万计数。在目前的主要流行性传染病中,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占据了一半以上。全世界已发现的病毒超过3600多种,而且新的病毒还在不断被发现,这已是人类卫生健康事业所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近年来,由于病毒的肆意蔓延,抗病毒类药物发展较快,已成为抗感染药物中举足轻重的品种,而多数抗病毒药对宿主细胞也有一定毒性,加之其抗病毒谱又窄,临床疗效有限,这些都限制了应用范围。抗病毒药必须对细胞内病毒具有高度选择性,而对宿主细胞无明显毒害,才能真正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于细胞病毒代谢,对宿主无明显损害的药物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0003]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于1956年从患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的黑猩猩体内分离出,可使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因此被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具有高发性和高流行性,人生命的各个阶段都会感染RSV,其中最危险的是在年幼和年老的时候,RSV感染是造成婴儿、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免疫力低下人群和老年人患病的重要原因。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约有6400万例,死亡16万例。
[0004]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

DNJ)为一种哌啶生物碱,与寡糖结构相似,其化学名称是3,4,5

三羟基
‑2‑
羟甲基四氢吡啶,极易溶于水,在天然产物桑叶,桑白皮,桑枝,桑椹,蚕沙,蚕体内均有存在,除蚕体外桑叶中含量最高,可达0.05

0.2%,最早由日本学者野尻先生在天然植物中发现,故被命名为野尻霉素。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

DNJ是一种α

糖苷酶抑制剂,经口服进入胃肠道后,1―脱氧野尻霉素可竞争性的与在小肠刷状缘细胞的微绒毛上存在的多种葡萄糖苷酶上的碳水化合物结合位点结合,使寡糖不能被葡萄糖苷酶水解为单糖,阻止其被吸收而发挥降血糖作用。1987年欧洲专利EPO282618A1曾公布了1

脱氧野尻毒素的抗艾滋病毒作用,且未见人体细胞毒性作用。随后1―脱氧野尻霉素的衍生物齐多夫定(3
′‑
azido
‑3′‑
deoxythymidine,AZT)被用作抗艾滋病药1987年上市销售,但不良反应较大。目前1

脱氧野尻霉素又重新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国内外不断出现的有关1

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或其衍生物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1

脱氧野尻霉素不仅对DNA病毒和RNA病毒有良好的作用,就连新发现的无核酸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
朊病毒(prion)等众多病毒传播及复制过程均具有抑制作用,如艾滋病病毒(HIV)、乙肝病毒(HBV)、冠状病毒(SARS相关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
[0005]尽管1―脱氧野尻霉素体外抗病毒试验表现出优良的广谱抗病毒作用,但因1―脱氧野尻霉素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在经口服胃肠道给药时,可竞争性的与在小肠刷状缘细胞微绒毛上的多种葡萄糖苷酶结合,常用剂量时不足以使数量巨大的葡萄糖苷酶趋于饱和,所以1―脱氧野尻霉素在经口服胃肠道给药时几乎无法吸收入血,不能在人体内发挥其良好的抗病毒作用而限制了1―脱氧野尻霉素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即是致力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的包含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包含1

脱氧野尻霉素、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09]优选的,所述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以1

脱氧野尻霉素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为唯一活性成分。
[0010]优选的,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3

8:1

5;更优选的,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4

6:2

4;最优选的,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5:3;
[0011]优选的,所述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选自式I或式II化合物:
[0012][0013]更优选的,所述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为式II化合物:
[0014]本专利技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可经口服、注射或吸入施用;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经吸入施用,所述吸入施用的药物剂型选自:气雾剂、喷雾剂或干粉吸入剂等;
[0015]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中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含量之和占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1

50%;更优选的,
[0016][0017]本专利技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中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含量之和占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3

30%,最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中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含量之和占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10%。
[0018]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组合在制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0019]优选的,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3

8:1

5;更优选的,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4

6:2

4;最优选的,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5:3;
[0020]优选的,所述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选自:
[0021][0022]更优选的,所述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为式II化合物:
[0023][002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1

脱氧野尻霉素、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以1

脱氧野尻霉素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为唯一活性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3

8:1

5;优选的,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4

6:2

4;更优选的,所述1

脱氧野尻霉素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选自式I或式II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可经口服、注射或吸入施用;优选的,经吸入施用,所述吸入施用的药物剂型选自:气雾剂、喷雾剂或干粉吸入剂。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殷庞宇航马伊笛张译丹孟沐华付强胡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