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锻件切边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92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类锻件切边模架,主要由上模座(4)、导套(5)、导柱(6)和下模座(7)组成;其中:所述上模座(4)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下模座(7)为一体铸造成型,并且所述下模座(7)铸造成型有三组对称的椭圆形观测窗口(701)和一组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所述下模座(7)的中间位置铸造成型有一长方形退料孔(703),长方形退料孔(703)从下模座(7)顶面自上而下垂直开设,并且与椭圆形观测窗口(701)、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基体(下模座和上模座)一体铸造成型、切边模具安装简单、产品换型快。产品换型快。产品换型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类锻件切边模架


[0001]本技术属于锻造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了一种轴类锻件切边模架。

技术介绍

[0002]切边是锻造领域常见的一个工序。多数锻件为降低打击力仍采用开式模锻的方式进行锻打,锻打完成后需备一道切边工序切除残余飞边。
[0003]为此,人们提出了不少切边模架产品,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1599464.9公开的一种组合式花键轴叉切边模架包括模具、上模架以及底座,所述模具包括切边模具和切边冲头;所述上模架包括顶部设置的上垫板以及开设于上垫板的导向孔,导向孔内滑动安装有导柱,导柱的上端部固定于上垫板上;优选的,所述导向孔内均设有导套,且导套通过配设的导套固定外壳固定,导柱滑动设于导套内。上垫板的下端面于中心部位还设有定位槽,装配时,切边冲头固设于上垫板的定位槽中;所述底座包括切边底板、左右两侧与切边底板固设的竖向支撑板,以及前后两侧架设于竖向支撑板两端的横梁,且竖向支撑板上开设有T型槽导轨,T型槽导轨和横梁围构成用于放置切边模具的工作平台,且工作平台保持水平;横梁上还贯穿设有调节螺栓,用于调整切边模具在T型槽导轨前后两侧的位置;切边底板上还开设有导向孔,且导柱的下端部固定于切边底板上。然而,该模架整体采用焊接结构,在工作过程中模架受到的是循环的冲击力,在多次冲击情况下焊接部位容易脱焊开裂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基体一体铸造成型、切边模具安装简单、产品换型快的轴类锻件切边模架。本技术的模架基体整体铸造成型,强度高,在冲击力作用下不存在脱焊失效风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轴类锻件切边模架,主要由上模座、导套、导柱和下模座组成;所述导套与导柱配合并安装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其中:所述上模座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下模座为一体铸造成型,并且所述下模座铸造成型有三组对称的椭圆形观测窗口,所述椭圆形观测窗口纵向贯穿下模座;所述下模座铸造成型有一组拱形水平出料窗口,所述拱形水平出料窗口横向贯穿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中间位置铸造成型有一长方形退料孔(尺寸比产品外形尺寸大30mm

50mm),所述长方形退料孔从下模座顶面自上而下垂直开设,并且与椭圆形观测窗口、拱形水平出料窗口相通。
[0007]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为了能达到最佳的观测效果,所述椭圆形观测窗口的高度占下模座总高的1/2,且位于下模座的中部位置,与锻件切边完成后掉落所处的位置一致。
[0008]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为了使出料小车及切边后锻件能顺利从下模座内送出,同时不影响下模座强度,所述拱形水平出料窗口的高度占下模座总高的3/5。
[0009]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以及所述下模座的沿长方形退料孔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组压板和短T形螺杆。所述压板和短T形螺杆用于安装固定切边模具。
[0010]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外边沿设有若干长T形螺杆。
[0011]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模架合模时用于支撑上模座的支撑杆,使合模高度处于将模架安装到设备内所需要的合模高度。
[0012]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配合切边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使用。上模座通过设备液压T型夹紧装置固定到设备上工作平台,下模座通过长T形螺杆固定到设备下工作平台。模具安装时,凸模通过螺杆固定到凸模固定板上,凸模固定板通过短T形螺杆和压板固定到上模座上;凹模同样通过短T形螺杆和压板固定到下模座上。产品换型时均需更换凸模和凹模即可。工作时,凸模与凹模配合将锻件与残余飞边断离,锻件从长方形退料孔掉落到拱形水平出料窗口内,由传送小车将锻件送出。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椭圆形观测窗口关注锻件及传送小车状态。
[0013]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结构简单、基体(下模座和上模座)一体铸造成型、切边模具安装简单、产品换型快。
[0015]2.本技术在下模座设置了互相连通的长方形退料孔、拱形水平出料窗口和椭圆形观测窗口;在锻件切边后,锻件从长方形退料孔掉落到拱形水平出料窗口内,然后由预先放置的传送小车将锻件送出;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椭圆形观测窗口关注锻件及传送小车状态。
[0016]3.本技术中,切边模具通过压板和短T形螺杆固定安装到上模座和下模座,拆装简单快捷,工作效率高。
[0017]4.本技术的上模座和下模座通过导柱和导套配合导向,可以保证切边上下模对齐。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装配切边模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支撑杆1、压板2、短T形螺杆3、上模座4、导套5、导柱6、下模座7、长T形螺杆8、凸模固定板9、凸模10、凹模11、椭圆形观测窗口701、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长方形退料孔703。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一种轴类锻件切边模架,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模座4、导套5、导柱6和下模座7组成;所述导套5与导柱6配合并安装在上模座4和下模座7之间;其中:所述上模座4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下模座7为一体铸造成型,并且如图2所示,所述下模座7铸造成型有三组对称的椭圆形观测窗口701,所述椭圆形观测窗口701纵向贯穿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铸造成型有一组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所述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横向贯穿下模座7;所述下模
座7的中间位置铸造成型有一长方形退料孔703,所述长方形退料孔703从下模座7顶面自上而下垂直开设,并且与椭圆形观测窗口701、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相通。
[0024]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观测窗口701的高度占下模座7总高的1/2。
[0025]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的高度占下模座7总高的3/5。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4的底部以及所述下模座7的沿长方形退料孔703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组压板2和短T形螺杆3。
[0027]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7的底部外边沿设有若干长T形螺杆8。
[0028]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7的顶部还设有支撑杆1。
[0029]本实施例的切边模架配合切边模具使用,上模座4通过设备液压T型夹紧装置固定到设备上工作平台,下模座7通过长T形螺杆固定到设备下工作平台。切边模具安装时,凸模10通过螺杆固定到凸模固定板9上,凸模固定板9通过短T形螺杆3和压板2固定到上模座4上;凹模11同样通过短T形螺杆3和压板2固定到下模座7上。产品换型时均需更换凸模10和凹模11即可。
[0030]工作时,凸模10与凹模11配合将锻件与残余飞边断离,锻件从长方形退料孔703掉落到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内,由传送小车将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锻件切边模架,主要由上模座(4)、导套(5)、导柱(6)和下模座(7)组成;所述导套(5)与导柱(6)配合并安装在上模座(4)和下模座(7)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4)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下模座(7)为一体铸造成型,并且所述下模座(7)铸造成型有三组对称的椭圆形观测窗口(701),所述椭圆形观测窗口(701)纵向贯穿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铸造成型有一组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所述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2)横向贯穿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的中间位置铸造成型有一长方形退料孔(703),所述长方形退料孔(703)从下模座(7)顶面自上而下垂直开设,并且与椭圆形观测窗口(701)、拱形水平出料窗口(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添周积信谢杰锋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福达重工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