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瑞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法生产高纯度的三聚氰胺的工艺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5337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采用塔式反应器工艺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过程中,在塔式反应器反应区或后反应区采用至少一个高持液率塔板单元或至少一个高持液率塔板单元与常规塔板单元或填料的组合作为器内反应场所,这种高持液率塔板单元主要由降液管、塔板、出口堰、升气管、泡帽、折流板、泄放装置等构成,通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高持液率塔板单元,在满足相同的处理量和液体停留时间前提下,可有效地降低塔式反应器的高度和体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方法和设备,更确切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尿素为原料,高压、非催化法高效率地生产高纯度三聚氰胺的工艺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与甲醛反应生成的树脂具有不易燃、耐水、耐老化、无毒、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电气、医疗等领域。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是最理想并被广泛采用的方法,该化学反应式为 该反应为强吸热反应,反应热约为3320kJ/kg三聚氰胺,而若将尿素由135℃(尿素的熔点)至反应温度的升温热和反应热综合考虑的反应过程的总吸热量约为5150kJ/kg三聚氰胺。实际生产过程中,除反应生成三聚氰胺,副产物氨气和二氧化碳外,当气相中氨气浓度偏低,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或反应时间不足或过度时,反应产物中还会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主要是一些未反应物、反应中间产物和过度反应物,如尿素、缩二脲、脲基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密白胺、密勒胺、密龙胺等。典型的高压法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流程是将熔融尿素与过热氨气一起从釜式反应器底部注入,在6.0-20.0Mpa压力和350℃-450℃温度,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尿素直接转化为液相的三聚氰胺和气相的副产物氨气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杂质,反应所需热量通过设在反应器内的加热盘管由循环的熔盐供给,反应后的气液相混合物从反应器上部离开反应器进入气液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器中,气液相分离,分出的气相中除含有氨气和二氧化碳外还含有少量的三聚氰胺,将此气体用135℃-165℃的作为反应原料的熔融尿素在洗涤塔中进行洗涤,除去其中的三聚氰胺后的高压反应尾气可直接去尿素合成装置。气液分离器中分出的液相中一般含有85%-97%左右的三聚氰胺,冷却后,经多次氨水洗涤精制,最终得到较高纯度的粉状固体产品。这种高压法生产三聚氰胺工艺过程之所以要经过后续的精制工序是因为反应过程得到的反应产物中杂质含量较高,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釜式反应器存在的返混问题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被排出反应体系,使得一部分尿素因反应不足而生成中间产物或因反应过度而生成过度反应物。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发现,如果除去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保持足够的氨气分压,并提供必要的其它反应条件,这些中间产物和过度反应物还可以转化为三聚氰胺。因此,近年来人们将高压法生产三聚氰胺工艺过程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实现不经过繁杂的精制工序直接将反应产物转变成高纯度固体粉状三聚氰胺的工艺过程上。1986年,Melamine Chemicals,Inc.在US.Pat.4565867中提出了由四个单元构成的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即反应单元、气液分离单元、尾气洗涤单元和冷却单元。在反应单元里,反应器的反应压力和温度分别控制在1500-2500Psig和355℃-427℃,在此条件下,与补充氨气一起进入反应器的尿素反应转化生成三聚氰胺、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液混合物被送到气液分离单元;气液分离单元的功能主要是在与反应器基本相同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将反应产物气液分离,气相被送至尾气洗涤单元,液相粗三聚氰胺被送往冷却单元;尾气洗涤单元的作用主要是用熔融尿素对从分离单元来的含有少量三聚氰胺的氨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进行洗涤,将其中的三聚氰胺吸收下来,洗涤后的尾气送至尿素合成装置,吸收了三聚氰胺的洗涤塔底液作为反应单元原料送至反应器;冷却单元的目的是将从气液分离单元来的粗三聚氰胺用液氨淬冷,淬冷时,液氨气化,随之又被冷却系统冷却,冷却后液氨循环使用,在淬冷的过程中,三聚氰胺被精制,并被冷却成纯度为96%-99.5%的固体粉状物通过星形阀排出。2001年,Eurotecnica Development & Licensing S.r.1注意到了完全混合的液相连续釜式反应器出口反应产物夹带原料及中间产物和过度反应物的问题,在US.Pat.6252074中提出了在釜式反应器出口分出气相后的液相中再注入氨气,用几乎不返混的管式反应器,进一步完成杂质转化为三聚氰胺的反应,所得三聚氰胺纯度达99.64%以上。但是,这些技术及已见报道的其它有关高压法生产三聚氰胺的技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产品质量不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釜式反应器(或圆筒形反应器)在用于液相或气液相的连续反应操作时,一部分原料和未反应完全的中间产物反应时间不足就离开反应器,同时一部分反应产物却因反应时间过长而反应过度;另一方面,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地被从反应体系排出,造成反应产物中杂质多。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大部分工艺过程所得三聚氰胺纯度难以达到99.5%以上。2.设备数量偏多。几乎所有技术都包含反应、气液分离、洗涤、淬冷四个或更多单元。这对于高温、高压、凝固点高的三聚氰胺生产过程来说,工业化难度较大。3.反应器维护难度大。由于反应吸热量大,反应器内盘管密布,既便出现很小的泄漏也很难处理。4.氨耗大。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和提高产品质量,普遍需要在反应过程中或后续部分大量使用氨气,造成大量氨气消耗,在有些工艺中,氨气被降压,增大了氨气再利用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号02107268.X中提出了采用塔式反应器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是利用上下布置的多层塔板作为反应单元,形成反应过程中液相不返混,气相和液相流动方向和反应浓度方向都逆流的反应过程,完成部分转化反应,使反应中间产物或过度反应物在由上至下氨气浓度渐次增高,二氧化碳浓度渐次降低的条件下几乎全部转化为三聚氰胺,最终直接获得高纯度三聚氰胺,塔式反应器主要由三个区构成,即位于上部的尾气洗涤区,中部的反应区和下部的后反应区,分别完成反应尾气的熔融尿素洗涤,大部分尿素转化为三聚氰胺的反应和含有少量杂质的粗三聚氰胺进一步反应转化为高纯度三聚氰胺三种功能,反应所需的反应热由器外加热反应器提供。在该专利申请中,塔式反应器中部的反应区和下部的后反应区所采用的塔板是与普通精馏塔相同或相似的各种有利于气体分布,持液量大,操作弹性范围大,不易漏液的塔板,例如泡帽塔板、浮阀塔板、筛孔塔板或具有较大持液量的特种填料。虽然该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较好的三聚氰胺生产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但在实现这一过程时,会遇到塔式反应器高度和体积过大的问题,其原因是,传统的塔板或填料通常持液量较低,塔板单元的持液率(即板上所持液体的体积与两层塔板之间的塔段的塔体积的比值)很少大于20%,这一点对于分馏过程来说并不重要,但对于需要较长的器内液体反应时间的塔式反应器来说,将造成塔式反应器高度和体积增大,投资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采用塔式反应器工艺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方法和一种高持液率塔板单元,有效地降低塔式反应器高度和体积,从而降低投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采用塔式反应器工艺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过程中,塔式反应器反应区或后反应区采用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持液率塔板单元或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塔板单元与常规塔板单元或填料的组合作为器内反应场所,通过采用高持液率塔板单元,在满足相同的处理量和液体反应时间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塔式反应器的高度和体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持液率塔板单元主要由降液管、塔板、出口堰、升气管、泡帽、折流板、泄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尿素为原料,高压法采用塔式反应器工艺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方法和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塔式反应器的反应区或后反应区采用至少一个高持液率塔板单元或至少一个高持液率塔板单元与常规塔板单元或填料的组合作为器内反应场所,高持液率塔板单元主要由降液管、塔板、出口堰、升气管、泡帽、折流板、泄放装置等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