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56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包括机架、出布架、传动辊、可调刀具、收束箱、导布辊、压条、第一电机,通过优化设置了可调刀具,利用调距杆、固定孔和第一丝杆调节移动环的距离从而调节刀具位置,同时使用第二丝杆、弹簧和连接杆对刀具纵向距离调节使其可以适应不同布料厚度大大增加了切边机构的实用性;通过优化设置了收束箱,通过收束辊、双向螺杆和边料导向轮对针织布料边料进行均匀地收束,避免因布料边料的堆积所造成的隐患同时代替了人工收束布料边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代替了人工收束布料边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代替了人工收束布料边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切边机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切边机是对布料的两边进行加工的一种设备,主要是将布料两边的毛边进行切除,使布料更加规整。
[0003]现有的针织布料切边机多大将切割刀具固定使针织布料移动进行切割的方式,但这种切边的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刀具的距离无法进行调整大多时候只能切割针织布料进行单一宽度的针织布料边料,同时刀具的可能无法只能对一定厚度的布料进行切割,当布料厚度超过一定量时,刀具可能因为受力不足无法对较厚的布料进行切割;
[0004]其次,布料切割完毕后的边料需要进行处理,若边料随意放置不仅影响工作区域的美观还可能存在绊倒工人以及被点燃的隐患,这时就需要对针织布料的边料进行收束,若采用人工对布料边料进行收束会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增大且收束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后方的出布架(2)、转动设置于所述出布架(2)顶部后端的传动辊(3)、安装于所述出布架(2)前端的压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刀具(4),所述可调刀具(4)安装于所述机架(1)内后侧上方;收束箱(5),所述收束箱(5)安装于所述出布架(2)下方;导布辊(6),所述导布辊(6)设置有若干数量,且所述导布辊(6)在所述机架(1)与所述出布架(2)上均有安装;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辊(3)右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设置于所述出布架(2)右端面;其中:布料通过传动辊(3)以及导布辊(6)进行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刀具(4)包括:调距杆(41),所述调距杆(41)与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孔(42),所述固定孔(42)数量为若干个等距设置在所述调距杆(41)顶部;移动环(43),所述移动环(43)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距杆(41)上,且所述移动环(43)数量为两组;第一丝杆(44),所述第一丝杆(44)设置在所述移动环(43)顶部;其中:所述移动环(43)顶部开设有孔洞,且孔洞是与所述第一丝杆(44)螺纹相符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针织布生产加工用的切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刀具(4)还包括:连接块(45),所述连接块(45)后端与所述移动环(43)前端固定连接;外壳(46),所述外壳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块(45)前端处;第二丝杆(47),所述第二丝杆(47)与所述外壳(46)顶部螺纹连接;弹簧(48),所述弹簧(48)圆心处与所述第二丝杆(47)转动连接;连接杆(49),所述连接杆(49)顶部与所述弹簧(48)底部圆心处固定连接;连杆(410),所述连杆(410)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9)转动连接;转动块(411),所述转动块(411)后端与所述连接块(45)转动连接;刀片(412),所述刀片(412)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块(411)前方底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丰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万红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