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41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属于亚麻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布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中间传动机构相连,中间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转盘相连,转盘与第一底座通过多根螺栓相连,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水平旋转运动转变为中间传动机构输出轴的竖向转动,中间传动机构输出轴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底座转动,第一底座的顶部布置有四个接料盘,四个接料盘围绕第一底座的中心等角度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通过接料机构上的不同接料盘旋转分批次接料,可多人、多机械手取料,可供给多台栉梳机用料,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亚麻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亚麻是纯天然纤维,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显著特点,越来越被人类所重视。亚麻纤维存在于麻茎的韧皮组织中,经沤浸脱胶去除部分胶质,使粘连纤维束得到部分松散,再经压轧、打麻加工制成“打成麻”,打成麻经过分束后进入栉梳工艺进一步松解,分离成适合于纺纱的工艺纤维,即梳成麻。上述分束过程是把打成麻分成规定重量的麻束,目前亚麻生产工业领域中,主要以人工分束为主,人工分束过程中,需要将麻卷置于前端带有坡度的输送机上,靠输送带的摩擦力完成平铺,每次只能放置一卷料,一卷分束完成后,由工人再将另一卷吊到相应位置,送料是间断性的,不连续,生产效率低。
[0003]目前麻纺织行业麻分束多数还停留在人工分束,人工分束工作效率低,采用了自动分束后自动化程度提高,分束速度加快,一台分束可以满足几台栉梳机用料,无论采用人共转运还是采用机械手自动抓取,要同时满足几台机的用料,一个出料位会影响生产效率,难以满足多台机同时供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可实现多工位的接料,可供给多台栉梳机用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平行布置,第一底座至于第二底座的上方。
[0006]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布置有驱动电机,驱动机构固定在第二底座的顶部,驱动电机与中间传动机构相连,中间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转盘相连,转盘与第一底座通过多根螺栓相连,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水平旋转运动转变为中间传动机构输出轴的竖向转动,中间传动机构输出轴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底座转动。
[0007]第二底座的底部通过四根支腿支撑,四根支腿等角度间隔布置,每根支腿的底部均布置有底盘,底盘上开有多个螺纹通孔,地脚螺栓穿过对应的螺纹通孔后,将支腿固定在厂房的地面上。
[0008]第一底座为圆盘形结构,第一底座的顶部布置有四个接料盘,四个接料盘围绕第一底座的中心等角度间隔布置,第一底座每次都进行90
°
的旋转,进而将接料盘间隔转动到分束机构的下方,以实现不同接料盘的接料。
[0009]接料盘包括两个V型槽,两个V型槽平行布置,V型槽设有上开口。两个V型槽组成用于承接麻料的结构。
[0010]其中,作为优选的,V型槽的上开口底端为弧形结构。
[0011]V型槽的开口角度为50

90
°
,方便承接麻料。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3]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通过接料机构上的不同接料盘旋转分批次接料,可多人、多机械手取料,可供给多台栉梳机用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伺服驱动的精确定位替换开关限位无需安装开关,接线少,控制简单,定位精确,不容易出现故障。
[0015]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接料盘为上开口结构,满足人工和自动机械手多种方式取料,可适用于多种加工机构,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9]图中,1为第一底座,2为第二底座,3为驱动电机,4为中间传动机构,5为转盘,6为支腿,7为底盘,8为接料盘,9为V型槽,10为分束拨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包括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2平行布置,第一底座1至于第二底座2的上方。
[0022]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2之间布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为伺服驱动,驱动机构固定在第二底座2的顶部,驱动电机3与中间传动机构4相连,驱动电机3与中间传动机构4之间可采用伞齿轮传动,中间传动机构4的输出轴与转盘5相连,转盘5与第一底座1通过多根螺栓相连,在驱动电机3的驱动下,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水平旋转运动转变为中间传动机构4输出轴的竖向转动,中间传动机构4输出轴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底座1转动。采用伺服驱动,无需机械限位,工位设置自由,转盘5的停位精确。
[0023]第二底座2的底部通过四根支腿6支撑,四根支腿6等角度间隔布置,每根支腿6的底部均布置有底盘7,底盘7上开有多个螺纹通孔,地脚螺栓穿过对应的螺纹通孔后,将支腿6固定在厂房的地面上。
[0024]第一底座1为圆盘形结构,第一底座1的顶部布置有四个接料盘8,四个接料盘8围绕第一底座1的中心等角度间隔布置,第一底座1每次都进行90
°
的旋转,进而将接料盘8间隔转动到分束机构的下方,以实现不同接料盘8的接料。通过四个接料盘8实现多工位接料,提高了出料速度,可满足多台机器同时用料。
[0025]接料盘8包括两个V型槽9,两个V型槽9平行布置,V型槽9设有上开口,两个V型槽9组成用于承接麻料的结构,采用双齿接料,一方面解决了分束落料的问题,另一方面无论人工还是机械手取料,均留有抓取位,抓取方便。
[0026]其中,作为优选的,V型槽9的上开口底端为弧形结构。
[0027]V型槽9的开口角度为50

90
°
,方便承接麻料。
[0028]如图3所示,麻束通过分束拨料机构10划拨到接料机构上,单束麻料落至分束拨料
机构下方的接料盘8上,单束麻料置于V型槽9的底部,完成接料后,伺服驱动电机3驱动转盘5转动90
°
,完成接料的接料盘8转至外侧,两个相邻V型槽9之间留有中间间隔,卸料的拨片置于中间间隔内,方便拨片拨动接料盘8上的麻料。转盘5转动90
°
后,下一个接料盘8置于分束拨料机构的下方,方便下一次接料。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通过接料机构上的不同接料盘8旋转分批次接料,可多人、多机械手取料,可供给多台栉梳机用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自动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所述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2)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底座(1)至于第二底座(2)的上方;所述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2)之间布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机构固定在第二底座(2)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3)与中间传动机构(4)相连,所述中间传动机构(4)的输出轴与转盘(5)相连,所述转盘(5)与第一底座(1)通过多根螺栓相连;所述第二底座(2)的底部通过四根支腿(6)支撑,四根支腿(6)等角度间隔布置,每根支腿(6)的底部均布置有底盘(7),所述底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易莱克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