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储能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储能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便携用电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而市场上出现很多便携式的充电器,以供人们日常充电使用,但是现有的便携式的充电器存在以下问题:外部一般采用塑料壳,结构强度弱,以及对于内部电池组件的散热性能和保护性能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以及不便于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储能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储能充电装置,其包括:箱体、拉杆和支撑滑轮组件,箱体包括金属外壳、设置于金属外壳内的电池组、电控模组、散热组件,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左右两侧壁均设有散热孔部,所述电池组固定于箱体内部的后壁,所述电池组与箱体之间的四周和前侧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储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100),其包括金属外壳(110)、设置于金属外壳(110)内的电池组(200)、电控模组、散热组件,在所述金属外壳(110)的左右两侧壁均设有散热孔部(120),所述电池组(200)固定于箱体(100)内部的后壁,所述电池组(200)与箱体(100)之间的四周和前侧设置有固定支架(130),所述电控模组包括设于固定支架(130)上的DC快充电源模块和新能源汽车充电EV
‑
Charger模块组件以及AC电源逆变输出模块(300);拉杆(400),其伸缩设于箱体(100)顶部;支撑滑轮组件,其包括设于箱体(100)底部后沿的滑轮件(140)、设于箱体(100)底部前沿的底部支撑块(150)、设于箱体(100)背面上沿的背面支撑块(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储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200)上部设置有逆控支架(210),所述逆控支架(210)上设有所述DC快充电源模块和新能源汽车充电EV
‑
Charger模块组件以及AC电源逆变输出模块(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储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控支架(210)外周均布有多个固定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吴鑫,吕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鲁班尼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