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具有该系统的无缝钢管生产工艺及无缝钢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209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其属于钢管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由承载模块和介质供给源组成;承载模块至少具有供钢管安装的承载区、与介质供给源连接的进风区、连接承载区与进风区的引风区以及与承载区连通的排风区:进风区能够储存定量的冷却气,并在超量后泄压,经引风区送入承载区对钢管进行冷却;当气体在引风区内流动时,由设于引风区内的驱动模块带动承载区处的钢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当钢管旋转时,气体围绕钢管外壁活动并对其散热随后通过排风区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的无缝钢管生产工艺中使用了该冷却系统,实现在无缝钢管成品后的杂质更少,并且增加了冷却的效率,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增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系统、具有该系统的无缝钢管生产工艺及无缝钢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缝钢管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具有该系统的无缝钢管生产工艺及无缝钢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无缝钢管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火电、石油、化工等等。
[0003]目前,无缝钢管的制作工艺一般是经过冷拔、冷轧以及热处理等加工方式从原料管坯加工至成品管的规格,在无缝钢管的加工工艺的结尾一般要对钢管进行冷却以及清洁,而由于钢管的结构特点,即:钢管的管状结构在清洁和冷却时,需要对其外壁以及内壁均进行冷却和清洁,才可保证冷却效率以及清洁的效果,而目前的冷却系统并不能做到对钢管的外壁和内壁进行冷却以及对钢管的外壁和内壁进行清洁,从而影响钢管冷却效率以及清洁的效果,若清洁不到位还会影响钢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具有该系统的无缝钢管生产工艺及无缝钢管,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无缝钢管通过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其中,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将钢管管坯经斜轧穿孔成荒管;
[0007]S2:通过冷轧设备将荒管开坯并形成成品管;
[0008]S3:对步骤S3中的成品管进行酸洗、脱脂;
[0009]S4:利用冷却系统对成品管进行冷却、清洁,从而制成无缝钢管。
[0010]作为优选,步骤S4中的冷却系统由至少一个承载模块和至少一个介质供给源组成;
[0011]所述承载模块至少具有供钢管安装的承载区、与介质供给源连接的进风区、连接承载区与进风区的引风区以及与承载区连通的排风区:
[0012]所述进风区能够储存定量的冷却气,并在超量后泄压,经引风区径向的送入承载区和/或以轴向直接送入承载区对钢管进行冷却;
[0013]当气体在引风区内流动时,由设于引风区内的驱动模块带动承载区处的钢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0014]当钢管旋转时,气体围绕钢管外壁活动并对其散热随后通过排风区排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在对无缝钢管(以下简称“钢管”)进行冷却时,首先,将钢管安装在承载区位置,以钢管的轴线为轴向,钢管的截面半径为径向,本专利技术的进风区能够选择以径向或者轴向向承载区(即:钢管)进行供气,当以径向供气时,送入承载区内的气体不仅
能够驱使承载区内的钢管旋转,其在钢管旋转时,还可以使得气体围绕钢管的外壁活动,以此来对钢管的外壁进行冷却;
[0017]而在轴向供气时,气体可以以钢管轴线的方向送入钢管的内壁,以对钢管的内壁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提高对钢管的冷却效率。
[0018]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模块包括:
[0019]本体,具有主腔以及位于主腔两侧的进气腔;
[0020]引流板,形成于进气腔的输出端,能够被控制移动并具有至少两种模式;
[0021]聚气组件,形成于各进气腔的始端,并能够储存定量的冷却气;
[0022]气动组件,形成于各进气腔的中端;
[0023]承载组件,形成于主腔内并供钢管安装,且能够被气动组件控制并带动钢管旋转;
[0024]其中,当冷却气排出聚气组件并经过气动组件时,气动组件旋转,并带动承载组件旋转以致使钢管旋转;
[0025]在第一模式下,引流板位于第一位姿并连通进气腔和主腔,且能够将气体自引风区送入主腔内;
[0026]在第二模式下,引流板位于第二位姿并封闭主腔和进气腔,且能够利用设于引流板上的引气管将气体直接送入主腔的承载区,并能够打开主腔并供主腔内的杂质排出。
[0027]作为优选:所述主腔由构成承载区的中心腔以及构成引风区和/或排风区的侧腔构成。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29]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模块能够利用气体带动气动组件旋转,以此来带动钢管旋转,这样使得钢管旋转,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对钢管的冷却效率,另外还节省了驱动钢管旋转的驱动器(例如:电机),以此来节省能耗;
[0030]不仅如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控制引流板的位姿,以调整不同的工作模式,从而可以选择将气体以哪种形式送入主腔中;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进气腔设置了两个,不同进气腔进行供气时,可以驱使钢管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对钢管的冷却效率。
[0032]作为优选:所述聚气组件包括:
[0033]引流块,安装于进气腔的腔壁上,且引流块之间形成泄压通道;
[0034]封堵部,活动于泄压通道处,且与引流块将进气腔划分为能够通过泄压通道连通的储气区和排气区;
[0035]调整座,通过伸缩杆与封堵部连接,并在伸缩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0036]其中,所述调整座能够被驱动器控制扩大或缩小储气区。
[0037]作为优选:所述气动组件包括:
[0038]受力叶轮,通过第一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排气区内;
[0039]皮带轮组,由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构成;
[0040]所述承载组件包括:
[0041]安装盘,通过第二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腔的腔壁上;
[0042]内冷却模块,设于安装盘上,具有喷液端以及敲击端;
[0043]其中,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分别与第一转轴和和第二转轴连接;
[0044]所述内冷却模块具有能够扩大或缩小的喷气腔以及若干个能够以喷气腔为中心相互分离或靠近的喷液组件;
[0045]当喷气腔缩小时,喷液组件的若干个喷液端相互靠近并位于喷气腔的腔口位置,并形成聚集喷液区;
[0046]当喷气腔扩大时,喷液组件的若干个喷液端相互远离且分别朝向钢管的内壁,并形成分散喷液区;
[0047]当喷气腔喷出的气体穿过聚集喷液区时,能够将冷却液扩散的喷出。
[0048]作为优选:所述内冷却模块包括:
[0049]喷气体,内设喷气腔,且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安装盘上;
[0050]柔性收缩膜,具有喷气通道,部分与喷气腔的内壁连接,且与喷气腔之间形成活动区;
[0051]推动杆,滑动的设于安装支架上,且一端位于活动区内并用于挤压柔性收缩膜;
[0052]敲击杆,滑动的设于安装支架上,且一端能够用于敲击钢管内壁;
[0053]复位弹簧,由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组成,且均设于安装支架上,其中,第一复位弹簧用于控制推动杆远离柔性收缩膜,第二复位弹簧用于控制敲击杆靠近柔性收缩膜;
[0054]驱动块,设于推动杆和敲击杆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驱动面,并能够被驱动器控制正转或逆转;
[0055]若干个喷液片,通过连接轴与驱动块连接,且内形成喷液腔;
[0056]其中,所述喷液片上形成有能够相互拼接并形成聚集喷液区的分流区;
[0057]当喷液片相互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承载模块(10)和至少一个介质供给源组成;所述承载模块(10)至少具有供钢管安装的承载区、与介质供给源连接的进风区、连接承载区与进风区的引风区以及与承载区连通的排风区:所述进风区能够储存定量的冷却气,并在超量后泄压,经引风区径向的送入承载区和/或以轴向直接送入承载区对钢管进行冷却;当气体在引风区内流动时,由设于引风区内的驱动模块带动承载区处的钢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当钢管旋转时,气体围绕钢管外壁活动并对其散热随后通过排风区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模块包括:本体(20),具有主腔(200)以及位于主腔两侧的进气腔(201);引流板(21),形成于进气腔(201)的输出端,能够被控制移动并具有至少两种模式;聚气组件,形成于各进气腔(201)的始端,并能够储存定量的冷却气;气动组件,形成于各进气腔(201)的中端;承载组件,形成于主腔(200)内并供钢管安装,且能够被气动组件控制并带动钢管旋转;其中,当冷却气排出聚气组件并经过气动组件时,气动组件旋转,并带动承载组件旋转以致使钢管旋转;在第一模式下,引流板(21)位于第一位姿并连通进气腔(201)和主腔(200),且能够将气体自引风区送入主腔(200)内;在第二模式下,引流板(21)位于第二位姿并封闭主腔(200)和进气腔(201),且能够利用设于引流板(21)上的引气管将气体直接送入主腔(200)的承载区,并能够打开主腔(200)并供主腔(200)内的杂质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由构成承载区的中心腔(30)以及构成引风区和/或排风区的侧腔(31)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气组件包括:引流块(40),安装于进气腔(201)的腔壁上,且引流块(40)之间形成泄压通道;封堵部(42),活动于泄压通道(41)处,且与引流块(40)将进气腔(201)划分为能够通过泄压通道(41)连通的储气区(43)和排气区(44);调整座(45),通过伸缩杆(46)与封堵部(42)连接,并在伸缩杆(4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7);其中,所述调整座(45)能够被驱动器控制扩大或缩小储气区(4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包括:受力叶轮(50),通过第一转轴(50a)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排气区(44)内;皮带轮组,由第一皮带轮(511)、第二皮带轮(512)以及传动皮带(513)构成;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安装盘(52),通过第二转轴(52a)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腔(200)的腔壁上;内冷却模块(6),设于安装盘(52)上,具有喷液端以及敲击端;其中,第一皮带轮(511)和第二皮带轮(512)分别与第一转轴(50a)和和第二转轴(52a)连接;
所述内冷却模块(6)具有能够扩大或缩小的喷气腔(60)以及若干个能够以喷气腔(60)为中心相互分离或靠近的喷液组件;当喷气腔(60)缩小时,喷液组件的若干个喷液端相互靠近并位于喷气腔(60)的腔口位置,并形成聚集喷液区(70b);当喷气腔(60)扩大时,喷液组件的若干个喷液端相互远离且分别朝向钢管的内壁,并形成分散喷液区;当喷气腔(60)喷出的气体穿过聚集喷液区(70b)时,能够将冷却液扩散的喷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却模块(6)包括:喷气体(62),内设喷气腔(60),且通过安装支架(63a)固定于所述安装盘(52)上;柔性收缩膜(63),具有喷气通道(64),部分与喷气腔(60)的内壁连接,且与喷气腔(60)之间形成活动区;推动杆(65),滑动的设于安装支架(63)a上,且一端位于活动区内并用于挤压柔性收缩膜(63);敲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沈坚郑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广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