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169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包括:修复场,修复场为河道、池塘或者湖泊,所述修复场内沉积有底泥;修复系统还包括:承载于所述底泥的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铺设于所述底泥的防护网、若干设置于所述底泥的植护砖、四组设置于所述植护砖四周的锁合圈、以及挂钩式连接于锁合圈的固定套,所述植护砖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分隔壁将凹槽分隔为左右两侧的植草槽位于以及中间的置菌槽;以及,承载于所述修复场的水体的曝气装置。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系统能够对底泥起到较好的修复效果,并且能够长期使用。并且能够长期使用。并且能够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底泥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河道等级划分办法,一、二级河道大多是跨越两省或数省的大江大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这类河道要由水利部认定;三级河道大部分影响一省或邻近省份,其重要程度略逊于一、二级河道,但是现有的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存在着底泥生态修复系统修复效果较差,可持续性不好,并且底泥容易随波逐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包括:修复场,修复场为河道、池塘或者湖泊,所述修复场内沉积有底泥;修复系统还包括:
[0006]承载于所述底泥的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铺设于所述底泥的防护网、若干设置于所述底泥的植护砖、四组设置于所述植护砖四周的锁合圈、以及挂钩式连接于锁合圈的固定套,所述植护砖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分隔壁将凹槽分隔为左右两侧的植草槽位于以及中间的置菌槽;以及,
[0007]承载于所述修复场的水体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水体的浮台、设置于所述浮台内腔的气泵、管道连接于所述气泵的曝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浮台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气泵的太阳能板。
[000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修复场为池塘、湖泊、以及河道,将防护网铺设于修复场的底泥上,将植护砖之间通过锁合圈和固定套快速挂接,放置于防护网上,防护网能够抑制底泥翻涌,并且能够承受植护砖,使各个植护砖之间过度角度更加缓和,改善水底环境,在水底具有小面积凹洞时,位于凹洞上方的植护砖在防护网上悬浮于凹洞,防护网受周围植护砖压力维持张力,后续泥浆将会沉积填补凹洞,在置菌槽内放置能够改善底泥的菌种或者修复剂,在植草槽内种植植物,通过植物和菌种或者修复剂的配合,从而能够改善修复底泥环境,并且修复效果好,通过设置的气泵,能够对曝气管进行供气从而对水体底部进行曝气,防止植护砖内的菌种或者植物死亡,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板,能够对气泵进行供电。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设置有盖网,所述盖网覆盖于植草槽和置菌槽。
[001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放置菌种或者修复剂或者植物在放置植护砖时脱落,增加使用稳定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网的材质为铝或不锈钢。
[0012]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防护网发生锈蚀,增加防护网的使用寿命。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置菌槽内放置有沸石和厌氧氨氧化菌。
[0014]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沸石为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盖网孔径小于沸石,参与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细菌称为厌氧氨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是自养细菌,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碳源,以铵盐作为电子供体,以亚硝酸盐/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厌氧氨氧化菌是一类细菌,属于浮霉菌门,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它们可以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氨氮转化为氮气去除,它们对全球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细菌,能够有效应对底泥对水体供给的富营养化的问题。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植草槽内种植有沉水植物。
[001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改善底泥环境。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套的形状为C形。
[001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相邻的植护砖通过固定套和锁合圈快速挂接。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浮台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和浮台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有电源,所述气泵和太阳能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
[002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浮板可通过固定架插设在底泥中固定,可通过缆绳铆定于植护砖的锁合圈,或者可随船艇活动,通过设置的电源,能够储存太阳能板的产生的电量,方便定期启动曝气装置,气泵、电源和太阳能板的连接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电路定期启用气泵,为现有技术,并且不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故不做赘述。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修复场为池塘、湖泊、以及河道,将防护网铺设于修复场的底泥上,将植护砖之间通过锁合圈和固定套快速挂接,放置于防护网上,防护网能够抑制底泥翻涌,并且能够承受植护砖,使各个植护砖之间过度角度更加缓和,改善水底环境,在水底具有小面积凹洞时,位于凹洞上方的植护砖在防护网上悬浮于凹洞,防护网受周围植护砖压力维持张力,后续泥浆将会沉积填补凹洞,在置菌槽内放置能够改善底泥的菌种或者修复剂,在植草槽内种植植物,通过植物和菌种或者修复剂的配合,从而能够改善修复底泥环境,并且修复效果好,通过设置的气泵,能够对曝气管进行供气从而对水体底部进行曝气,防止植护砖内的菌种或者植物死亡,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板,能够对气泵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植护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27]1、修复场;2、底泥;3、防护网;4、植护砖;5、锁合圈;6、固定套;7、曝气管;8、浮台;
9、太阳能板;10、气泵;11、电源;12、盖网;13、分隔壁;14、植草槽;15、置菌槽;16、密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至2所示,一种河道底泥2生态净化修复系统,包括:修复场1,修复场1为河道、池塘或者湖泊,修复场1内沉积有底泥2;修复系统还包括:承载于底泥2的修复装置;以及,承载于修复场1的水体的曝气装置。
[0031]具体的,修复装置包括:铺设于底泥2的防护网3、若干设置于底泥2的植护砖4、四组设置于植护砖4四周的锁合圈5、以及挂钩式连接于锁合圈5的固定套6,植护砖4开设有凹槽,凹槽设置有分隔壁13将凹槽分隔为左右两侧的植草槽14位于以及中间的置菌槽15;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水体的浮台8、设置于浮台8内腔的气泵10、管道连接于气泵10的曝气管7、以及设置于浮台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包括:修复场,修复场为河道、池塘或者湖泊,所述修复场内沉积有底泥;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于所述底泥的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铺设于所述底泥的防护网、若干设置于所述底泥的植护砖、四组设置于所述植护砖四周的锁合圈、以及挂钩式连接于锁合圈的固定套,所述植护砖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分隔壁将凹槽分隔为左右两侧的植草槽位于以及中间的置菌槽,所述凹槽设置有盖网,所述盖网覆盖于植草槽和置菌槽,所述置菌槽内放置有沸石和厌氧氨氧化菌,所述植草槽内种植有沉水植物;以及,承载于所述修复场的水体的曝气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