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水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958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位水体修复装置,包括:河道护岸;设于所述河道护岸上用于辅助增殖土著硝化菌的益生增殖机构;设于所述河道护岸下用于促进土著聚磷菌的增殖和扩散的微生物强化机构;其中,所述益生增殖机构包括:若干固定于河道护岸上的一体化网箱、用于连接若干所述一体化网箱的连接机构、设于所述一体化网箱内部的BAR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水体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原位水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经过不懈努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水环境严峻形势总体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环境安全。
[0003]水体修复是指除了依靠水生生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以外,采取人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使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的过程,而原位水体修复是指不搬运水源的情况下,实现水体的修复。
[0004]现有的原位水体修复采用的多数为浮岛水生植物方式,利用水生植物产生的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净化,但是见效时间短,有效面积较低,无法促进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全面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原位水体修复装置,具有净化效果好、见效时间块、处理面积大等等的优点。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原位水体修复装置,包括:河道护岸;
[0008]设于所述河道护岸上用于辅助增殖土著硝化菌的益生增殖机构;
[0009]设于所述河道护岸下用于促进土著聚磷菌的增殖和扩散的微生物强化机构;
[0010]其中,所述益生增殖机构包括:若干固定于河道护岸上的一体化网箱、用于连接若干所述一体化网箱的连接机构、设于所述一体化网箱内部的BARMS

AG材料、设于所述一体化网箱上的栅格网、以及设于所述栅格网上的水生植物。
[001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益生增殖机构可以有效激活河道中土著硝化菌,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无需购买硝化菌进行投放,因此可以节约成本,且增殖的硝化菌可以有效一直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而且采用拦截的方式布置,可以在水流流过时进行净化,使净化面积大,且见效快,在曝气条件下持续促进土著硝化菌等有益菌的增殖,促进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全面提升。
[0012]微生物强化机构利用其聚鳞能力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BARMS

AG材料包括:颗粒型微生物孵化材料、设于所述一体化网箱内部并与所述颗粒型微生物孵化材料配套的填料球、以及浮力材料。
[0014]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颗粒型微生物孵化材料用于孵化和促进水体中以硝化菌为主的有益菌快速增殖,如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等,该孵化材料为安全无毒的无机
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强大吸附性的多孔材料,通过吸附作用将土著微生物固定,支其持续生长,并在颗粒表面形成“细菌生物膜”,组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单元,颗粒材料表面的“细菌生物膜”与传统的活性污泥菌胶团不同,微生物不能再自发的、无序的聚集形成污泥,增加污泥量,表层的生物膜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自然脱落,释放到水体中持续发挥去除氨氮和有机物的作用,具有沉降性良好、保持较高微生物量、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以及避免流失的优点。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填料球包括:栅格球体、设于所述栅格球体内部与所述颗粒型微生物孵化材料配套的辅助填料。
[001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颗粒型微生物孵化材料配合填料球使用,在曝气条件下半悬浮于水体中,只发生表层生物膜的脱落,结构完整性好,保证颗粒中的无机复合材料不会迅速流失,流速大时可将其抬升,避免被冲走。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悬浮于水中的连接件、设于所述一体化网箱两侧的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并与所述固定套配合的插杆、以及设于所述连接件下的气囊。
[001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可以与插杆相互连接,从而利用连接件是相邻的两个一体化网箱拼接,然后通过气囊使连接件具有一定的浮力,从而利用连接件对一体化网箱进行辅助支撑。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生植物为水罗兰、金鱼藻、狐尾藻、水浮莲、凤眼莲、以及苦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2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生植物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元素,并利用根茎形成生物膜,进一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元素,便于后续的持续净化。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河道护岸上设有与所述益生增殖机构相配合使用的曝气装置。
[0022]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曝气装置可以进行水中曝气,利用曝气装置对水体复氧,促进上下混合,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显著提高水体中的氨氮、磷酸盐去除速率,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抑制底泥N、P的释放,使水体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水质。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位于所述益生增殖机构首尾的一体化网箱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与所述河道护岸连接的链绳。
[0024]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环和链绳可以将首尾的一体化网箱进行固定。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生物强化机构包括:沉于水底的流通筒、设于所述流通筒一端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流通筒另一端的出水口、设于所述流通筒上的支腿、以及设于所述流通筒内部的无机生物材料。
[002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无机生物材料具有特殊的生物相容性,高度支持固定后的土著聚磷菌在材料表面生长分裂,利用无机生物材料构建适宜土著聚磷菌生长的生物反应器,激活土著聚磷菌优势菌种在无机生物材料表面快速增殖,在达到材料最大负载能力的情况下,微生物膜会自然脱落,释放自然水体中并发挥聚磷作用,重组水体微生态系统,显著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最后脱离人工干预回归自然,经第三方CMA认证的分析,该无机生物材料是没有水环境毒性的,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
验表明其对于水体中的水生生物是安全无毒的,不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
[0027]当流通筒放置在水底时,水流可以从进水口进入,并从出水口流出,在流经流通筒时,利用无机生物材料实现水中微生物强化。
[002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原位水体修复装置,通过益生增殖机构可以有效激活河道中土著硝化菌,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无需购买硝化菌进行投放,因此可以节约成本,且增殖的硝化菌可以有效一直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而且采用拦截的方式布置,可以在水流流过时进行净化,使净化面积大,且见效快,在曝气条件下持续促进土著硝化菌等有益菌的增殖,促进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全面提升。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河道护岸;设于所述河道护岸上用于辅助增殖土著硝化菌的益生增殖机构;设于所述河道护岸下用于促进土著聚磷菌的增殖和扩散的微生物强化机构;其中,所述益生增殖机构包括:若干固定于河道护岸上的一体化网箱、用于连接若干所述一体化网箱的连接机构、设于所述一体化网箱内部的BARMS

AG材料、设于所述一体化网箱上的栅格网、以及设于所述栅格网上的水生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ARMS

AG材料包括:颗粒型微生物孵化材料、设于所述一体化网箱内部并与所述颗粒型微生物孵化材料配套的填料球、以及浮力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球包括:栅格球体、设于所述栅格球体内部与所述颗粒型微生物孵化材料配套的辅助填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