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973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上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河道清淤、砌石整治以标记出施工区;S2砌筑出挡墙;S3于挡墙中沿太极线砌筑出氮磷拦截渠;S4布设挺水植物净化池和沉水植物净化池;S5在挺水植物净化池内砌筑出水井,在沉水植物净化池内砌筑排水井;S6埋设上游暗管、下游暗管和泄洪管;S7搭建出水水质检测和循环系统,构建得到生态系统;其中,生态系统具备由挡墙、氮磷拦截渠、挺水植物净化池和沉水植物净化池形成的太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构建在有限空间中显著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生态系统,构建了生物多样性好的生态湿地来实现污水的生物强化深度净化治理,并有力保障了出水水质始终达标。并有力保障了出水水质始终达标。并有力保障了出水水质始终达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生态治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还涉及采用所述构建方法得到的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下的水污染生态治理,一般采用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池两种模式来对污水进行净化。人工湿地指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人工湿地中,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实现对污水和污泥的净化处理。
[0003]生物净化池一般由前池、生物路径、设备净化系统和净化调节池四部分组成,当污水从前池沉淀后流入生物路径,生物路径内的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便会吸附水中的氮、氨、磷和硫等元素,污水穿行在如铜钱草、轮叶黑、狐尾藻、黑藻和菹草等植物中,水流会越来越清澈,臭味也渐渐消失,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0004]然而,不论是人工湿地还是生物净化池,建设复杂且占地面积大,应用场景受限的同时,由于净化作用空间有限,导致水体留滞于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池内的时间较短,净化强度不佳,导致污水不能被深度净化,此外,出水水质不能保障始终达标,影响了污水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来实现污水的生物强化深度净化治理,标本兼治地改善水环境。
[0006]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r/>[0007]S1对河道进行清淤,后进行砌石整治以标记出施工区;
[0008]S2在施工区中砌筑出挡墙;
[0009]S3于所述挡墙中沿太极线砌筑出氮磷拦截渠;
[0010]S4沿所述氮磷拦截渠的两侧分别布设挺水植物净化池和沉水植物净化池;
[0011]S5在挺水植物净化池内砌筑出水井,在沉水植物净化池内砌筑排水井;
[0012]S6埋设上游暗管、下游暗管和泄洪管;
[0013]S7在所述排水井中搭建出水水质检测和循环系统,构建得到生态系统;
[0014]其中,所述的生态系统具备由挡墙、氮磷拦截渠、挺水植物净化池和沉水植物净化池形成太极结构。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河道选自位于道路和原有水系之间的合适位置处;河道完成清淤后于当前河道内砌石整治出石坎,从而对生态系统的施工区域进行标记。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浆砌块石和混凝土砌筑得到所述挡墙;于所述氮磷拦截渠中布设工程措施和生物净化措施;所述工程措施为于氮磷拦截渠渠道内填铺石英砂,生物净化措施为将反硝化菌接种于氮磷拦截渠渠道内进行培养。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挺水植物净化池中铺装采用砾石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活性炭层模块化布设得到的多级填料,在所述多级填料上种植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采用芦苇、慈姑、蒲草、荸荠、莲、水芹、茭白荀、荷花和香蒲中的至少一种;
[0018]在沉水植物净化池内种植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采用尾藻、马来眼子菜、苦草、黑藻、小茨藻、茨藻、金鱼藻、狸藻、角果藻、杉叶藻、水薀草、水毛茛、光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伊乐藻、菹草和轮叶黑藻中的至少一种。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干砌块石砌筑得到所述出水井和排水井;所述上游暗管连通河道上游和出水井,下游暗管连通排水井和河道下游;在氮磷拦截渠渠道进水口处埋设所述泄洪管,于泄洪管的排水端处布设闸门。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水质检测和循环系统的搭建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
[0021]S71在所述排水井出水口处装设水质监测传感器;
[0022]S72埋设回流暗管以连通所述出水井和排水井;
[0023]S73分别在所述回流暗管和下游暗管中装设阀门。
[0024]一种生态系统,其采用所述的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所述生态系统包括:
[0025]挡墙;
[0026]氮磷拦截渠,其布设在所述挡墙上;
[0027]由所述氮磷拦截渠分隔布设的挺水植物净化池和沉水植物净化池;
[0028]出水井,其砌筑于所述挺水植物净化池内;
[0029]排水井,其砌筑于所述沉水植物净化池内;
[0030]泄洪管,其埋设于所述氮磷拦截渠渠道进水口处;以及
[0031]出水水质检测和循环系统;
[0032]其中,所述挡墙、氮磷拦截渠、挺水植物净化池和沉水植物净化池组合成太极结构。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氮磷拦截渠呈太极线路式设置,且氮磷拦截渠内铺设有石英砂和接种培养有反硝化菌;所述氮磷拦截渠渠道进水口连通挺水植物净化池,且氮磷拦截渠渠道出水口连通沉水植物净化池;
[0034]所述出水井的入水口处埋设有连通上游的上游暗管,所述排水井的出水口处埋设有连通下游的下游暗管。。
[0035]进一步地,所述生态系统还包括铺设于所述挺水植物净化池内的多级填料层;所述多级填料层包括砾石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活性炭层,且多级填料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水质检测和循环系统包括布设在所述排水井出水口处的水质监测传感器、用于连通所述出水井和排水井的回流暗管、用于启闭控制回流暗管的阀门a、用于启闭控制下游暗管的阀门b。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8]本专利技术的构建方法,可构建得到结构美观且可在有限空间中显著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构建了生物多样性好的生态湿地来实现污水的生物强化深度净化治理,从而标本兼治地改善水环境,此外,当出水水质不达标时可回流进行二次循环净
化,有力保障了出水水质始终达标。
[0039]本专利技术的生态系统,建立了太极形的污水流通通道,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在有限空间中显著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且构建了生态湿地来实现生物强化深度净化污水的治理效果,增强了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此外,当出水水质不达标时可回流进行二次循环净化,整个生态系统结构美观且可标本兼治地改善水环境,推广前景优异。
附图说明
[0040]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中生态系统位置布置示图。
[004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生态系统的结构示图。
[0042]图3所示为图2中当出水水质达标时的排水示意图。
[0043]图4所示为图2中当出水水质不达标时的回水示意图。
[004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5]1、挡墙;2、氮磷拦截渠;3、挺水植物净化池;4、沉水植物净化池;5、多级填料层;6、出水井;7、排水井;8、泄洪管。
[0046]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河道进行清淤,后进行砌石整治以标记出施工区;S2在施工区中砌筑出挡墙;S3于所述挡墙中沿太极线砌筑出氮磷拦截渠;S4沿所述氮磷拦截渠的两侧分别布设挺水植物净化池和沉水植物净化池;S5在挺水植物净化池内砌筑出水井,在沉水植物净化池内砌筑排水井;S6埋设上游暗管、下游暗管和泄洪管;S7在所述排水井中搭建出水水质检测和循环系统,构建得到生态系统;其中,所述的生态系统具备由挡墙、氮磷拦截渠、挺水植物净化池和沉水植物净化池形成太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选自位于道路和原有水系之间的合适位置处;河道完成清淤后于当前河道内砌石整治出石坎,从而对生态系统的施工区域进行标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浆砌块石和混凝土砌筑得到所述挡墙;于所述氮磷拦截渠中布设工程措施和生物净化措施;所述工程措施为于氮磷拦截渠渠道内填铺石英砂,生物净化措施为将反硝化菌接种于氮磷拦截渠渠道内进行培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挺水植物净化池中铺装采用砾石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活性炭层模块化布设得到的多级填料,在所述多级填料上种植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采用芦苇、慈姑、蒲草、荸荠、莲、水芹、茭白荀、荷花和香蒲中的至少一种;在沉水植物净化池内种植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采用尾藻、马来眼子菜、苦草、黑藻、小茨藻、茨藻、金鱼藻、狸藻、角果藻、杉叶藻、水薀草、水毛茛、光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伊乐藻、菹草和轮叶黑藻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氮磷深度处理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干砌块石砌筑得到所述出水井和排水井;所述上游暗管连通河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映宇钱璨王凯王鑫童菊儿李若华李永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维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