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海文专利>正文

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34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包括若干支持机构,若干个支持机构能够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整体上升或者下降,使得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水平高度可变。支持机构下降后,接触线和/或承力索的水平高度能够不高于货运列车最高处的水平高度。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持机构上升或者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下沉式移动接触网来降低或者升高移动接触网中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水平高度,可以将整个支持机构下降不高于货运列车最高处的水平高度,在龙门吊吊装货物的时候,特别是移动接触网移动到非工作位,离火车车厢比较近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避免货物或者装卸工具碰撞到承力索和/或接触线,为货物装卸提供了安全保障。保障。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沉式移动接触网


[0001]本技术属于移动接触网
,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移动接触网。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接触网中接触线和承力索不能完全的移动到铁路侧边,吊装作业的时候,需要从货场移动到移动火车上,龙门吊需要经过移动接触网的上方才能吊装到火车上,此时,移动接触网远高于车厢的高度,龙门吊吊装的货物通过移动接触网时,有安全隐患。在有些情况下,移动接触网的立柱与轨道比较近,移动接触网移动到非工作位,离火车车厢比较近,装卸货物时,容易碰到移动接触网上的承力索和/或接触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卸货物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包括若干支持机构,还包括承力索和/或接触线,其中
[0005]若干个支持机构能够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整体上升或者下降,使得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水平高度可变。
[0006]进一步的,支持机构下降后,接触线和/或承力索的水平高度能够不高于货运列车最高处的水平高度。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持机构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整体上升或者下降。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持机构包括转动式支持机构,所述转动式支持机构用于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到工作位、非工作位或者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持机构包括可收放式支持机构,所述可收放式支持机构具有收回状态/放出状态,所述可收放式支持机构还用于带动接触线和/或承力索移动到工作位、非工作位或者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高度可变支撑机构,若干支持机构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各自高度可变支撑机构上,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可变;
[0011]进一步的,高度可变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增长或者变短,使得所述支持机构中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高度上升或者下降。
[0012]进一步的,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采用可伸缩式立柱或者多级升降机构。
[0013]进一步的,采用电机、电动推动装置、气动推动装置、电驱动装置或者液压推动装置驱动高度可变支撑机构上升或者下降。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接触网两端设置结构:
[0015]第一种设置结构为:移动接触网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门架,门架上设置移动小车,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两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移动小车上;
[0016]第二种设置结构为:移动接触网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重力补偿机构,承力索和/或
接触线的两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重力补偿机构上;
[0017]第三种设置结构为:移动接触网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弹簧机构,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两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弹簧机构上;
[0018]第四种设置结构为:移动接触网两端中一端设置有重力补偿机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机构;或者
[0019]第五种设置机构为:移动接触网的两端采用第一种至第四种中任意两两组合。
[0020]进一步的,第一种:当采用移动接触网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重力补偿机构时,重力补偿机构下方设置有基坑,所述力补偿机构下降时,重力补偿机构能够容纳进入基坑中;或者
[0021]第二种:当采用重力补偿机构,另设置一移动机构,重力补偿机构通过拉绳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移动接触网的一端,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拉绳随同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升或者下降;
[0022]第三种:当采用重力补偿机构,另设置一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够驱动重力补偿机构上升或者下降;或者
[0023]第四种:当采用弹簧机构,另设置一移动机构,弹簧机构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弹簧机构随同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升或者下降。
[0024]进一步的,当采用移动接触网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重力补偿机构时,重力补偿机构下方设置有基坑,所述力补偿机构下降时,重力补偿机构能够容纳进入基坑中;
[0025]进一步的,还包括基坑,下沉式移动接触网设置于基坑中,支持机构下降后,接触线和/或承力索的水平高度能够不高于地面,或者不高于基坑上表面。
[0026]本技术另一方还提供一种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包括若干可伸缩式立柱,每一个可伸缩式立柱上设置有支持机构,所述可伸缩式立柱能够带动对应的支持机构上升或者下降,使得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水平高度可变;
[0027]还包括设置在移动接触网两端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支持机构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到工作位或者非工作位。
[002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重力接触网补偿装置和第二重力接触网补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重力接触网补偿装置的重量作用在移动接触网的一端;所述第二重力接触网补偿装置的重量作用在移动接触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重力接触网补偿装置和第二重力接触网补偿装置分别从移动接触网的两端调节移动接触网的工作状态。
[0029]进一步的,所述支持机构包括转动式支持机构,所述转动式支持机构用于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到工作位、非工作位或者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
[0030]进一步的,另设置一移动机构,重力补偿机构通过拉绳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移动接触网的一端,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拉绳随同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升或者下降;
[0031]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持机构包括可收放式支持机构,所述可收放式支持机构具有收回状态/放出状态,所述可收放式支持机构还用于带动接触线和/或承力索移动到工作位、非工作位或者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
[0032]进一步的,另设置一移动机构,弹簧机构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弹簧机构随同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升或者下降。
[0033]相对于现有相关技术,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1、本技术采用下沉式移动接触网,来降低移动接触网中承力索、接触线及支柱的水平高度,可以将整个接触网下降,这样在吊装大型货物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避免货物或者装卸设备碰撞到承力索、接触线及立柱,为货物装卸提供了安全保障。
[0035]2、本技术提供的方案,机构可靠,能够有效的保证移动接触网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采用了如本方案提供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支持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电气化货场装运难题,大大提高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位于工作位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下沉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持机构,还包括承力索和/或接触线,其中若干个支持机构能够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整体上升或者下降,使得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水平高度可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支持机构下降后,接触线和/或承力索的水平高度能够不高于货运列车最高处的水平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持机构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整体上升或者下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机构包括转动式支持机构,所述转动式支持机构用于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到工作位、非工作位或者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机构包括可收放式支持机构,所述可收放式支持机构具有收回状态/放出状态,所述可收放式支持机构还用于带动接触线和/或承力索移动到工作位、非工作位或者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可变支撑机构,若干支持机构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各自高度可变支撑机构上,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可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高度可变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增长或者变短,使得所述支持机构中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高度上升或者下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采用可伸缩式立柱或者多级升降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机、电动推动装置、气动推动装置、电驱动装置或者液压推动装置驱动高度可变支撑机构上升或者下降。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或7或8或9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接触网两端设置结构:第一种设置结构为:移动接触网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门架,门架上设置移动小车,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两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移动小车上;第二种设置结构为:移动接触网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重力补偿机构,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两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重力补偿机构上;第三种设置结构为:移动接触网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弹簧机构,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两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弹簧机构上;第四种设置结构为:移动接触网两端中一端设置有重力补偿机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机构;或者第五种设置机构为:移动接触网的两端采用第一种至第四种中任意两两组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第一种:当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文尚前博范彩虹牛国毅蒋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于海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