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物联网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30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物联网终端,所述车载物联网终端包括:处理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4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通过电源管理模块,采用车载电瓶及板载锂电池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向处理器模块、4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供电,有外电(车载电瓶)的时候,车载物联网终端从外部取电工作并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没有外电的时候,电源管理模块内部自动切换到锂电池来维持各模块的正常工作,确保断电熄火信息以及车辆状态信息及时上传到服务器端(远程监控端)。信息及时上传到服务器端(远程监控端)。信息及时上传到服务器端(远程监控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物联网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物联网终端。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物联网是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未来交通系统的安全和效率,并将车辆连接到计算机网络。车载物联网能够在行驶中的车辆之间建立无线通信,也能够在过路车辆和路边基站之间建立无线通信。利用多跳转发的方式,车载网络能够让两个在信号范围之外的车辆也建立通信连接。本质上车载物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辆汽车都可以被视为一个超级传感器节点。通常一辆汽车装备有内部和外部温度计、亮度传感器、一个或多个摄像头、麦克风、超声波雷达,以及许多其他装备。
[0003]一般地,汽车还会配备一个车载计算机、GPS定位仪和无线收发装置,这使得汽车之间,以及汽车和路边基站之间能够无线通信。如中国专利CN206788607U公开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物联网车载终端,包括:STM32微控制器、电源模块、位置定位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存储器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用于分别输出5V、4V、3.3V电压,但是其并没有对电源模块进行管理,一旦车辆出现突发状况导致突然断电,行车数据无法及时上传,无法满足远程监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物联网终端,解决现有物联网车载终端缺少电源管理,一旦车辆出现突发状况导致突然断电,行车数据无法及时上传,无法满足远程监控的需求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物联网终端,其中,所述车载物联网终端包括:
[0006]处理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4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0007]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4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电性连接,采用车载电瓶或板载锂电池向处理器模块、4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供电;
[0008]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采集车辆的实时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
[0009]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存储经处理器模块处理的数据以及工作参数;
[0010]所述4G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以及远程通信,并将定位数据和通信数据传输至处理器模块;
[0011]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的实时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并结合定位数据得到车辆状态信息,通过4G通信模块发送至远程监控端。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
[0013]单片机U14、晶振Y1、Y2、发光二极管D7、D8、D10、电阻R24、R44、R46、R49、R50、R51、R52、R65、R73、R82和电容C46、C48、C50、C51、C52、C53、C54、C57、C64、C66、C67、C68、C69、C71、C82、C83;
[0014]单片机U14的引脚21连接电阻R46的后端,单片机U14的引脚22连接电阻R46的前端、电阻R24的前端、电阻R51的后端和电容C53、C54的前端,电阻R51的前端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99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50、75、100、28、11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19连接电阻R24的后端,单片机U14的引脚20连接电阻R49的前端和电容C53、C54的后端,电阻R49的后端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74、27、10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14连接电阻R52的后端和电容C57的前端,电阻R52的前端连接CPU_3V3,电容C57的后端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6连接电阻R50的前端和电容C52的前端,电阻R50的后端连接CPU_3V3,电容C52的后端连接GND,电容C64、C66、C67、C68、C69、C71、C82、C83的前端连接CPU_3V3,电容C64、C66、C67、C68、C69、C71、C82、C83的后端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64连接电阻R82的后端,电阻R82的前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65连接电阻R73的后端,电阻R73的前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66连接电阻R65的后端,电阻R65的前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12连接电阻R44的前端、晶振Y1的前端和电容C46的后端,单片机U14的引脚13连接电阻R44的后端、晶振Y1的后端和电容C48的后端,电容C46、C48的前端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8连接晶振Y2的前端和电容C50的后端,单片机U14的引脚9连接晶振Y2的后端和电容C51的后端,电容C50、C51的前端连接GND。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
[0016]管理芯片U2、发光二极管D2、D5、D9、电阻R14、R15、R16、R17、R18、R19、R33、R34、R35、R36、R93、R94和电容C14、C17、C24、C35、C36、C37、C39、C75;
[0017]管理芯片U2的引脚4连接电阻R14、R19、R15的前端、电容C14、C35的前端和VDD_5V,电容C14、C35的后端连接GND,管理芯片U2的引脚9连接电阻R14的后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8连接电阻R19的后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7连接电阻R15的后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14连接电阻R33的后端,电阻R33的前端连接GND,管理芯片U2的引脚2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阻R93的前端,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16的前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3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和电阻R94的前端,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的前端,电阻R16、R17的后端连接VDD_5V,管理芯片U2的引脚18连接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电阻R18的前端,电阻R18的后端连接CPU_3V3,管理芯片U2的引脚19、20连接GND,管理芯片U2的引脚15、16、17连接电容C37、C39、C24的前端和V4_4,电容C37、C39、C24的后端连接GND,管理芯片U2的引脚5、6连接电容C75的前端和Vbat,电容C75的后端连接GND,管理芯片U2的引脚12连接电阻R34的前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13连接电阻R35的前端和电容C36的前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10连接电阻R36的前端,电阻R34、R35、R36的后端和电容C36的后端连接GND,管理芯片U2的引脚1连接电容C17的前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11、21连接电容C17的后端和GND,电阻R93的后端连接单片机U14的引脚26,电阻R94的后端连接单片机U14的引脚25。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物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物联网终端包括:处理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4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4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电性连接,采用车载电瓶或板载锂电池向处理器模块、4G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供电;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采集车辆的实时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存储经处理器模块处理的数据以及工作参数;所述4G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以及远程通信,并将定位数据和通信数据传输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的实时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并结合定位数据得到车辆状态信息,通过4G通信模块发送至远程监控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单片机U14、晶振Y1、Y2、发光二极管D7、D8、D10、电阻R24、R44、R46、R49、R50、R51、R52、R65、R73、R82和电容C46、C48、C50、C51、C52、C53、C54、C57、C64、C66、C67、C68、C69、C71、C82、C83;单片机U14的引脚21连接电阻R46的后端,单片机U14的引脚22连接电阻R46的前端、电阻R24的前端、电阻R51的后端和电容C53、C54的前端,电阻R51的前端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99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50、75、100、28、11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19连接电阻R24的后端,单片机U14的引脚20连接电阻R49的前端和电容C53、C54的后端,电阻R49的后端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74、27、10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14连接电阻R52的后端和电容C57的前端,电阻R52的前端连接CPU_3V3,电容C57的后端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6连接电阻R50的前端和电容C52的前端,电阻R50的后端连接CPU_3V3,电容C52的后端连接GND,电容C64、C66、C67、C68、C69、C71、C82、C83的前端连接CPU_3V3,电容C64、C66、C67、C68、C69、C71、C82、C83的后端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64连接电阻R82的后端,电阻R82的前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65连接电阻R73的后端,电阻R73的前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66连接电阻R65的后端,电阻R65的前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CPU_3V3,单片机U14的引脚12连接电阻R44的前端、晶振Y1的前端和电容C46的后端,单片机U14的引脚13连接电阻R44的后端、晶振Y1的后端和电容C48的后端,电容C46、C48的前端连接GND,单片机U14的引脚8连接晶振Y2的前端和电容C50的后端,单片机U14的引脚9连接晶振Y2的后端和电容C51的后端,电容C50、C51的前端连接GND。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管理芯片U2、发光二极管D2、D5、D9、电阻R14、R15、R16、R17、R18、R19、R33、R34、R35、R36、R93、R94和电容C14、C17、C24、C35、C36、C37、C39、C75;
管理芯片U2的引脚4连接电阻R14、R19、R15的前端、电容C14、C35的前端和VDD_5V,电容C14、C35的后端连接GND,管理芯片U2的引脚9连接电阻R14的后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8连接电阻R19的后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7连接电阻R15的后端,管理芯片U2的引脚14连接电阻R33的后端,电阻R33的前端连接GND,管理芯片U2的引脚2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阻R93的前端,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鸿斌张宇航吴成明靖伟孙华刘备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赛恩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