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126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协调控制器、升温支路、降温支路、三通阀、冷却塔和储能集装箱;所述协调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温支路、所述降温支路和所述储能集装箱无线连接;所述升温支路及所述降温支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集装箱的两端;所述三通阀的一端与升温支路、降温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控制储能集装箱的温度,避免电芯舱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影响电池健康,对电芯舱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同时能够对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降低能耗。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


[0001]本实用涉及温度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高,其间接性,波动性的特点带来的能源浪费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电池储能由于具有容量大,寿命长,电能传输效率很高,充放电循环次数多,被大量用在可再生能源调频调峰中,对可再生能源装机,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电池有最佳使用温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影响电池性能,进而影响整个储能电站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以至少解决电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影响电池性能,进而影响整个储能电站的性能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协调控制器、升温支路、降温支路、三通阀、冷却塔和储能集装箱;
[0005]所述协调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温支路、所述降温支路和所述储能集装箱无线连接;
[0006]所述升温支路及所述降温支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集装箱的两端;
[0007]所述三通阀的一端与升温支路、降温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升温支路包括:冷却水循环水泵、凝汽器、第一旁路阀、循环加热泵、第二旁路阀;
[0009]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连接;
[0010]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与所述三通阀连接;
[0011]所述三通阀、所述第一旁路阀、所述循环加热泵的进水口依次连接;
[0012]所述循环加热泵的出水口、所述储能集装箱、所述第二旁路阀依次连接;
[0013]所述第二旁路阀接入所述冷却塔。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升温支路还包括:发电机、汽轮机和凝结水泵;
[0015]所述发电机、汽轮机和所述凝汽器依次连接;
[0016]所述凝结水泵与所述凝汽器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支路阀门;
[0018]所述支路阀门的一端与所述循环加热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能集装箱连接;
[0019]其中,所述支路阀门的个数与所述储能集装箱的个数相同。
[0020]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支路包括:循环冷却泵、第三旁路阀和第四旁路阀;
[0021]所述循环冷却泵、第三旁路阀依次连接;
[0022]所述第三旁路阀接入所述储能集装箱;
[0023]所述第四旁路阀的一端与所述支路阀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连接。
[0024]优选的,所述储能集装箱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
[002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协调控制器、升温支路、降温支路、三通阀、冷却塔和储能集装箱;所述协调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温支路、所述降温支路和所述储能集装箱无线连接;所述升温支路及所述降温支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集装箱的两端;所述三通阀的一端与升温支路、降温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控制储能集装箱的温度,避免电芯舱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影响电池健康,对电芯舱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同时能够对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
[0027]本技术附加的方面以及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8]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以及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9]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0030]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的详细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协调控制器1、升温支路2、降温支路3、三通阀4、冷却塔5、储能集装箱6、支路阀门7、冷却水循环水泵2

1、凝汽器2

2、第一旁路阀2

3、循环加热泵2

4、第二旁路阀2

5、发电机2

6、汽轮机2

7、凝结水泵2

8、循环冷却泵3

1、第三旁路阀3

2、第四旁路阀3

3、温度传感器6

1和换热器6

2。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协调控制器、升温支路、降温支路、三通阀、冷却塔和储能集装箱;所述协调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温支路、所述降温支路和所述储能集装箱无线连接;所述升温支路及所述降温支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集装箱的两端;所述三通阀的一端与升温支路、降温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控制储能集装箱的温度,避免电芯舱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影响电池健康,对电芯舱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同时能够对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
[0035]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
[0036]实施例1
[0037]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协调控制器1、升温支路2、降温支路3、三通阀4、冷却塔5和储能集装箱6;
[0038]所述协调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升温支路2、所述降温支路3和所述储能集装箱6无线连接;
[0039]所述升温支路2及所述降温支路3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集装箱6的两端;
[0040]所述三通阀4的一端与升温支路2、降温支路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5连接。
[004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升温支路2包括:冷却水循环水泵2

1、凝汽器2

2、第一旁路阀2

3、循环加热泵2

4、第二旁路阀2

5;
[0042]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2

1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塔5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2

1的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2

2的进水端连接;
[0043]所述凝汽器2

2的出水端与所述三通阀4连接;
[0044]所述三通阀4、所述第一旁路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协调控制器、升温支路、降温支路、三通阀、冷却塔和储能集装箱;所述协调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温支路、所述降温支路和所述储能集装箱无线连接;所述升温支路及所述降温支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集装箱的两端;所述三通阀的一端与升温支路、降温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支路包括:冷却水循环水泵、凝汽器、第一旁路阀、循环加热泵、第二旁路阀;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与所述三通阀连接;所述三通阀、所述第一旁路阀、所述循环加热泵的进水口依次连接;所述循环加热泵的出水口、所述储能集装箱、所述第二旁路阀依次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金良高国青史向成王建星朱勇刘明义刘承皓赵珈卉李国庆林昇刘大为曹传钊曹曦徐若晨孙周婷雷浩东李昊郝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