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971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28
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设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阳极和发光层之间的第一有机层,所述发光层包含第一化合物,所述第一有机层包含第二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致发光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综合器件性能,比如比如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组件,以及包含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的组合物。第二化合物的组合物。第二化合物的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子器件,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在发光层中包含第一化合物和在第一有机层中包含第二化合物组成的新型材料组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组件,以及包含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的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通过在器件两端施加电压,将电能转换成光。通常,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和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的有机层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阻挡层(EBL)、发光层(EML,包含主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掺杂材料)、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等,其中空穴阻挡层是可选功能层。根据材料功能的不同,组成有机层的材料可以分为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阻挡材料、主体材料、有机发光掺杂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当施加偏压于器件,空穴从阳极注入至发光层,电子从阴极注入至发光层。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相遇形成激子,激子复合发光。
[0003]其中,电子阻挡层和发光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阴极,设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阳极和发光层之间的第一有机层;其中,所述发光层至少包含第一化合物,所述第一化合物包含金属M,和与金属M配位的配体L
a
,其中金属M选自由Cu,Ag,Au,Ru,Rh,Pd,Os,Ir,和Pt组成的组;优选的,其中金属M选自Pt或Ir;其中L
a
具有由式1表示的结构:其中Cy是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5

24个芳环原子的碳环基或杂环基;其中Cy通过金属

碳键或者金属

氮键与M结合;其中X选自O,S或Se;其中X1至X7各自独立地选自C,CR
x
或N;X1至X4中至少有一个为C,且与所述Cy相连;其中R
x
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

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

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20个碳原子的芳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烷基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20个碳原子的芳基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0

20个碳原子的氨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氰基,异氰基,羟基,巯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及其组合;X1,X2,X3或X4通过金属

碳键或者金属

氮键与M连接;相邻的取代基R
x
能任选地连接形成环;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层至少包含第二化合物,所述第二化合物的空穴迁移率μ
h
<27
×
10
‑5cm2/V.s。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Cy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结构:
其中,R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表示单取代,多取代,或无取代;当任一结构中存在多个R时,所述R是相同或不同的;R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

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

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

20个碳原子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20个碳原子的芳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烷基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20个碳原子的芳基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0

20个碳原子的氨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氰基,异氰基,羟基,巯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及其组合;相邻的取代基R能任选地连接形成环;其中,“#”表示与金属M连接的位置,表示与X1,X2,X3或X4连接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具有M(L
a
)
m
(L
b
)
n
(L
c
)
q
的通式,其中L
a
,L
b
和L
c
分别是与金属M配位的第一配体,第二配体和第三配体,L
b
和L
c
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L
a
,L
b
和L
c
能任选地连接形成多齿配体;其中m是1,2或3,n是0,1或2,q是0,1或2,m+n+q等于M的氧化态;当m大于等于2时,多个L
a
相同或不同;当n等于2时,两个L
b
相同或不同;当q等于2时,两个L
c
相同或不同;其中L
b
和L
c
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
其中,R
a
,R
b
和R
c
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表示单取代,多取代,或无取代;X
b
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O,S,Se,NR
N1
,CR
C1
R
C2
;R
a
,R
b
,R
c
,R
N1
,R
C1
和R
C2
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

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

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20个碳原子的芳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烷基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20个碳原子的芳基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0

20个碳原子的氨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氰基,异氰基,羟基,巯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及其组合;相邻的取代基R
a
,R
b
,R
c
,R
N1
,R
C1
和R
C2
能任选地连接形成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X1至X7中至少有一个为CR
x
,且所述R
x
选自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氰基,或其组合;优选地,其中X7为CR
x
,且所述R
x
选自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氰基,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R
x
选自氘,氟,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具有Ir(L
a
)
m
(L
b
)3‑
m
的通式,所述Ir(L
a
)
m
(L
b
)3‑
m
具有由式1

1表示的结构:
其中,其中X选自O,S或Se;m选自1,2或3;当m选自1时,两个L
b
相同或不同;当m选自2或3时,多个L
a
相同或不同;R1,R2,R3,R
a
和R
b
各自独立地表示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或无取代;R1,R2,R3,R
a
和R
b
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

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

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20个碳原子的芳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烷基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20个碳原子的芳基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0

20个碳原子的氨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氰基,异氰基,羟基,巯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及其组合;相邻的取代基R1,R2,R3,R
a
和R
b
能任选地连接形成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选自由以下结构组成的组: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具有由式2表示的结构:
其中,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3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30个碳原子的亚杂芳基,或其组合;Z1至Z8各自独立地选自CR
z
或N;Y1至Y
10
各自独立地选自C,CR
y
或N;Ar1和Ar2每次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刘琪庞惠卿邝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