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2.5级,密度为3.2g/cm3,勃氏比表面积为0.45m2/g。
[0014]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灰中SiO2的含量为94.5%,平均粒径为0.1
‑
0.15μm。
[0015]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质焚烧灰是将生物质材料煅烧、粉磨获得,其平均粒径为5
‑
20μm,吸水率大于等于12%,SiO2含量高于80%。
[0016]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质焚烧灰的生物质材料选自稻壳、麦秸秆、花生壳、玉米芯、竹叶及象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
[0017]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15
‑
0.18。
[001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或萘系减水剂中的一种。
[0019]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制备生物质焚烧灰
[0021]将生物质材料冲洗、烘干,将烘干的生物质材料置于马弗炉中煅烧,然后粉磨,得到平均粒径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基准配合比中硅灰的25%
‑
100%替换为生物质焚烧灰,超高性能混凝土基准配合比按照质量份如下:水泥:30%
‑
40%硅灰:7%
‑
9%石英粉:5%
‑
10%石英砂:40%
‑
50%减水剂:0.4%
‑
0.6%;剩余为水:6%
‑
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为P
·
O 52.5级,密度为3.2g/cm3,勃氏比表面积为0.45m2/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中SiO2的含量为94.5%,平均粒径为0.1
‑
0.1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焚烧灰是将生物质材料煅烧、粉磨获得,其平均粒径为5
‑
20μm,吸水率大于等于12%,SiO2含量高于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焚烧灰的生物质材料选自稻壳、麦秸秆、花生壳、玉米芯、竹叶及象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15
‑
0.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早期防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或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国,田博,吕阳,何晨昊,张成龙,侯圣举,陈扬,姜东兵,许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