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48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5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
,特别涉及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还涉及该混凝土混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及旧城改造如火如荼进行,由此每年产生的建筑固体垃圾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统计显示从2009到2019年间,建筑垃圾年增长率由15%上升至40%左右,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近30亿吨,然而面对这样庞大数量的建筑垃圾,其回收利用率却不到5%。处理建筑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农田耕地,也耗时费力。
[0003]随着科技的进步,也有利用建筑废弃物作为原材料制作混凝土的方法,但是现有利用建筑废弃物制成的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侵蚀介质渗透到混凝土结构内部,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抗压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在进行制配的时候,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导致注入后的混凝土效果达不到预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解决了现有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混凝土时,由于水化过程热量太大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强度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混凝土混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500

700份、粗骨料200

300份、细骨料50

80份、再生骨料微粉末30

50份、耐高温纤维20

40份、碳化硅20

40份、粉煤灰400

800份、外加剂10

16份、碳酸钙4

8份、硫酸锌2

4份,水300

500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再生骨料微粉末由建筑垃圾直接粉碎而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粗骨料的材质为石灰石,所述石灰石的粒径规格为4

26mm,其中4

16mm规格与16

26mm规格的混合比例为3:7。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细骨料采用人工砂和河砂的混合物,所述细骨料的粒径规格为0.1

3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剂为混凝土增强剂、减水剂和引气剂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纤维为石棉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氮佬硼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碳酸钙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2:1。
[0013]本专利技术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建筑垃圾直接粉碎,获得具有活性的再生骨料微粉末,按照配比称取硅酸盐水
泥、粗骨料、细骨料、再生骨料微粉末、外加剂和水搅拌混合,得到混凝土第一混合物;
[0015]按照配比称取耐高温纤维、碳化硅加热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0016]向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粉煤灰,得到第三混合物;
[0017]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三混合物搅拌混合,得到混凝土混合材料,将所述混凝土混合材料施工在地面上,常温固化后,得到混凝土面层。
[0018]进一步地,所述再生骨料微粉末采用风选工序收集,所述再生骨料微粉末采用80μm方孔筛进行筛析,筛余量≤1.8%。
[0019]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剂误差率小于1.0%,所述粗骨料、所述细骨料及所述水的误差率小于2.0%。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不容易开裂,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不仅抗压、抗拉伸能力强,同时通过耐高温纤维和碳化硅混合,可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化热,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以及耐热性,并且混凝土可以经过碳酸钙和硫酸锌的活化,在混凝土中起到填充作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裂纹得以受阻以及钝化,压制裂纹发展,具体而言:
[0021]1、本专利技术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通过硅酸盐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再生骨料微粉末为基础材料,并结合外加剂的因素,增大混凝土的强度,保证高强度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满足设计、施工和供应等方面的要求,避免出现裂缝侵蚀介质渗透到混凝土结构内;
[0022]2、本专利技术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通过耐高温纤维和碳化硅合混合,可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化热,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以及耐热性,有利于减少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情况;
[0023]3、本专利技术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通过碳酸钙和硫酸锌之间的配合,经过碳酸钙和硫酸锌的活化,可以在混凝土中起到填充作用,形成应力集中点使得高强度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裂纹得以受阻以及钝化,压制裂纹发展。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500

700份、粗骨料200

300份、细骨料50

80份、再生骨料微粉末30

50份、耐高温纤维20

40份、碳化硅20

40份、粉煤灰400

800份、外加剂10

16份、碳酸钙4

8份、硫酸锌2

4份,水300

500份。
[0026]进一步地,再生骨料微粉末由建筑垃圾直接粉碎而成,利用建筑废弃物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可以起到节约环保的作用。
[0027]进一步地,粗骨料的材质为石灰石,石灰石的粒径规格为4

26mm,其中4

16mm规格与16

26mm规格的混合比例为3:7。优选地,细骨料采用人工砂和河砂的混合物,细骨料的粒径规格为0.1

3mm。
[0028]进一步地,外加剂为混凝土增强剂、减水剂和引气剂的一种或多种。
[0029]进一步地,耐高温纤维为石棉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氮佬硼纤维和陶瓷纤维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通过耐高温纤维和碳化硅合混合,可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化热,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以及耐热性,有利于减少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情况。
[0031]进一步地,碳酸钙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2:1。通过碳酸钙和硫酸锌之间的配合,经过碳酸钙和硫酸锌的活化,可以在混凝土中起到填充作用,形成应力集中点,使得高强度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裂纹得以受阻以及钝化,压制裂纹发展。
[003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再生微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500

700份、粗骨料200

300份、细骨料50

80份、再生骨料微粉末30

50份、耐高温纤维20

40份、碳化硅20

40份、粉煤灰400

800份、外加剂10

16份、碳酸钙4

8份、硫酸锌2

4份,水300

5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微粉末由建筑垃圾直接粉碎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的材质为石灰石,所述石灰石的粒径规格为4

26mm,其中4

16mm规格与16

26mm规格的混合比例为3: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混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采用人工砂和河砂的混合物,所述细骨料的粒径规格为0.1

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莹王永安郑复鹏王韫楠杨波张波高龙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环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