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孔及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85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小孔及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包括:步骤S1:对零件微小孔出口毛刺进行初步清理;步骤S2:对零件微小孔出口所在面进行研磨,将原本凸起的毛刺翻在孔内,低于微小孔出口所在面,削弱毛刺根部与零件的黏连程度;步骤S3:对研磨面进行抛光并清理;步骤S4:使用磨料流加工零件,将翻在孔内的毛刺去除干净;步骤S5:对零件微小孔孔内的磨料流磨料进行清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研磨以及磨料流加工方法,在微小孔毛刺去除干净的基础上保持孔口的锐边;相比目前行业使用的手工去毛刺,显著提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小孔及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微小孔及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天液体发动机核心零件喷注芯体上有撞击孔,其直径一般小于0.5mm,属于微小孔。撞击孔有孔径的精度要求以及内壁的光洁度要求,一般使用极细的钻头进行加工,加工时由于孔口的塑性变形,在撞击孔的进出口端会产生毛刺。毛刺会影响发动机的液流喷雾效果,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故发动机对于将毛刺去除干净的要求很高;不仅如此,孔口的圆角也会影响液流喷雾效果,在毛刺去除干净的基础上还需要孔口尽可能保持锐边,这无疑又加大了去毛刺的难度。
[0003]喷注芯体材料的塑性较强,毛刺粘连性较强不易去除。喷注芯体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撞击孔的毛刺需使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且多为斜孔毛刺,毛刺形状不规则,主要包括盖状大毛刺与根部毛刺。盖状大毛刺覆盖在孔口,较容易去除;根部毛刺位于斜孔出口的根部,形状为凸起的不规则半圆形毛刺,较难去除,普通的去毛刺方式很容易对孔口形成圆角,或者将毛刺翻进孔内,有残留。目前行业内针对喷注芯体主要采用人工去毛刺,加工效率低,对人的视力以及精力的负担大。撞击孔的典型结构以及毛刺的位置如图2所示;
[0004]目前行业一些常见的微小孔去毛刺的方法如表1所示,大部分方法主要以将毛刺去除干净为主,对于孔口的圆角没有要求,甚至将孔口倒圆角作为加工要求。而且发动机喷注芯体需要保证发动机燃料的液流参数,有孔口保持锐边的特殊需求;并且由于零件的结构特殊性,毛刺主要为斜孔孔口毛刺。这种情况在机械行业中很少见,毛刺去除的难度也非常大。
[0005]表1
[0006][0007][0008]游建民.喷注器盘的小孔加工[J].航天工艺.1997以及热能去毛刺工艺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02,是喷注芯体去毛刺的相关研究,两篇论文分别为手工与热能法去除喷注器盘的毛刺,手工去毛刺效率较低;热能法需要设备成本较高,且加工后需要对表面的氧化灰进行处理,瞬间爆燃对于航天产品材料性能的影响尚需分析。
[0009]宋珍桂.磨料流加工技术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是磨料流产生圆角的相关研究。
[0010]本专利技术将研磨以及磨料流的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去除微小孔毛刺,达到去除毛刺并保持锐边的效果,这种方法目前还没有在相关文章或者专利中看到。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小孔及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包括:
[0013]步骤S1:对零件微小孔出口毛刺进行初步清理;
[0014]步骤S2:对零件微小孔出口所在面进行研磨,将原本凸起的毛刺翻在孔内,低于微小孔出口所在面,削弱毛刺根部与零件的黏连程度;
[0015]步骤S3:对研磨面进行抛光并清理;
[0016]步骤S4:使用磨料流加工零件,将翻在孔内的毛刺去除干净;
[0017]步骤S5:对零件微小孔孔内的磨料流磨料进行清理。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1采用:使用毛刷将打孔后连接在孔口的盖形大毛刺以及大的粘连物刷下来。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2采用:根据零件结构不同选择平面研磨、外/内圆研磨或斜面研磨。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S2采用:研磨砂采用金刚石微粉或白刚玉微粉。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S3采用:对研磨面进行抛光,去除研磨带来的氧化层,使零件表面恢复金属本色;并将零件微小孔内的研磨砂以及多余物清理干净。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S4采用:磨料流的磨料颗粒需小于孔径的1/10。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S4采用:当零件各圈微小孔孔径相差大于预设值时,则将一类孔挡住,分别进行磨料流。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小孔,利用上述所述的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制备而成。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将研磨以及磨料流的加工方法相结合,达到了将微小孔孔口毛刺去除干净并保持锐边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对所有的毛刺进行加工,相比与目前手工去毛刺对每个孔逐一进行加工,效率大幅提高;经过了实际验证,相比传统的手工去毛刺,效率提高了至少3倍;
[0027]2、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化研磨的加工参数(比如研磨时长,研磨压力)以及磨料流加工参数(磨料流压力,行程,循环次数),加工状态稳定;避免了手工去毛刺需要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产品的状态稳定性不够好的缺点,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0028]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与设备结合,操作方便。传统的方法对操作人员的视力、精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可与磨床、钻床、铣床等设备相结合,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
[0029]4.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安全性高。相比于爆炸去毛刺需要昂贵的设备,并有爆炸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相关设备与材料成本低,对人体危害小。
附图说明
[003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1]图1为喷注芯体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撞击孔的典型结构以及毛刺的位置示意图。
[0033]图3为研磨示意图。
[0034]图4为磨料流示意图。
[0035]图5为去毛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7]实施例1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将研磨以及磨料流的方法相结合,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多种不同方法的尝试、在多次尝试失败中得到的方法。之前实际尝试过的方法有:车加工去毛刺、陶瓷刷去毛刺、激光去毛刺、电化学去毛刺、单一的研磨去毛刺、单一的磨料流去毛刺,上述方法均不能满足去除干净毛刺并保持锐边的要求。
[003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毛刺位于斜孔出口的根部,形状为凸起的不规则半圆形毛刺,较难去除,普通的去毛刺方式很容易对孔口形成圆角,或者将毛刺翻进孔内,有残留。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研磨以及磨料流的方法相结合,在实际验证中出现了良好的加工效果;研磨的作用是将原本凸起的毛刺翻在孔内,低于微小孔出口所在面,削弱毛刺根部与零件的黏连程度;同时毛刺翻在孔内的状态更有利于磨料流去除毛刺。如果使用单一的研磨的方法,毛刺会翻在内孔中,无法保证毛刺去除干净。磨料流是将翻在孔内的毛刺去除干净。使用单一的磨料流方法会由于毛刺粘连强度大,去除毛刺会对锐边造成破坏,形成圆角。本专利技术试验过程中克服了相关研磨材料、研磨磨料、磨料流磨料的选择的难题,以及对相关加工参数的选择:如研磨的加工参数(比如加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对零件微小孔出口毛刺进行初步清理;步骤S2:对零件微小孔出口所在面进行研磨,将原本凸起的毛刺翻在孔内,低于微小孔出口所在面,削弱毛刺根部与零件的黏连程度;步骤S3:对研磨面进行抛光并清理;步骤S4:使用磨料流加工零件,将翻在孔内的毛刺去除干净;步骤S5:对零件微小孔孔内的磨料流磨料进行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采用:使用毛刷将打孔后连接在孔口的盖形大毛刺以及大的粘连物刷下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孔毛刺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采用:根据零件结构不同选择平面研磨、外/内圆研磨或斜面研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杨成陆欣周滨陈斌张亭邹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