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及Z型叠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的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Z型叠片机。
技术介绍
[0002]生产锂电池的Z型叠片机在运行过程中,隔膜会间歇式往复运动。现有的隔膜放卷机构主要是通过位置传感器来检测叠片过程中缓存臂移动的位置从而被动地放卷。然而,叠片机在高速叠片时,膜长的变化很迅速,这种控制方式容易滞后,导致放卷与叠片不同步,引起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其利于提高放卷与叠片的同步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Z型叠片机,其利于提高放卷与叠片的同步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其包括:获得隔膜的从两个末端过渡辊的切线处到被压片夹抵压部分的边缘处的膜长在Z型叠片机的一个叠片周期内的变化规律;以及根据该变化规律控制隔膜放卷电机。
[0006]该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可根据提前计算好的膜长的变化规律控制隔膜放卷电机,不存在位置传感器检测带来的滞后问题,利于提高放卷与叠片的同步性。
[0007]在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根据该变化规律控制隔膜放卷电机的步骤包括:将该变化规律与虚拟主轴映射成凸轮曲线,将凸轮曲线求导得到速度曲线,及根据速度曲线控制隔膜放卷电机。借此利于提高控制效率。
[000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隔膜的从两个末端过渡辊的切线处到被压片夹抵压部分的边缘处的膜长在Z型叠片机的一个叠片周期内的变化规律;以及根据所述变化规律控制隔膜放卷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变化规律控制隔膜放卷电机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变化规律与虚拟主轴映射成凸轮曲线,将所述凸轮曲线求导得到速度曲线,及根据所述速度曲线控制隔膜放卷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Z型叠片机的叠片台能够在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间往复运动,所述叠片周期包括一个第一阶段,在所述第一阶段中,叠片台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一个第一距离到达一个过渡位置,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叠片台的运动全程减去压片夹组沿叠片台的运动方向的宽度,获得所述变化规律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变化规律中对应所述第一阶段的膜长设置为不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周期包括一个第二阶段,在所述第二阶段中,叠片台由所述过渡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获得所述变化规律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变化规律中对应所述第二阶段的膜长设置为符合如下公式(1):d=(90
°‑
θ)
×
r+(z
–
cosθ
×
r)/sinθ
ꢀꢀꢀꢀ
公式(1)其中,d为隔膜的从两个末端过渡辊的切线处到被压片夹抵压部分的边缘处的膜长,r为末端过渡辊的半径,θ为隔膜与叠片台的运动方向的夹角,z为两个末端过渡辊的切线到隔膜的被压片夹抵压部分的边缘的沿一个竖直方向的距离,所述竖直方向垂直于末端过渡辊的轴线和叠片台的运动方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Z型叠片机的隔膜放卷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周期包括一个第三阶段,在所述第三阶段中,叠片沿所述竖直方向自接触隔膜运动至完全叠压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叠片台,获得所述变化规律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三阶段的膜长初始值和膜长终止值输入S7
‑
1500T内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通过五次多项式求取所述变化规律中对应所述第三阶段的膜长的变化曲线,其中所述膜长初始值根据所述公式(1)算得,所述膜长终止值根据如下公式(2)算得,D=(90
°‑
β)
×
r+(z
–
cosβ
×
r)/sinβ+w
ꢀꢀꢀꢀ
公式(2)其中,D为膜长终止值,r为末端过渡辊的半径,β为隔膜的未被叠片叠压的部分与叠片台的运动方向的夹角,z为两个末端过渡辊的切线到隔膜的被压片夹抵压部分的边缘的沿所述竖直方向的距离,w为叠片沿叠片台的运动方向的宽度。
6.Z型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放卷机构(10),其包括:一个放卷轴(11),其用于安装隔膜卷料,一个隔膜放卷电机(12),其用于驱动所述放卷轴(11)转动,及两个末端过渡辊(13),两个所述末端过渡辊(13)沿一个第一方向(D1)排列且相切设置,隔膜(91)从两个所述末端过渡辊(13)的切线处穿过;一个叠片台(20),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D1)和所述第一方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