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75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光伏组件的布置和更换成本,导致光伏建筑的设计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模拟计算各网格的有效日照量,联合光伏建筑所处区域的气候数据和电量预测模型预测发电量;在组件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发电收益率,根据发电收益率判断网格处设置光伏组件是否合适;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收益为基础确定是否设置光伏成本,能够降低光伏组件的布置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判断光伏建筑外表面各网格是否合格之后,将合格且相邻的网格联合起来生成组件设置区域,再根据外部规则轮廓判进一步扩展组件设置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组件设置区域的规则性,降低光伏组件的设计和安装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涉及光伏建筑的光伏组件设计布置技术,具体是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建筑一体化是通过安装在建筑外表面的光伏组件来获取电力资源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美学、建筑采光以及安全性能要求,而且能够避免光伏组件占用土地资源。因此,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技术要求非常有必要。
[0003]目前光伏建筑的外表面一般都是定性设置,在建筑外表面能够接收到太阳光的地方均设置光伏组件,以便对太阳光进行充分利用。公开号CN10684502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布置设计方法,对光伏建筑进行日照数值模拟分析,比较建筑外表面不同部位的有效日照量,优化选择光伏组件的位置和尺寸,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现有技术通过粗略计算建筑外表面各网格的有效日照量来布置光伏组件,虽然对太阳能进行了尽可能地利用,但是没有综合考虑光伏组件的布置和更换成本,导致光伏建筑的设计成本增加;因此,亟须一种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设计规划数据,结合模拟软件建立光伏建筑以及周边建筑的建筑模型,按照设计规划数据将建筑模型中的光伏建筑划分为若干网格;其中,设计规划信息包括光伏建筑以及周边建筑的建筑规划参数;模拟计算光伏建筑的日照强度,结合日照折减系数计算各网格的有效日照量;获取光伏建筑所处区域的气候数据,结合有效日照量生成电量预测序列,结合电量预测模型预测发电量;其中,电量预测模型基于人工智能模型构建,有效日照量包括日有效日照量、月有效日照量或者年有效日照量;获取光伏组件的组件成本,结合预测的发电量计算网格的发电收益率;结合发电收益率判断网格是否符合条件;是,联合相邻符合条件的网格确定组件设置区域;否,则分析是否将该网格纳入到最近的组件设置区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设计规划数据,结合模拟软件建立光伏建筑以及周边建筑的建筑模型,包括:提取设计规划数据中的建筑规划参数;其中,建筑规划参数包括建筑规模、建筑外形、建筑朝向或者建筑间距;在建筑规划参数的基础上,结合模拟软件建立光伏建筑以及周边建筑的建筑模型;其中,模拟软件具体为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设计规划数据将建筑模型中的光伏建筑划分为若干网格,包括:获取光伏建筑外表面参考点对应的最大日有效日照量,标记为DRL;通过公式WBC=√[α
×
(BFD/DRL)]获取计算获取网格边长WBC;其中,BFD为根据经验设定的标准发电度数;α为比例系数,与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有关;基于网格边长确定正方形区域作为网格,将光伏建筑外边面能够接收太阳光的位置均划分为若干网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光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计算光伏建筑的日照强度,结合日照折减系数计算各网格的有效日照量,包括:确定模拟时间间隔,基于模拟时间间隔模拟获取光伏建筑的日照强度,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森强杨鹏方兆葵杨添来黄剑辉刘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