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爆炸近区地冲击毁伤效应的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067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核爆炸近区地冲击毁伤效应的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计算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应力波峰值的应力范围;获取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待分析毁伤效应的目标隧道的隧道结构;查找预设的映射关系表以获取与所述目标隧道的隧道结构对应的不同地冲击毁伤程度的破坏应力参数值;将所述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应力波峰值的应力范围与获取的不同地冲击毁伤程度的破坏应力参数值进行匹配,以确定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应力波峰值的应力范围对所述目标隧道的地冲击毁伤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地下核爆炸近区的隧道的安全距离预估或给定区域内隧道的破坏程度分析。区域内隧道的破坏程度分析。区域内隧道的破坏程度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核爆炸近区地冲击毁伤效应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爆炸加载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核爆炸近区地冲击毁伤效应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若地下结构配置在距离爆炸发生位置较近时(径向裂纹区附近),则爆炸地冲击将会对地下结构产生直接冲击破坏,主要形式有:剥离破坏、挤压剪切破坏和劈裂拉伸破坏。在应力波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隧道的临空面时,就会形成反射拉伸波,向相反方向传播,反拉伸波和入压缩波的合并使隧道临空面附件应力减小,可能形成拉应力,并使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增大。反射合成后的拉应力若超过岩体的抗拉强度,则隧道临空面的岩石就会一层层拉裂,脱离岩体飞出,通常称之为剥离。剥离破坏的程度除与应力波的升压时间、岩石抗拉强度、隧道轮廓形状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应力波长和隧道尺寸有关。研究表明,应力波升压段越陡峭,作用时间越短,则剥离破坏越严重。若围岩的抗拉强度大,且隧道横截面尺寸与应力波长相比很小,则剥离破坏效果就较小。
[0003]当应力波通过隧道时,在隧道周围将引起应力重分布,造成应力局部变大的现象,通常称为应力集中。若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核爆炸近区地冲击毁伤效应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应力波峰值的应力范围;获取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待分析毁伤效应的目标隧道的隧道结构;查找预设的映射关系表以获取与所述目标隧道的隧道结构对应的不同地冲击毁伤程度的破坏应力参数值;将所述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应力波峰值的应力范围与获取的不同地冲击毁伤程度的破坏应力参数值进行匹配,以确定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应力波峰值的应力范围对所述目标隧道的地冲击毁伤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冲击毁伤程度包括:完全破坏、严重破坏、中等破坏和轻微破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地下核爆炸的爆炸当量、以及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地质条件、隧道状态确定不同的地冲击毁伤程度对应的隧道破坏分区的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地下核爆炸的爆炸当量、以及地下核爆炸近区的地质条件、隧道状态确定不同的地冲击毁伤程度对应的隧道破坏分区的大小具体包括:根据预设的分区计算模型计算不同的地冲击毁伤程度对应的隧道破坏分区的大小,公式如下:式中,R为破坏分区外边界到爆心的距离,A
n
为不同的地冲击毁伤程度对应的预设分区系数,Q为地下核爆炸的爆炸当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隧道的隧道结构包括:未被覆隧道、部分被覆隧道和整体被覆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晓李杰王振康楠邓树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