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包括:剪叉力臂,包括两组内剪力臂和两组外剪力臂,两组内剪力臂分别与两组外剪力臂相互构成转动连接;支架,包括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承载支架设置在剪叉支撑下方,升降支架设置在剪叉支撑上方,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均具有滑动槽,两组剪叉支撑一端固定设置在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内,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液压缸,设置在剪叉支撑与支架固定连接的一端,其输出端连接升降支架;限位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与液压缸相对的一端。本申请升降行程大,且可一次升降到位;双液压系统,承载力大,且升降平稳,无需频繁维护;水平和竖直移动方向均有导向装置,且齿轮齿条啮合精密,定位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动车组车轮探伤设备
,具体为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车组检修时一般停靠在检修库内轨道桥上,轮对探伤设备放置于地坑内,对轮对进行探伤时,探伤设备需将轮对从钢轨上顶起,进而进行轮对检测,由于地坑及车底空间有限、环境复杂,所以对升降装置要求苛刻。目前,市场上用于轮对探伤设备升降多采用丝杆机构或液压直顶,由于负重较大,丝杆机构易磨损,产生噪音或变形,维护频繁;液压直顶行程受限,且不够稳定;亦有丝杆液压组合双行程模式,此模式虽行程增大,但空间占用较大,后期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包括:剪叉力臂,包括两组内剪力臂和两组外剪力臂,两组所述内剪力臂的中部位置分别与两组所述外剪力臂的中部位置相互构成转动连接以形成两组剪叉支撑;支架,包括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所述承载支架设置在两组剪叉支撑下方,所述升降支架设置在两组剪叉支撑上方,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均具有滑动槽,其中所述升降支架还具有支撑端面,两组所述剪叉支撑的相同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内,两组剪叉支撑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内;液压缸,设置在所述剪叉支撑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一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支架;限位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与所述液压缸相对的一端,其底部固定连接至所述承载支架,顶部可跟随所述升降支架上下移动。
[0004]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内剪力臂的底端与所述承载支架滑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外剪力臂的顶端与所述升降支架滑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内剪力臂的顶端和两组外剪力臂的底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和承载支架的滑动槽内。
[0005]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支架的两组滑动槽相对设置,所述升降支架的两组滑动槽相背设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并列设置两组,两组液压缸的底端连接至所述承载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上设置两个液压缸安装槽,两组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安装槽内并通过固定轴连接至升降支架。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板、轴承座板、齿条和连接轴,所述固定板连接至所述升降支架,所述轴承座板包括两块且分别连接至所述承载支架的端部,所述齿条包括两组且并列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置齿轮且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至所述轴承座板,所述齿轮与齿条构成啮合连接,通过设置齿条限位做轴向限位同时进行导
向,使升降支架平稳上升,且可保证较大行程。
[0008]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内剪力臂之间还设置内连接杆,两组所述外剪力臂之间设置外连接杆,用于提高剪力臂结构稳定并保证两侧相对位置,从而保证滚轮在槽钢内滚动时不发生左右偏移,增加安全保障。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支架上的两端还设置多个高度可调节的限位螺钉,用于限位升降支架的下降位置。
[0010]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升降行程大,且可一次升降到位;双液压系统,承载力大,且升降平稳,无需频繁维护;通过设置滑动槽和齿条限位,使得水平和竖直移动方向均有导向装置,且齿轮齿条啮合精密,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去掉限位机构后升起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应用至轮对探伤系统底盘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应用至轮对探伤系统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第二种实施例在缓冲结构附近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液压油在壳体内部由进液口流向出液口时的流向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部分结构的爆炸视图,主要示出了转轴等结构。
[0012]图中标记为:10、内剪力臂,101、滚轮轴,102、滚轮,11、外剪力臂,111、销轴,12、承载支架,13、升降支架,14、液压缸,141、限位块,142、固定轴,15、限位机构,151、固定板,152、轴承座板,153、齿条,154、连接轴,155、齿轮,156、轴承座,16、内连接杆,17、外连接杆,18、限位螺钉,19、缓冲结构;191、缓冲液压缸,191a、液压口,192、缓冲阀,192a、壳体,192b、进液口,192c、出液口,192d、液压流道,192e、主流道,192f、分流道,192g、弧形段,193、隔板,194、转轴,195、磁块,196、磁感线圈,197、外壳,100、剪叉式升降装置,200、行走底盘,300、轮对探伤系统。
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参见图1
‑
4,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包括剪叉力臂,剪叉力臂包括两组内剪力臂10和两组外剪力臂11,两组内剪力臂10的中部位置分别与两组外剪力臂11的中部位置通过销轴相互构成转动连接以形成两组剪叉支撑,两组剪叉支撑相对设置;支架,包括承载支架12和升降支架13,承载支架12设置在两组剪叉支撑下方,升降支架13设置在两组剪叉支撑上方,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均具有滑动槽,其中升降支架还具有支撑端面,两组剪叉支撑的相同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内,
两组剪叉支撑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内;液压缸14,设置在剪叉支撑与支架固定连接的一端,其输出端连接升降支架13;限位机构15,设置在支架上与液压缸相对的一端,其底部固定连接至承载支架,顶部可跟随升降支架上下移动。
[0015]具体而言,承载支架12和升降支架13均为矩形结构,由型钢焊接而成,两组内剪力臂10的底端与承载支架12滑动槽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两组外剪力臂11的顶端与升降支架13滑动槽的一端通过销轴111固定连接,两组内剪力臂的顶端和两组外剪力臂的底端分别通过滚轮102和滚轮轴101滑动设置在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和承载支架的滑动槽内。
[0016]作为优选的,承载支架12的两组滑动槽相对设置,升降支架13的两组滑动槽相背设置,液压缸14并列设置两组,两组液压缸14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块141,限位块141通过固定轴142连接至承载支架,升降支架上设置两个液压缸安装槽,两组液压缸的顶端设置在液压缸安装槽内,也同样采用限位块141和固定轴142的方式连接至升降支架。
[0017]具体而言,限位机构15包括固定板151、轴承座板152、齿条153和连接轴154,固定板151竖直连接至升降支架13,轴承座板152包括两块且分别连接至承载支架12的端部,齿条153包括两组且并列设置在固定板上,连接轴154的两端设置齿轮155且通过轴承座156固定连接至两端的轴承座板152,齿轮155与齿条153构成啮合连接。
[0018]作为优选的,内剪力臂10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叉力臂,包括两组内剪力臂和两组外剪力臂,两组所述内剪力臂的中部位置分别与两组所述外剪力臂的中部位置相互构成转动连接以形成两组剪叉支撑;支架,包括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所述承载支架设置在两组剪叉支撑下方,所述升降支架设置在两组剪叉支撑上方,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均具有滑动槽,其中所述升降支架还具有支撑端面,两组所述剪叉支撑的相同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内,两组剪叉支撑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承载支架和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内;液压缸,设置在所述剪叉支撑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一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支架;限位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与所述液压缸相对的一端,其底部固定连接至所述承载支架,顶部可跟随所述升降支架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对探伤的剪叉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内剪力臂的底端与所述承载支架滑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外剪力臂的顶端与所述升降支架滑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内剪力臂的顶端和两组外剪力臂的底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升降支架的滑动槽和承载支架的滑动槽内。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霞,周永星,李猛,王亮,黄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吉特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