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及方法,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一体化安装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池断路模块;电池断路模块包括铜排和多个高压元器件,高压元器件间隔安装至铜排上,铜排端部设有端子连接孔;铜排通过端子连接孔与电池管理模块连接,端子连接孔用于将高压元器件数据传输至电池管理模块进行检测;满足散热要求的前提下使得产品体积最小化,且安装便捷,售后更方便检修,解决了如何在保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内电池管理系统与断路系统在满足散热要求及使用的前提下使得产品布局合理,体积小型化,安装便捷,售后维护方便的问题。后维护方便的问题。后维护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动力电池有更高的电芯能量及能量密度,以适应更高的续航要求,并要求动力电池的整包高度越来越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和电池管理系统使用支架等固定,导致电池包整包重量大,生产成本高。
[0004]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布置紧凑,内部的元器件较多,接线复杂,在生产装配的过程中效率较低,且容易装配错误。
[0005]目前存在,如何在保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内电池管理系统与断路系统在满足散热要求及使用的前提下使得产品布局合理,体积小型化,安装便捷,售后维护方便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及方法,将电池管理及断路装置的各元器件进行模块化整合,以便生产装配和售后维护,同时提高了动力电池内部集成度,为高低压线束、冷却管线提供安装点。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一体化安装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池断路模块;
[0008]电池断路模块包括铜排和多个高压元器件,高压元器件间隔安装至铜排上,铜排端部设有端子连接孔,铜排通过端子连接孔与电池管理模块连接,端子连接孔用于将高压元器件数据传输至电池管理模块进行检测。
[0009]进一步的,所述铜排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第四铜排和第五铜排;第一铜排的前侧设置第二铜排,第二铜排的前侧设置第四铜排,第二铜排的右侧设置第三铜排,第四铜排的右侧设置第五铜排。第一铜排与第二铜排之间安装第一继电器;第三铜排与第五铜排之间安装第二继电器;第四铜排与第五铜排之间安装第三继电器。
[0010]第一铜排的前侧面垂直于水平面,第一铜排的右端设有向下方的延长段,延长段向后侧弯折90
°
,第一铜排的左端也具有向下方的延长段,延长段向前侧弯折90
°
后连接左安装板,左安装板的左端部设有与上盖的左侧面配合的安装孔,左安装板的右端部设有第一继电器左安装孔。
[0011]第二铜排包括水平安装板、U形板和背板,水平安装板的左端部设有第一继电器右安装孔,左安装板的右侧设置第二铜排的水平安装板,左安装板与水平安装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第一继电器左安装孔与第一继电器右安装孔配合安装第一继电器。
[0012]U形板的右侧具有横向延长段并向内侧弯折一定角度后与背板连接,背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竖向段、第一横向段、向下倾斜段和第二横向段,第二横向段的一端与右安装板连接,右安装板上设有与上盖的右侧面配合的安装孔。
[0013]第三铜排包括第一水平段、向右下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第一水平段的左端设有第二继电器的右安装孔,第一水平段左侧安装第五铜排,第五铜排设有第二继电器的左安装孔。
[0014]所述第四铜排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三水平段、斜向上段、第四水平段、竖直段和第五水平段,第三水平段的左端具有与上盖的左侧面配合的安装孔,第五水平段设有第三继电器的左安装孔。第五水平段右侧安装第五铜排。
[0015]第五铜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水平段、斜向下段和第七水平段,第六水平段设有第三继电器的右安装孔,第七水平段的右端具有与上盖的右侧面配合的安装孔,第七水平段的后侧连接第八水平段,第八水平段设有第二继电器的左安装孔,第二继电器的左安装孔和第二继电器的右安装孔配合安装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的左安装孔和第三继电器的左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三继电器。
[0016]所述高压元气件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预充电阻和电流传感器。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矩形壳体和第二矩形壳体,第一矩形壳体内安装电池断路模块,第二矩形壳体内安装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为电池管理系统PCBA。
[0018]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矩形壳体和第二矩形壳体,第一矩形壳体与第二矩形壳体连接形成L形结构;所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还包括上盖和侧板,上盖与第一矩形壳体的顶面连接,侧板与第二矩形壳体的侧面连接。
[0019]所述上盖的内侧面设有热失控传感器安装孔,热失控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热失控传感器。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的安装方法,包括:
[0021]将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电流传感器和预充电阻安装至铜排上,然后将铜排安装至上盖;
[0022]将电池管理系统安装至第二矩形壳体上,并将侧板安装至第二矩形壳体;
[0023]将上盖安装至第一矩形壳体上;
[0024]将前端接线点保护盖和后端接线点保护盖安装至第二矩形壳体上。
[0025]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采用主壳体内一体化安装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池断路模块,利用电池断路模块包括铜排和多个高压元器件,高压元器件间隔安装至铜排上,铜排端部设有端子连接孔;铜排通过端子连接孔与电池管理模块连接,模块化设计提高动力电池内部集成度,提高动力电池装配效率,便于售后维护,使得动力电池内部满足I PXXB,提高维护时安全性。同时为动力电池内部周边高低压线束、冷却管线提供安装点,便于动力电池内部布置设计。
[0027]2、本专利技术采用铜排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铜排,第一铜排的左安装板的右端部设有第一继电器左安装孔;第二铜排包括水平安装板、U形板和背板,水平安装板
的左端部设有第一继电器右安装孔,左安装板的右侧设置第二铜排的水平安装板,左安装板与水平安装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第一继电器左安装孔与第一继电器右安装孔配合安装第一继电器;第三铜排中部设有电流传感器安装区域,用于安装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横向布置,减小占用空间,优化铜排弯折点有效提高了电流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第三铜排左端设有预充电阻安装孔,预充电阻安装孔用于安装预充电阻;第一、第二和第三继电器分散布置避免发热集中;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在满足散热要求的前提下使得产品体积最小化,且安装便捷,售后更方便检修,解决了如何在保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内电池管理系统与断路系统在满足散热要求及使用的前提下使得产品布局合理,体积小型化,安装便捷,售后维护方便的问题。
[0028]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一体化安装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池断路模块;电池断路模块包括铜排和多个高压元器件,高压元器件间隔安装至铜排上,铜排端部设有端子连接孔,铜排通过端子连接孔与电池管理模块连接,端子连接孔用于将高压元器件数据传输至电池管理模块进行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第四铜排和第五铜排;第一铜排的前侧设置第二铜排,第二铜排的前侧设置第四铜排,第二铜排的右侧设置第三铜排,第四铜排的右侧设置第五铜排;第一铜排与第二铜排之间安装第一继电器;第三铜排与第五铜排之间安装第二继电器;第四铜排与第五铜排之间安装第三继电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排的前侧面垂直于水平面,第一铜排的右端设有向下方的延长段,延长段向后侧弯折90
°
,第一铜排的左端也具有向下方的延长段,延长段向前侧弯折90
°
后连接左安装板,左安装板的左端部设有与上盖的左侧面配合的安装孔,左安装板的右端部设有第一继电器左安装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及断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排包括水平安装板、U形板和背板,水平安装板的左端部设有第一继电器右安装孔,左安装板的右侧设置第二铜排的水平安装板,左安装板与水平安装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第一继电器左安装孔与第一继电器右安装孔配合安装第一继电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泉,宋开通,王恒,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