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机组人员离开舱口组件、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1]飞机(包括商用飞机)可以由特别是在长时间飞行时要求或需要休息时间和休息的人员当机组人员。因此,飞机设计可以包含机组人员的休息区,其中这些休息区例如与乘客舱或客舱内的乘务员区域或其他区域相邻或以其他方式连通。
[0002]除非明确地如此标识,否则本文中的任何陈述都仅仅通过其包括在
和/或
技术介绍
部分中而被承认为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方面涉及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在用于飞机机组人员和人员的机组人员离开路径的末端处的放置、以及终止于机组人员出口处的飞机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和机组人员出口组件,所述机组人员出口组件被配置为支撑机组人员以及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和机组人员出口组件的重量,所述机组人员出口组件从闭合的收起位置(在本文中同样称为“收起状态”)打开到打开的部署位置(在本文中同样称为“部署状态”),其中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组件通向飞机机舱,例如飞机客舱。
[0004]根据本方面,公开了一种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其中所述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包括机组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30),包括: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组件,所述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组件包括:出口舱口支撑结构(26),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定位在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组件处,所述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组件与机组人员离开路径(28)连通;可移动出口舱口(29),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与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可移动地连通,至少一个支撑带(40),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与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还与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连通,所述支撑带包括:支撑带第一端(42)和支撑带第二端(44),所述支撑带第一端固定地附接到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所述支撑带第二端固定地附接到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包括多个支撑带第一区段(46),所述多个支撑带第一区段中的至少两个支撑带第一区段邻接相邻的支撑带第二区段(48),所述支撑带第二区段介于所述多个支撑带第一区段中的两个支撑带第一区段之间;其中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与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可移动地连通,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被配置为通过一系列运动从其中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处于闭合位置以及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与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基本上接触的收起位置移动到其中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处于打开位置的部署位置,其中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在所述部署位置中从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至少部分地脱离;其中在将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从所述部署位置移动到所述收起状态期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被配置为在预定的折叠支撑带占用空间(80)内折叠;其中在将所述可移动出口舱口从所述部署位置移动到所述收起位置期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还被配置为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的长度在预定位置处折叠;并且其中所述支撑带第二区段包括第二弯曲刚度,并且所述多个支撑带第一区段每个均包括第一弯曲刚度,其中所述第一弯曲刚度不同于所述第二弯曲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被配置为折叠并形成折叠支撑带(41),所述折叠支撑带被配置为保持在折叠支撑带占用空间(80)内,所述折叠支撑带还被配置为保持在预定的折叠支撑带占用空间内,所述折叠支撑带还被配置为在所述闭合位置中促进可移动出口舱口周边与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的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弯曲刚度小于所述第一弯曲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其中所述多个支撑带第一区段由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制成:尼龙、布、塑料、金属及其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其中所述支撑带第二区段由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制成:尼龙、布、塑料、金属及其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其中所述出口舱口支撑结构邻近飞机客舱中的头顶储物箱组件定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其中处于所述部署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包括足以支撑高达约500磅的重量的拉伸强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人员离开路径出口,其中支撑带第二区段(48)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带中限定柔性接头,所述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