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61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包括预埋层钢筋、弹线复合预埋件位置、U型预埋筋安装、预埋层混凝土浇筑、悬挑工字钢安装、满堂模板支架搭设、悬挑结构施工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缩减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挑结构施工
,具体是一种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可用土地面积正在大幅度的减少,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城市的土地,在住宅建造中多采用高层建筑,在今后的城市化发展中高层建筑也将大量涌现。在精品住宅工程中,基于美观及建筑构造需要,在屋面往往有大跨度悬挑结构的出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大跨度悬挑结构的下部没有主体结构支撑,需要悬挑工字钢作为底部支撑,底部工字钢的预埋固定件往往会出现因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振捣而导致的偏位问题,同时传统的扎丝绑扎的方式不够牢固,焊接固定方式会损伤主筋,降低主体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从而提高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工况下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预埋层钢筋施工:按照设计图纸选取相应规格的钢筋,按照标准进行连接,确保钢筋的整体稳固性;S2、弹线复合预埋件位置:根据高层屋面悬挑梁深化图纸,用墨线弹出预埋件中心点位置,以便于预埋件的安装与矫正;S3、U型预埋筋安装:在楼板底筋的上侧沿横向安放两根下定位短筋,下定位短筋同楼板底筋利用卡扣件固定,将U型预埋筋从所述下定位短筋的下侧穿过,并与下定位短筋利用卡扣件固定,在楼板顶筋的下侧沿纵向安放两根上定位短筋,上定位短筋同楼板顶筋利用卡扣件固定,并与U型预埋筋利用卡扣件固定,由此使U型预埋筋得到稳固;S4、预埋层混凝土浇筑:浇筑楼板混凝土;S5、悬挑工字钢安装:通过所述U型预埋筋对悬挑工字钢进行锚固;S6、满堂模板支架搭设:在所述悬挑工字钢的上侧搭设满堂模板支架;;S7、悬挑结构施工:按设计间距要求整齐铺好方木,随即铺设悬挑结构底模,底模铺设好后浇筑悬挑结构混凝土。
[0005]优选地,S3中,在安装悬挑工字钢的楼板上内外各预埋一组U型预埋筋。
[0006]优选地,S3中,所述卡扣件包括左半圆环和右半圆环,所述左半圆环和右半圆环的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左半圆环和右半圆环的另一端卡扣连接,所述左半圆环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右半圆环的另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配合连接,以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固定。
[0007]优选地,S4中,U型预埋筋埋入楼板混凝土的平直段不少于20cm。
[0008]优选地,S5中,悬挑工字钢的外端采用钢丝绳斜向拉吊于上层楼面梁,在上层楼面
梁内预埋圆钢吊环,每个钢丝绳的绳头不少于3个夹扣卡紧。
[0009]优选地,S6中,当搭设高度不超过8m的满堂模板支架时,支架四周外立面向内的第一跨每层均设置竖向斜杆,支架底层以及顶层均设置竖向斜杆,并在支架内部区域每隔5跨由底至顶纵、横向均设置竖向斜杆或采用扣件钢管搭设的大剪刀撑;当搭设高度超过8m的满堂模板支架时,斜拉杆满布,设置连续剪刀撑,支架中部设置水平安全网,当支架的高度不超过4个步距时,不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支架的超过4个步距时,设置顶层水平斜杆或扣件钢管水平剪刀撑。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的施工中,实现了预埋固定件一次施工准确性,避免了原有结构的主筋损伤,无需因混凝土浇筑而产生的偏位进行二次调整。原有的施工工序,预埋固定件常常会损伤主筋,也因后续施工而产生偏位,在安装悬挑工字钢的过程中,对此进行整改调整浪费人力,影响工期。此外,因预埋件偏位而导致的模板支架搭设错位的现象得以改善,避免了对模板支架的二次加固,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材料,保障了施工安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缩减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U型预埋筋的正视施工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U型预埋筋的侧视施工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悬挑工字钢及满堂模板支架的施工示意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楼板底筋;2、下定位短筋;3、U型预埋筋;4、楼板顶筋;5、上定位短筋;6、左半圆环;7、右半圆环;8、旋转轴;9、卡槽;10、卡扣;11、悬挑工字钢;12、钢丝绳;13、夹扣;14、满堂模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
[0018]一种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预埋层钢筋施工:按照设计图纸选取相应规格的钢筋,按照标准进行连接,确保钢筋的整体稳固性,对钢筋牌号、搭接方式和锚固长度需重点排查,确保准确无误;S2、弹线复合预埋件位置:根据高层屋面悬挑梁深化图纸,用墨线弹出预埋件中心点位置,以便于预埋件的安装与矫正;S3、U型预埋筋安装:参照图1、2,在楼板底筋1的上侧沿纵向安放两根下定位短筋2,下定位短筋2同楼板底筋1利用卡扣件固定,将U型预埋筋3从下定位短筋2的下侧穿过,并与下定位短筋2利用卡扣件固定,在楼板顶筋4的下侧沿横向安放两根上定位短筋5,上定位短筋5同楼板顶筋4利用卡扣件固定,并与U型预埋筋3利用卡扣件固定,由此使U型预埋筋3
得到稳固;参照图4,在安装悬挑工字钢11的楼板上内外各预埋一组U型预埋筋,内侧一组预埋在距悬挑工字钢尾部20mm处,外侧一组距里侧一组20cm;参照图3,所述卡扣件包括左半圆环6和右半圆环7,左半圆环6和右半圆环7的一端通过旋转轴8可旋转连接,左半圆环6和右半圆环7的另一端卡扣连接,左半圆环6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卡槽9,右半圆环7的另一端设有卡扣10,卡扣10与卡槽9配合连接,以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固定;S4、预埋层混凝土浇筑:浇筑楼板混凝土,U型预埋筋3埋入楼板混凝土的平直段不少于20cm,在浇筑工序中,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模板及预埋筋,避免因振捣导致预埋件偏位,浇筑完后进行找平、收光、扫毛工作;S5、悬挑工字钢安装:楼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方可进行该层悬挑工字钢的搭设,参照图4,通过内、外侧的U型预埋筋3对悬挑工字钢11进行锚固;悬挑工字钢11在楼板上的锚固点用木楔子楔紧,作为安全储备,悬挑工字钢11的外端采用钢丝绳12斜向拉吊于上层楼面梁,在上层楼面梁内预埋圆钢吊环,参照图5,每个钢丝绳12的绳头不少于3个夹扣13卡紧,每个夹扣13间隔9cm,尾部的夹扣13离绳头预留12cm;悬挑工字钢11的内侧锚固点与U型预埋筋3双面焊,焊缝长度为5d,以承担斜拉钢丝绳12对悬挑工字钢11的水平推力,钢丝绳12需绷紧,使悬挑工字钢11的外端起拱30mm;S6、满堂模板支架搭设:参照图4,在悬挑工字钢11的上侧搭设满堂模板支架14;满堂模板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预埋层钢筋施工:按照设计图纸选取相应规格的钢筋,按照标准进行连接,确保钢筋的整体稳固性;S2、弹线复合预埋件位置:根据高层屋面悬挑梁深化图纸,用墨线弹出预埋件中心点位置,以便于预埋件的安装与矫正;S3、U型预埋筋安装:在楼板底筋的上侧沿横向安放两根下定位短筋,下定位短筋同楼板底筋利用卡扣件固定,将U型预埋筋从所述下定位短筋的下侧穿过,并与下定位短筋利用卡扣件固定,在楼板顶筋的下侧沿纵向安放两根上定位短筋,上定位短筋同楼板顶筋利用卡扣件固定,并与U型预埋筋利用卡扣件固定,由此使U型预埋筋得到稳固;S4、预埋层混凝土浇筑:浇筑楼板混凝土;S5、悬挑工字钢安装:通过所述U型预埋筋对悬挑工字钢进行锚固;S6、满堂模板支架搭设:在所述悬挑工字钢的上侧搭设满堂模板支架;;S7、悬挑结构施工:按设计间距要求整齐铺好方木,随即铺设悬挑结构底模,底模铺设好后浇筑悬挑结构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在安装悬挑工字钢的楼板上内外各预埋一组U型预埋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爽李建兵马一鸣倪源全有维丁昊张红睿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