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上人的大跨度悬索采光顶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覆盖大面积空间的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上人的大跨度悬索采光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采光顶是现代建筑中一种新兴的结构。顾名思义,采光顶用来方便下方的场所接受自然光,同时又起到遮风挡雨作用。除此之外,采光顶向上向下都有非常好的视野,是一种非常好的观景平台,因此很多采光顶被要求能够上人。
[0003]采光顶中的透明面板本身不具备承载能力,因此需要有钢结构来托着透明面板,这些钢结构通常为钢梁网格。但在采光顶跨度较大的时候,钢梁网格本身的刚度就严重下降,需要设置额外的支撑柱来撑着钢梁网格防止其下挠,也即把整个采光顶做成多跨的结构。
[0004]但多跨结构很明显会影响下方的空间的连续性,使下方不能作为运动场等需要连续空间的场所使用。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施工项目为例,其位于一个由多栋教学楼围合成的中庭内,其下方是一个面积很大的院子,供师生在其中活动,因此采光顶不能做成多跨结构。
[0005]对此的一种解决方案是用预应力拉索吊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上人的大跨度悬索采光顶,包括由吊索(31)悬吊起来的采光顶板(2),所述采光顶板(2)包括受力用的钢结构以及铺在钢结构上的透明面板,采光顶板(2)的边沿下方设置有可承受水平荷载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顶板(2)中部设置有用于供使用者在内活动及向上抵达采光顶上方的吊笼(1),所述吊笼(1)顶部边沿与采光顶板(2)中部对应的洞口的边沿连为一体,各吊索(31)下端连接在吊笼(1)顶部边沿上;吊笼(1)侧面还设置有用于稳固吊笼(1)的稳定索(32),所述稳定索(32)以吊笼(1)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布,稳定索(32)上端连接在吊笼(1)侧面且下端连接在采光顶范围外的受力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上人的大跨度悬索采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1)顶部为由环梁(11)和水平梁(12)组成的平面桁架,环梁(11)设置在采光顶板(2)中部的洞口的边沿,吊索(31)下端连接在环梁(11)上,环梁(11)上距离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连线记作环长轴,所述吊索(31)对称设置在环长轴左右两侧,所述水平梁(12)垂直于环长轴设置在环长轴内,并沿环长轴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根位于吊笼(1)顶部的水平梁(12)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水平梁(12)抗拉强度的增强索,增强索与水平梁(12)两端对齐且均连接在环梁(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上人的大跨度悬索采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桁架在吊笼(1)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层,各层平面桁架的环梁(11)与吊笼(1)的笼框相互交织并连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上人的大跨度悬索采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1)为船形,包括一根位于环长轴正下方的船龙骨(13)以及多根从船龙骨(13)开始向上延伸并与各环梁(11)连为一体的船肋(14),所述船肋(14)对称设置在船龙骨(13)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上人的大跨度悬索采光顶,其特征在于:各层平面桁架上均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敏,张威廉,张书欣,尤德清,高晋栋,尧金金,卢立飞,马健,王泽强,司波,张开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