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住宅,具体为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依然需要地基,甚至由于配合特定的预制房屋构件,地基需要进行特定的修建,从而增大了机械的使用次数,使得施工过程中能源的浪费,节能效果差,所以需要设计出一种节能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具备节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一)图纸设计:
4、首先测量现场场地的尺寸数据,然后在电脑上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图纸的规划设计,并出具效果图后经过用户的确认后,将设计好的图纸进行确定、打印成册;
>5、(二)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一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需要将所需要的材料和材料的尺寸、规格全部标注清楚,且打印成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在进行基桩浇筑的时候,需要控制每个基桩之间的距离为1.5-2m,且基桩的基础深度为2层楼高其深度为1-1.5m,且每增加一层高度基桩深度增加3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一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需要将所需要的材料和材料的尺寸、规格全部标注清楚,且打印成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在进行基桩浇筑的时候,需要控制每个基桩之间的距离为1.5-2m,且基桩的基础深度为2层楼高其深度为1-1.5m,且每增加一层高度基桩深度增加3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圈梁在浇筑的时候,需要在其顶部设计有一个20-30cm的凹槽,且凹槽的内腔设置有竖向钢筋,且竖向钢筋与圈梁的笼骨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巍,危博,李奉南,宫文超,祝庆文,马怀章,杲晓,谢东周,蒋佳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